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經驗

出版時間:2002-6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南懷瑾  頁數(shù):272  字數(shù):197000  
Tag標簽:無  

前言

歷史本來就是人和事經驗的記錄,換言之,把歷代人和事的經驗記錄下來,就成為歷史。讀歷史有兩個方向:    一是站在后世——另一個時代,另一種社會型態(tài),另一種生活方式,從自我主觀習慣出發(fā),而又自稱是客觀的觀點去看歷史,然后再整理那一個歷史時代的人事——政治、經濟、社會、教育、軍事、文學、藝術等等,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評論它、歌頌它、或譏刺它。這種研究,盡管說是客觀的批判,其實,始終是有主觀的成見,但不能說不是歷史。    二是從歷史的人事活動中,擷取教訓,學習古人做人臨事的經驗,做為自己的參考,甚之,藉以效法它、模仿它。中國自宋代開始,極有名的一部歷史巨著,便是司馬光先生的《資治通鑒》。顧名思義,司馬先生重輯編著這一部史書的方向,其重點是正面針對皇帝們—一頁導人和領導班子們作政治教育必修的參考書的。所謂“資治”的涵義,是比較謙虛客氣的用詞。資,是資助——幫助的意思。治,便是政治。合起來講,就是拿古代歷史興衰成敗的資料,幫助你走上賢良政治、清明政治的一部歷史經驗。因此,平常對朋友們談笑,你最喜歡讀《資治通鑒》意欲何為?你想做一個好皇帝,或是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臣和名臣嗎?當然,笑話歸笑話,事實上,《資治通鑒》就是這樣一部歷史的書。    我講歷史的經驗,時在一九七五年春夏之間,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一時興之所至,信口開河,毫無目的,也無次序地信手拈來,隨便和“恒廬”的一般有興趣的朋友談談。既不從學術立場來討論歷史,更無所謂學問。等于古老農業(yè)社會三家村里的落第秀才,潦倒窮酸的老學究,在瓜棚豆架下,開講《三國演義》、《封神榜》等小說,贏得大眾化的會心思忖而已。不料因此而引起許多讀者的興趣,促成老古文化出版公司搜集已經發(fā)表過的一部分講稿,編排付印,反而覺得有欺世盜名的罪過,因此,聯(lián)想到顧祖禹的一首詩說:“重瞳帳下已知名,隆準軍中亦漫行。半世行藏都是錯,如何壇上會談兵”。我當懺悔。    一九八五年端陽  南懷瑾自述

內容概要

  謀略,中國古代文化又稱為縱橫之術、長短之術、勾距之術。用現(xiàn)代話講,就是領導的哲學與藝術。為總結歷史的經驗,臺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曾就中國古代謀略做過系統(tǒng)講析,其講記以《歷史的經驗》為名,由臺灣老古文化事業(yè)公司于1985、1986年分二冊出版。第一冊擷取趙蕤《長短經》、劉向《戰(zhàn)國策》、桓范《世要論》精華,參以歷史上興亡成敗的實例,論述了治世、用人、防邪、辨奸之道。第二冊是對《素書》、《太公兵法》、《陰符經》逐句串講?!端貢访麨辄S石公所傳,張良輔佐劉邦,興漢滅楚,兵機謀略,多得是書之助,張良之后,此書不知去向,至晉,有人盜張良墓,于玉枕處發(fā)現(xiàn)此書,始得再傳于世。歷史的經驗為南懷瑾著。

作者簡介

南懷瑾,華夏智業(yè)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南懷瑾先生1917年生于浙江溫州樂清。自幼接受傳統(tǒng)私塾的嚴格教育,及至少年時期,已遍讀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各種功夫。同時苦心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天文歷法諸學,并深得其精要。    青年時代,正值抗戰(zhàn)軍興。南懷瑾先生毅然辭親遠游,曾任教于中央軍校,又入華西壩金陵大學,研究社會福利學,以其服務社會大眾。其時,每逢假日閑暇,胤以芒鞋竹杖,遍歷名山大川,尋訪高僧奇士。復于青城山靈嚴寺,有緣結識名重一時的川北禪宗大師袁煥仙先生,遂拜門墻,竟毅然辭去中央軍校教官之職,追隨袁先生左右,潛心研修佛學。1943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閉關修持,閉關三年間,遍閱《大藏經》萬萬卷,印證個人修持所得,遂至終身受益無窮。1945年,遠走康藏,參訪密宗各派,得到貢嘎活佛等多位著名活佛、高僧的真?zhèn)?,佛法修持更為精湛,得到白教、黃教、紅教、花教等各教派的印證,被承認為密宗上師。

