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一翎
Tag標簽:無
前言
前言男人留名,大多因豐功偉績。女人留名,大多因與揚名的男人有糾葛。這些女人,大都別致新奇,或美色傾國、或才情出眾,又或離經(jīng)叛道、或巾幗不讓須眉……而她們共有的魅力在于“敢愛敢恨,活出自我”。也許,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向往的人生境界?!耙匀藶殓R,可以知得失。”“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碑斦芾砼c詩意交融,當夢幻與現(xiàn)實映襯,民國那些生逢亂世卻凸顯芳名的女子,以她們獨特而傳奇的人生,譜寫愛與恨的異彩華章,如繁花綻放在我們的面前。那些交織著愛與恨、執(zhí)著和掙扎的凄艷史事,是值得我們邊看邊悟的風景。無論生逢亂世,還是和平年代,每個女人人生的主題都是愛與婚姻,只是,這世間少有圓滿的愛,更少有幸福的婚姻。因為,或許我們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怎樣的愛才算圓滿,怎樣的婚姻才是幸福。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便沒有絕對公正的評判。但這并不阻礙我們對真愛的幻想、向往和追尋,因為,與生俱來,愛已融入我們的骨血,成為一種本能。有愛的人生才是無憾的,無論這愛是細水長流,還是驚濤駭浪,經(jīng)歷了,才會不枉此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真愛的解讀和關于幸?;橐龅亩ㄎ唬瑯藴室蛉硕?,評判也隨運而生,能在投入愛、步入婚姻時細致地明白自己的渴求,是聰慧的女人。只是,愛與婚姻,看似如膠似漆的兩者,卻常會背道而馳。愛得真切、熱烈的,攜手婚姻后,風景卻日益變得迥異者比比皆是,昔日最最纏綿的兩個人,莫名其妙地變得針鋒相對,愛情的溫度以難以抵擋的速度降到零下,冰凍了所有關于愛與婚姻的憧憬,夢想在殘酷的現(xiàn)實中磨礪得干瘡百孔;相反的情況也是有的,婚前愛得淡定的兩個人,婚后卻漸入佳境,以至水乳交融不分你我……愛,是最擅做夢的幻想家?;橐?,是最擅變臉的魔術師。我們無法操縱它們,即便當時,我們以為我們是主角,手里握著主動權??磩e人的情事,是讀無關緊要的故事,愛與婚姻,或者兩全齊美、或者逆道而行。成全的喜悅、殘缺的痛楚,全都云淡風輕,我們喟嘆,我們感慨,隨著離合悲歡陪著微笑,或潸然落淚,合上書,那些情事也便戛然而止。可是,我們心中關于愛與婚姻的解讀從未停止。那從文字里飄出來的感悟悄然潛入人心,像陽光雨露般滋潤著我們心中愛的芽苗,讓它增枝長葉,花枝繁榮,再面對愛,再選擇婚姻,似乎便多了一份從容。我們都該堅信,這世上有真愛,值得讓人至死不渝;也有幸福的婚姻,值得讓人終生守護。不去嘗試,永遠不會得償所愿。后記海上繁花落,驀然回首,已是百年風過。多情余恨的陸小曼、人生圓滿的林徽因、曇花一現(xiàn)的阮玲玉、將錯就錯的張愛玲……一眾曾錦繡如花的女子嫣然走過,在愛與恨的浮生中嘗盡人間苦樂,將如夢的浮生浸在輾轉(zhuǎn)的情事中,深深淺淺地印在塵封的歲月里,印在我們的心里……這世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亦沒有相同的兩個女子,更沒有相同的兩段愛情或婚姻,最多,只是相似,或者是在相似中尋找一絲緣源,去求證握在手心里的情事,值不值得用心去呵護成永恒的風景。永恒的,永遠不是生命,不是離合愛恨,是封印在流光里的那一個夢想——追求真愛,擁有真愛。每個女子,似乎都為這夢想而生,如花兒迎著陽光開放,怒放出生命最熾熱的力量。然后,是漫漫地等待。夢想因等待而變得更加瑰麗,在那個有緣人到來之前,女人們已在心中把他構想了千萬遍,以至于他早已成為夢想的一部分,欣欣然撩動著她尚不染纖塵的生命。于是,每個女人,都那般激情洋溢地投入愛情,為夢想而獻上深情的凝視、溫柔的絮語、芬芳的香吻,那個人,也總在愛之初濃情如蜜,擁著她,說貼心的情話,讓她誤以為,愛情可以這樣地久天長。可是,陸小曼與徐志摩終是陰陽兩隔,張愛玲對胡蘭成心灰意冷,孟小冬與梅蘭芳死生不復相見……善終的,似乎只有左右逢源的林徽因和生死相許的趙一荻。愛情如此善變,如此易逝,而女人如花的生命,難以常開不敗,情事春秋,又總占據(jù)著最美好的芳年,若倉促中錯付柔情,將痛及一生。