美學教程

出版時間:2004-6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一川主編  頁數(shù):265  字數(shù):304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國內(nèi)首部立足當代視野、以全新體例編撰的高校美學概論課程教材。編者從審美溝通這一新視角考察美學問題,在美學對象、美學問題結(jié)構(gòu)、美的價值形態(tài)、當代藝術(shù)景觀等方面表達了一系列新見解,進而對審美媒介、審美文本、審美代碼、審美體驗、審美語境、審美文化、審美生產(chǎn)與消費、美學批評等問題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論述,還就功利與無功利間性、反審美、無意識的商品化、后情感、驚羨體驗、感憤體驗、回瞥體驗、斷零體驗、異趣溝通等新概念、新現(xiàn)象方面作出了敏銳而獨特的剖析。全書觀點新穎,論述細致,個案分析具體,表述流暢,適合于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閱讀,可以用作高校文學、哲學、藝術(shù)學等專業(yè)基礎課程教材,也可用作其他專業(yè)的通識課程或文化素質(zhì)課程教材,還可供其他美學與藝術(shù)理論愛好者參考。

作者簡介

王一川,四川沐川人,1959年2月生。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文藝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四川大學、北京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先后取得文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赴英國牛津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訪學。近年主要研究文藝美學、

書籍目錄

主編的話第一章 美學  一、從審美體驗到美學觀  二、美學觀與溝通  三、美學西來  四、美學在中國  五、美學的兩種歧義  六、什么是美學  七、當前美學的學科特征  八、審美溝通及其八要素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練習第二章  審美媒介  一、從媒介到審美媒介   二、審美媒介的演變及其形態(tài)  三、審美媒介的作用  四、審美媒介的多態(tài)競爭與媒介文化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練習第三章  審美文本  一、審美文本  二、審美文本的特征  三、審美文本的層面  四、審美文本的價值形態(tài)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練習第四章 審美代碼  一、什么是審美代碼  二、審美代碼的一般特征  三、審美代碼的作用  四、審美代碼諸形態(tài)  五、當前審美代碼新趨向  六、審美代碼與社會區(qū)分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練習第五章 審美體驗  一、審美體驗  二、審美體驗的特征與作用  三、現(xiàn)代審美體驗形態(tài)  四、現(xiàn)代審美精神流變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練習第六章 審美語境  一、審美語境  二、審美語境的類型  三、語境交融  四、語境變遷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練習第七章 審美文化  一、審美文化  二、精英文化  三、大眾文化  四、民間文化  五、主導文化  六、審美文化的多元互滲與異趣溝通  七、當代審美文化地形圖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練習第八章 審美生產(chǎn)與消費  一、走向?qū)徝郎a(chǎn)與消費  二、審美生產(chǎn)與消費中的文化機構(gòu)  三、當代科學技術(shù)與審美生產(chǎn)  四、審美形象的塑造  五、當代審美生產(chǎn)與消費中的“人”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練習第九章 當代藝術(shù)景觀  一、全球化、消費文化與體驗的侼論  二、造型藝術(shù)的當代景觀  三、表演藝術(shù)的當代景觀  四、語言藝術(shù)的當代景觀  