書籍目錄

上編
話題
神謀鬼謀
春秋多權謀
正反相生(《長短經》--反經)
古今無定法
仁愛的流弊
仗義的流弊
信陵君的故事
講禮的流弊
郭嘉論袁紹與曹操
樂樂的流弊
名器的流弊
重法制的流弊
刑賞的流弊
學識的流弊
盜竊死人以自豪
福利社會的事
孟子講故事
楚靈王的故事
尚賢的流弊
姜太公論派系問題
不能善用所長的五反
姜太公論三明
專權與嫉妒
文武兼資論
人與牛的故事
匡衡論政風
更上一層樓的道理
京房的故事
莊子的著作權被盜
田成子竊齊的故事
晏子論權
圣盜同源
蘇秦的歷史時代
遠見抵不住現(xiàn)實的短視
蘇秦受到反教育
藥不對癥的言論
人情千古重多金
雛燕初飛
反覆波瀾的人世
人才與時代歷史
牽涉到商鞅
外才與內用
……
下編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楚靈王的故事 另一個歷史故事,楚國的靈王修章華臺,伍子胥的祖父伍舉反對,他對楚靈王提出意見說,照中國文化的道理,我們的大建設,修建大廣場,是講軍事,為訓練部隊用,建筑高臺是研究天文用的??墒潜M管國家需要這樣大的建設,還是有四個條件,就是第一不能占用老百姓用來種田的土地;第二這項建筑的經費,不傷害到國家的財政;第三對于工程,雇用老百姓來做,并不妨礙到公私的事情;第四在時間上,絕不在農忙的期間動工。所以一個國家偉大的建設,是教人有利于社會,這樣國家進行的偉大建設,不但不會招惹民怨,甚至都將成為百姓感戴頌揚的對象了,就不會發(fā)生國家財政上有所匱乏的問題了。 我們現(xiàn)代是以民主政治為基礎,尤其近幾十年來的政治觀念,當然到了最進步的時候,而在古帝王時代,就有這許多毛病,這都是討論古代政府在建設方面的反效果給予我們歷史教訓的經驗。 尚賢的流弊 其上賢也,以平教化,正獄訟,賢者在位,能者在職,澤施于下,萬人懷德。至于衰也,朋黨比周,各推其與,廢公趨私,外內相舉,奸人在位,賢者隱處。——反賢也。太公謂文王日:君好聽世俗之所舉者,或以非賢為賢,或以非智為智,君以世俗之所舉者為賢智,以世俗之所毀者為不肖,則多黨者進,少黨者退,是以群邪比周而蔽賢,是以世亂愈甚。文王日:舉賢奈何?太公日:將相分職,而君以官舉人,案名察實,選才考能,則得賢之道。古語日:重朋黨則蔽主,爭名利則害友,務欲速則失德也。 在諸子百家中,墨子主張賢人的政治,"尚賢"、"尚同"是他主要的思想。歷史上的政治哲學思想,都是圣賢的政治哲學?,F(xiàn)在這里的反賢,并不是反對圣賢政治,而是說太過分了,太偏重了,就會出問題。正如孔子說的"矯枉過正",矯枉到超過了正的分寸,又是偏了,尚賢也是一樣,原文"上賢"的"上"與"尚"通,就是重視的意思。在尚賢政治好的一面,是平教化。社會的教育文化到最高的水準,社會安定,沒有犯罪的人,所以"賢者在位,能者在職",這是中國政治的大原則,最終的結果,就是"澤施于下,萬人懷德"八個字,使全民得到這種政治所產生的福利。