只是,那樣的年代,愛情也常是不能自主的事,時局動蕩,殘酷的現(xiàn)實逼迫出更多的生離死別,想要堅守一份愛,呵求一份安穩(wěn)、幸福的婚姻,是一種奢望。而我們,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愛情與婚姻可以完全由我們自己作主,借鑒她們的愛,完善自己的人生,做智慧、從容、幸福的女人,是這些民國女子隔著滄海桑田贈予我們的厚望。愛過知情重。可是,愛情那么多樣多變,如何抓得住那最美最絢麗的一朵,把它放在婚姻里,經(jīng)受瑣碎生活的打磨仍然不會萎謝,日久恒新?羅蘭說過:“當你真愛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會忘記自己的苦樂得失,而只是關心對方的苦樂得失?!边@樣高尚圣潔的愛,如天使遺失在這凡塵俗世里的珍寶,只有心地純凈的人才能擁有。問題是,即使擁有了這樣的愛或者付出了這樣的愛,仍然會犯下愛的錯,張愛玲愛得算徹底吧,低到塵埃仍然滿心歡喜地開出花來,可張愛玲的愛就是錯,不認錯也是錯。
內(nèi)容概要
《海上繁花落:民國女子的愛與婚姻》講述了:當哲理與詩意交融,當夢幻與現(xiàn)實映襯,民國那些生逢亂世卻凸顯芳名的女子,以她們獨特而傳奇的人生,譜寫愛與恨的異彩華章,如繁花綻放在我們的面前,那些交織著愛于恨、執(zhí)著和掙扎的凄艷史事,是值得我們邊看邊悟的風景。
像陸小曼一樣義無返顧,或者像林徽音一樣沉著淡定……或者,像張愛玲一樣,明知是錯的,也低下去,從塵埃里開出花來。愛的路,一帆風順也好,山重水復也罷,心想事成固然值得慶幸,柳暗花明更值得回味;婚姻的夢,花好月圓也好,支離破碎也罷,浮生一夢,還需坦然。
她們,我們,原本沒什么不同?!逗I戏被?民國女子的愛與婚姻》主角:曇花一現(xiàn)阮玲玉、人生圓滿林徽音、交際女王唐瑛、錯付柔情張愛玲、生死相許趙一荻、督軍夫人董竹君、隱世獨居陳潔如、電影皇后胡蝶、鏗鏘玫瑰小鳳仙。
作者簡介
一翎,四川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與生俱來的文字敏銳,使其在文字的海洋遨游不休。曾在報紙和網(wǎng)絡發(fā)表數(shù)篇文章和小說數(shù)本,一直對民國文化有莫名的興趣和愛好,喜歡探究其中深蘊的無奈和美麗。有作品在臺灣出版。
書籍目錄
面包與愛情,孰重孰輕——多情余恨陸小曼陸家有女初長成面包與愛情,孰重孰輕為愛而脫繭重生新婚之痛丈夫與情人和睦相處——人生圓滿林徽因幸與不幸并存的人之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舉案齊眉,琴瑟相合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真情難得,人言可畏——曇花一現(xiàn)阮玲玉女人戀愛不宜早一錯再錯,真情難得人言可畏,人心涼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將錯就錯張愛玲才女有憾錯付柔情紙婚蕊寒香冷蝶難來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生死相許趙一荻陌上花開為君顧知心愛人患難見真情有情人終成眷屬名利淡泊,真愛是金——戲假情真孟小冬游龍戲鳳委屈難求全真愛如金男子愛后婦,女子愛前夫——電影皇后胡蝶蝴蝶破繭情網(wǎng)恢恢金屋藏嬌傷心是一種說不出的痛——隱世獨居陳潔如情事成空猶似夢晴天霹靂隱世情人愛,也可以巾幗不讓須眉——督軍夫人董竹君迫入青樓眾里尋他千百度不堪回首憶當年覆水難收一場艷遇,一世情長——鏗鏘玫瑰小鳳仙亂世艷遇至死不渝后記?愛過知情重
章節(jié)摘錄
丈夫與情人和睦相處!——人生圓滿林徽因幸與不幸并存的人之初女人是開在人世的花,每個女人都是帶著上帝的寵愛和祝福來的,或嫵媚、或純真、或淡雅、或雍容,即使沒有先天艷美的姿容,也還有一顆充滿真淳與善良的心,難怪《紅樓夢》中寶玉要說,女人天生是水做的骨肉??墒?,隨著歲月的流失,花樣的女子因境遇不同而有了各自的宿命,少有鮮亮的存在。前文靈動嫵媚如陸小曼者,亦難逃了這樣的劫數(shù)。當一個病容懨懨的女人終日斜臥橫榻,舉著一支長管煙槍睡眼惺忪地噴煙吐霧時,曾經(jīng)再怎樣迤邐的風情也都僵化成了一具枯槁的殘軀,腐朽、墮落、消沉、陰戾,再難有明朗燦爛的艷色。