五、綜合藝術(shù)的當代景觀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練習第十章 美學批評  一、美學批評  二、美學批評的諸種方式  三、感興修辭批評  四、感興修辭批評的操作過程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練習美學術(shù)語小辭典進一步閱讀書目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美學教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按照慣例,美學教程(概論等之類)作為高校主干課程的教材,必以講清原理為要務;而講清原理,則必以厘定研究對象的本質(zhì)為要務。只是在西方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的沖擊下,人們越來越無法回避反本質(zhì)主義的挑戰(zhàn),越來越需要正面回應挑戰(zhàn)。美學作為現(xiàn)代中國的人文學科,本就是近百年來西學東漸的產(chǎn)物,而本質(zhì)論是在古希臘時期就形成的學理思路,也可以說是先天從“娘胎”里帶到現(xiàn)代中國美學里面來的?,F(xiàn)在,“娘胎”里又產(chǎn)出了反本質(zhì)論,豈不令人撓頭?更讓人撓頭的,還是從“娘胎”里帶來的支撐本質(zhì)論的一系列二元對立范疇乃至思維方式:主觀對客觀、心靈對物質(zhì)、靈魂對肉體、真理對錯誤、同一對差異、文化對自然、存在對虛無、善對惡、生對死,等等。我們好不容易才接受、消化了這些東西,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后現(xiàn)代來了,要將我們剛剛從西方那里學會的東西“一風吹”!在這種背景下,美學研究要不要繼續(xù)跟著西方走?王一川教授是我國新時期以來第一位文藝學博士學位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他主編的《新編美學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版),居高臨下,出手不凡,用西方的材料,并不跟著西方走;激活中國古典美學精華,又無食古不化之嫌。該書的創(chuàng)新與學術(shù)亮點,首先就在于舍棄本質(zhì)論等傳統(tǒng)美學教材的核心知識點,以“審美溝通”作為全書骨架。審美溝通所涉及的七個要素是:審美體驗、審美媒介、審美符碼、審美文本、審美語境、審美鑒賞和審美文化;加上極具特色的美學批評,以及言簡意賅的第一章美學通論,全書共計九章,語言曉暢,邏輯嚴謹,一氣貫通。從審美溝通這個角度入手談美學原理,可以說根本上抓住了美與人類心靈養(yǎng)成、臻美心靈過程的密切關系,堪稱中國當代學者在美學原理領域的獨特貢獻。而且,王一川教授并非在一般意義上講溝通,而是具體提出了“異趣溝通”和“冷眼溫心”?!爱惾贤ā?,指的是全球化與多元匯通語境下多種不同審美趣味之間的溝通問題,正是當下美學的關注重心。冷眼是指對個體生存境遇及人際關系中的風險懷著冷峻而務實的眼光,溫心是指對世界、世道、世人懷著溫情的關愛。該書的創(chuàng)新與學術(shù)亮點,其次在于激活中國古典美學中的“感興”范疇,進而創(chuàng)建“興辭批評”。二元對立是西方的思維模式,西方學者治學,無不致力于尋找溝通對立兩級的中介。中國學者為了接受這種模式,不知耗費了多少時日!如今這種模式就要被后現(xiàn)代“一風吹”了,那種感覺有點像花了多年心血學外語,結(jié)果卻沒有派上用場一樣。我們是應該慶幸還是埋怨呢?這恐怕會成為當代學術(shù)史上的重點課題之一。王一川教授于中國古典美學用力至勤,看準了“感興”范疇的深刻蘊含:既是審美溝通的關鍵所在,又能化解二元對立思維模式的弊病。也許,中國古典美學一直比西方美學更加貼近人生的實際,我們又因種種緣故忽略了自己老祖宗的東西。在意識到古典美學的深刻蘊含并從中取材進行創(chuàng)化的同輩學者中,王一川教授無疑是佼佼者。他在繼承“感興”的基礎上創(chuàng)化出來的“興辭批評”,已經(jīng)成為美學原理中引人注目的內(nèi)容了。再次,該書的創(chuàng)新與學術(shù)亮點,還體現(xiàn)為具體實踐批評的理論化和理論的批評化。比如,該書具體運用“興辭批評”方法,對阿來的長篇小說《塵埃落定》進行了十分精辟的剖析,令讀者在感受到理論的巨大力量的同時,更享受到理論之美的魅力。再如“異趣溝通”和“冷眼溫心”,該書并非只是提出干巴巴的概念,而是用電影《三峽好人》為例,予以具體闡釋,抽絲剝繭,層層深入,細膩感人。在學術(shù)界對“失語癥”現(xiàn)象的嘆息聲不絕于耳之際,讀到王一川教授主編的《新編美學教程》,心情為之豁然開朗。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