媒體關注與評論

前言歷史本來就是人和串經驗的記錄,換言之,把歷代人和串的經驗記錄下來,就成為歷史。讀歷史有兩個方向:    一是站在后世——另一個時代,另一種杜會型態(tài),另一種生活方式,從自我主觀習慣出發(fā),而又自稱是客觀的觀點去看歷史,然后再整理那一個歷史時代的人事——政治、經濟、社會、教育、軍事、文學、藝術等等,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評論它、歌頌它、或譏刺它。這種研究,盡管說是客觀的批判,其實,始終是有主觀的成見,但不能說不是歷史。    二是從歷史的人事活動中,擷取教訓,學習古人做人臨串的經驗,做為自己的參考,甚之,藉以效法它、模仿它。  中國自宋代開始,極有名的一部歷史巨著,便是司馬光先生的《資治通鑒》。顧名思義,司馬先生重輯編著這一部史書的方向,其重點是正面針對皇帝們——領導人和領導班子們作政治教育必修的參考書的。所謂“資治”的涵義,是比較謙虛客氣的用詞。  資,是資助——幫助的意思。治,便是政治。合起來講,就是拿古代歷史興衰成敗的資料,幫助你走上賢良政治、清明政治的一部歷史經驗。  因此,平常對朋友們談笑,你最喜歡讀《資治通鑒》意欲何為?你想做一個好皇帝,或是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臣和名臣嗎?當然,笑話歸笑話,事實上,《資治通鑒》就是這樣一部歷史的書。    我講歷史的經驗,時在一九七五年春夏之間,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一時興之所至,信口開河,毫無目的,也無次序地信手拈來,隨便和“恒廬”的一般有興趣的朋友談談。既不從學術立場來討論歷史,更無所謂學問。等于古老農業(yè)杜會三家村里的落第秀才,潦倒窮酸的老學究,在瓜棚豆架下,開講《三國演義》、《封神榜》等小說,贏得大眾化的會心思忖而已。不料因此而引起許多讀者的興趣,促成老古文化出版公司搜集已經發(fā)表過的一部分講稿,編排付印,反而覺得有欺世盜名的罪過,因此,聯(lián)想到顧祖禹的一首詩說:“重瞳帳下已知名,隆準軍中亦漫行。半世行藏都是錯,如何壇上會談兵”。我當懺悔。                                               一九八五年端陽  南懷瑾自述

編輯推薦

《歷史的經驗》重在其中經義的闡發(fā),并將近一百五十則歷史故事,鋪注于原經文之后,供讀者經史相參,從中悟得創(chuàng)業(yè)待人的道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歷史的經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73條)

 
 

  •   謀略,中國古代文化又稱為縱橫之術、長短之術、勾距之術。用現(xiàn)代話講,就是領導的哲學與藝術。為總結歷史的經驗,臺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曾就中國古代謀略做過系統(tǒng)講析,其講記以《歷史的經驗》為名。
  •   《老子》,又稱《道德經》,是我國道家學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經典。它綜羅百代,廣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為核心,建構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隱士修身,蘊涵無比豐富的哲理體系。本書是臺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關于《老子》的講記。
  •   南懷瑾先生的視角很獨到,很現(xiàn)代,名副其實,從歷史時間中學到的經驗,對我們如今的生活很有價值。這本書主要講解權術,看似歷來為儒生所不齒,可是一切全在于個人把握。正人用邪,邪亦是正
  •   質量很好,速度很快。此書是講謀略的,搭配《長短經》《戰(zhàn)國策》閱讀更好。
  •   最早看南懷瑾的書是《論語別裁》,一下就喜歡上了這個講話有意思的老頭,看他的書就像在聽他在講故事,娓娓道來,中間穿插著好多歷史上的故事和經驗??粗粫菰?,也能學到很多的心里體驗。
  •   南老的書是一定要讀的,勾距之術是值得一探的,易經八卦是可以半吊子的,歷史的經驗是要思考的。雖然拿到這本書的時候被它80年代的裝禎涼了心,好在,書也是不可“貌相”的。
  •   第一次看南懷瑾老先生的書是在中學時候,《論語別裁》。然后就開始喜歡老爺子講學的風格,淡然,帶點幽默,智慧但是不世故。老爺子學貫古今,講起學來各種典故信手拈來。不像當下有些所謂“名家”,諸多賣弄,拉拉雜雜地解釋常識,潛意識里把讀者智商降到七十以下?;貋碚f這本書,比起老爺子其他著作,這本算是比較薄的,語言仍是一貫的平白。但是內容并不單薄,可以對照原著按章解書,也可隨意翻閱,看看典故和道理。
  •   南懷瑾的著作很多,但是有很多難懂,對于非專業(yè)研究者也缺乏現(xiàn)實意義。比如關于佛學的,易經的,要么專門研究,要么僅是了解。但是這本《歷史的經驗》對于各種群體來說都是具有普適性的。近幾年歷史學在大眾中普遍流行,不管是做什么的,多大年紀的人看一些歷史事件、理論的東西那是很有必要的。
  •   南懷瑾 最后一位國學 為我們帶我們去了解歷史的經驗
  •   讀了幾本南先生的書,風格比較一致,深入淺出。都是用生動的故事講明一個道理,讓人感覺讀書是一種享受,學到知識僅僅是一個方面,體會更深的是學會講道理的方法。推薦大家有時間讀一讀南懷瑾老師的書。太好了!這個版本的書紙質很好,正版。
  •   南懷瑾先生的書,以前看的更多的是宗教類的,這次看到他關于歷史方面的個人簡結,覺得確實獨具慧眼,大師畢竟是大師。
  •   南懷瑾先生是個全才,博覽古今,對人生有困惑的人,此書值得一看。
  •   不愧是南師的作品啊,確實值得認真品讀。 這本書教會我們怎樣做人處事,無論是平頭百姓,抑或達官貴胄都可以讀一讀。書中有句話“夫謀略之術,若無厚德以為基,茍用之,未有不自損者也,是故蘇秦殞身,陳平絕后”。這句話說得真好?。?/li>
  •   歷史從未停止給我們的思考 南懷瑾
  •   南懷瑾先生非常有名的一本書 通過古代經典書籍中的章段 談事物談認識談人生 非常值得閱讀
  •   南懷瑾的書知識量非常寬,非常大,而且講的很明白,我本是被《論語別裁》吸引去讀南懷瑾其他書的,自認為受益匪淺。強烈推薦!
  •   歷史給我們很多經驗,但是每個人在事件中關注點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會不同,想看看南先生是從哪個角度講的。
  •   南懷瑾先生的書,個個都是精典。這本書也不例外。把古今人物和事例進行詳細分析,讓你了解事物的發(fā)展的必然性和可預見性。以古喻今,很有深義,值得借鑒。
  •   南懷瑾大師對于反經等多部著作的注釋,值得一看。
  •   一直很愛南老的書,已經收藏了好幾本。這本歷史的經驗包裝古色古香,很對我胃口!關鍵是內容太好看啦!陰謀陽謀,爾虞我詐,全在一紙文章中。真的好喜歡??!大力推薦!真的物超所值
  •   此書是別人推薦的,感覺從書中學到的更多的是怎么通過閱讀歷史學到知識與經驗。這書很是值得一讀,尤其是對那些不知道怎么閱讀歷史的人
  •   南懷瑾把很深的國學,講的很深入淺出,我喜歡復旦大學出版社這個版本的,休閑看看不錯。
  •   南懷瑾可以把枯燥的國學講的這么惟妙惟肖,這么富有哲理,值得一看。
  •   南懷瑾是一位可以稱為先生的人,真希望他還活著,
  •   借歷史故事講一些社會經驗、人情事故。讀了可以開闊思路。
  •   南懷瑾老先生的書都是好書,這本是復旦出的,經典。平裝本比大本的精裝本好,容易閱讀,留白多,方便我做筆記。
  •   后面大概有50頁的古文比較難讀,經常得查翻譯,貿易還有一本叫“歷史的經驗與人生”不知道是不是這本的擴充版,需要購買的朋友可以比較下,買本比較全的~~~
  •   一如既往的喜歡南懷瑾先生的書,受益匪淺!只是這本書的包裝和紙質太差了.
  •   質量很好,還沒有開始讀,相信南懷瑾先生的書是很不錯的
  •   南懷瑾的書我覺得都應該差不了,到手之后簡單翻閱了一下,寫的不錯!比金剛經容易懂多了!
  •   看了這本書就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推崇南懷瑾,值得一看
  •   書非常好,我們作為團委開展的讀書周活動重點推薦的書 歷史的經驗告訴了我們現(xiàn)在應該如何做
  •   南懷瑾先生的著作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領會,非常欣賞
  •   通讀該書,對南懷瑾先生佩服至極。懷瑾先生對于國學有著很深的造詣,是當下年輕人需要下功夫、需要學習的!
  •   南懷瑾的書寫的很有深度,也易于理解!書的質量很贊!正版書??!快遞也很給力!1
  •   非常喜歡南懷瑾??!書的紙張印刷都非常好!
  •   很喜歡南懷瑾老師的書,收益頗豐呢
  •   南懷瑾老師的書,都是淺顯易懂,與細微處顯功力。
  •   南懷瑾老先生的書,值得一讀,收獲很多。
  •   南懷瑾的書,內容就不多說了,但是這套書紙質似乎一般
  •   不錯,南懷瑾的書
  •   南懷瑾的復旦出版社的書不錯
  •   南懷瑾早期的書,不過看看很有味道,有啟發(fā)
  •   非常好的書 值得任何人都看看 就因為看了這本書 我購買啦南懷瑾全集
  •   南懷瑾老師的書值得去讀。
  •   永遠的南懷瑾,他的書,永遠沒有所謂專家的那種正襟危坐,只是品談與分享自己的感受,讓人很容易接受
  •   南懷瑾的書很通俗
  •   南懷瑾的書讀了很有幫助。
  •   南懷瑾的書,還有什么可說的么?!
  •   南懷瑾老師的書當然都很好啦。
  •   給老公買的,南懷瑾的書,值得收藏
  •   不錯的書籍,讀南懷瑾老師的書,能使人豁然開朗!心性提升!
  •   南懷瑾的書應該都不錯!
  •   書很不錯,是正版,南懷瑾老師的講述很好
  •   喜歡南老的書,說話風趣有味道,加之深厚的文學功底讓這本書言簡意賅。歷史的經驗像是一本啟蒙類的書,有興趣在深入探討,沒興趣既在本書止步,挺好!
  •   書分上下兩篇,下篇是《素書》。本來是想買一本《素書》的,比較了幾個版本,都不如這個靠譜。
  •   呵呵,還沒有看,只是為了先把整套湊齊!不過南懷瑾老師的東西是值得一看的?。?!
  •   支持南懷瑾!
  •   不愧是南懷瑾老先生,很好,超級棒
  •   這本雖然薄,我已經反復看了2遍,于是決定不再借書了,直接買回來。細細玩味。南懷瑾是大師中的典范,思想深邃
  •   南懷瑾大師的文字讓人平靜
  •   喜歡南懷瑾 活動時買的 很劃算
  •   南懷瑾大家之作,高屋建瓴
  •   南懷瑾大師的作品,非常值得推薦!
  •   印刷裝幀都好,南懷瑾大師真是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
  •   南懷瑾的大名聽過現(xiàn)在來看下他的書吧
  •   對于了解歷史,從歷史中得到經驗很有用。
  •   學習歷史不是為了好玩,是為了汲取經驗,避開彎路,這才是目的
  •   歷史的經驗,學而識之,不易悅呼。。。。
  •   這本書看完了,里面有很多歷史典故,從中確實學到了很多生活中的經驗。
  •   歷史的經驗,不變的原則,古往今來,令人掩卷嘆息。
  •   歷史的經驗,這本書,我覺得還是值得購買的。質量也不錯。
  •   凡事需要反一反,不能只看到正面,這是歷史的經驗。
  •   歷史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借鑒一些經驗,不錯,不錯。
  •   南環(huán)瑾,國學大師,老人談歷史的經驗,確實是經驗之談。
  •   看看歷史留給我們哪些經驗,學習中
  •   歷史的經驗,很重要!
  •   歷史的經驗
  •   辯證看待歷史的經驗
  •   書寫的非常不錯,并據此買了長短經!!
  •   通過南老的視角,理解歷史,從中吸取有用的生活智慧。
  •   智慧書籍,不錯。以歷史的故事,對現(xiàn)實進行指導。
  •   南老的書,對歷史敏銳的看法和總結,值得后人深思,學習!
  •   縱橫術。。。。。。。。。
  •   風月無古今,情懷自深淺。我喜歡聽懂歷史的人將歷史
  •   一種歷史的另類解讀
  •   還沒看完,但是很精彩,讓人對宏觀的歷史有了更深的把握,聯(lián)系實際,讓人切實感受讀史對人生的指導,名師。
  •   歷史告訴我們什么,抽絲剝繭之后,讓我們一起把握歷史的脈絡
  •   挺小的一本,通過歷史的實例講述做人的道理,值得深思
  •   給老公買的,讓他看看大師寫的書。以后也可以給寶寶講講歷史故事、人生感悟什么的。物流很好,轉天就到了。包裝不錯,書沒有褶皺的地方。
  •   書的內容非常好,通過講解歷史事實、分析、評論等,可以幫助我們處理現(xiàn)實的情況。并且可以提高古文閱讀水平。越來越覺得古文好,簡單明了,幾個字可以表達很多內容,并且需要了解時代背景和時代方言等,學問博大精深,要努力學習了。
  •   由歷史看世事,是一本通俗的入門書。
  •   揀珠中國歷史。
  •   中國的歷史是很值得人去研究,南老學貫中西,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來寫史,給我們這些所謂新社會的人掃掃真正的歷史的盲,還是不錯的。
  •   內容感覺很凌亂,是不是不是全本的緣故,不過此書還是很不錯的
  •   寫到了讀書要權變的道理,引了很多熟知的歷史典故,從實用和入世的角度剖析,見解深刻
  •   好 用經典和歷史講述現(xiàn)在的事情
  •   在歷史中尋求真理
  •   以歷史為鏡,學習歷史
  •   很有啟發(fā)的歷史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