女人要擁有圓滿的人生,是需要后天智慧的運籌策劃、從容的怡養(yǎng)謙守,能做得到“靜、緩、忍、讓、平”,懂得取舍,收放有度,才不會辜負身為女子的天資,擁有一世幸??鞓贰拖窳只找蚰菢?。天生麗質(zhì)的林徽因無疑是紅顏薄命的有力反證,這個美顏如玉的女子,幼時能靜守生慧,懂得事緩則圓的真諦,在成長的過程中有足夠的耐心和堅毅,成長后無論對愛情還是事業(yè),她有從容不迫的氣度,懂得權衡、取舍,在平淡中活出不平凡來,她的幸福人生值得每個向往圓滿的女人借鑒。我們循著歲月的長河逆流而行,追溯到風雨飄搖的民國去,在那風景如詩的浙江杭州,林徽因在一個官宦世家出生了?!盎找簟比∽浴对娊?jīng)》小雅,意為美好的聲譽。后改為“徽因”。大凡女孩子,總希望有個動聽的名字,只是,蘊含美好希望的名字并不能讓人生完美無憾。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不僅擅長詩文,還長于書法,是個滿腹才學和救國救民理想的人;而她的母親何雪媛卻是個沒受過什么教育的普通女人,既不會琴棋書畫,也不擅經(jīng)營家庭,得不到丈夫的寵愛,也難討婆婆歡心。所以,父母感情疏淡,給不了林徽因幸福美好的童年。母親何雪媛自然是憂怨的,難免在女兒林徽因面前長吁短嘆,也會憶及那些甜蜜的過往,也會報怨婚后丈夫的日漸冷落,小小的徽因從母親的嗟嘆中對愛情與婚姻有了朦朧的初識。那就是,愛情難以持久,婚姻亦多變故。于是,她小小年紀就會寫詩送給憂傷的母親:別丟掉這一把過往的熱情現(xiàn)在流水似的輕輕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嘆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著那真……是安慰也是思索,林徽因很小便明白,一個女人的人生,愛情與婚姻是最最重要而又難以掌握的事。不久,父親從福建娶回了妾室程桂林,這女人接連生下一個女兒和四個兒子。林徽因的家庭一下子變得擁擠起來,她有了“二娘”,有了弟妹,還有了母親更多的眼淚和哀嘆。母親的嘮叨和報怨,妻妾間的矛盾和爭吵,父親左右逢源又不得好處的煩躁,都像一支支針一樣扎在林徽因敏感的童心上。這些痛苦的瑣事讓林徽因難以安然,她愛著父母,又恨著他們扭曲的婚姻。她恨父親對母親的冷落,恨母親的無助和凄涼,恨這無法改變的窘?jīng)r,她就在家庭紛亂的糾葛中掙扎著、平衡著,頑強地成長著。在矛盾的愛恨中,她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包容,有了期待——長大后,我的他,定是那個我愛的又愛我的人。相守相偕,于今生不離不棄。帶著這樣的憧憬,林徽因默默地辛勞著。她的父親林長民常年在北京忙碌政事,林徽因和其他家人卻住在天津,年紀尚小的林徽因很早就成了家庭的主心骨,伺候兩位母親、照應弟妹,過早地體會到家事的負累和世態(tài)炎涼。然而,不幸中也有幸事,父親林長民雖然無法和諧妻妾間的關系,卻很重視對林徽因的教育,他把林徽因送進了有名的北京培華女子中學讀書,使林徽因受到良好的教育。1920年春天,林長民去歐洲各國考察西方憲制,他決定帶林徽因一起去。他說:“我這次讓你隨著同去,第一是要你觀察各國增長見識;第二是要讓你領會我胸懷的寬博;第三是想要你暫時離開家庭煩瑣的俗事,開闊眼界,養(yǎng)成將來改良社會的見解和能力。”有這樣一位重視子女教育的父親,是林徽因最為慶幸的事。一路奔波,林徽因曾在波瀾壯闊的大海上極目遠眺,曾在天地間縱情高歌,曾在無眠的夜晚沉靜的思索,她感受到世界的博大,體會到人生有很多種不同的選擇和風景,她先后隨父親漫游了歐洲大陸各地,包括意大利、瑞士、德國、比利時的一些城市。無論從眼界和學識上,林徽因都因此而受益匪淺。一個女人若是天生麗質(zhì),又有了出色的才識和開闊的胸襟,對生活充滿熱愛,有自己的思想,有卓絕的毅力和智慧,那她就擁有了得到幸福的所有資本。如果能去好好運用這些資本,那么,幸福就將隨時降臨。不幸,造就的是堅強而敏銳的林徽因;幸運,造就了博學而大氣的林徽因。這個美麗的女子隨著年齡漸長,逐漸散發(fā)出如星辰般璀璨的光芒。為了栽培女兒,林長民為愛女雇了兩名教師輔導她英語和鋼琴。林徽因勤奮而刻苦地學習,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圣瑪利學院。不久,林徽因就適應了學院生活并融入其中,把英語說得嫻熟純正,贏得了同學和老師的贊賞。林長民深感欣慰,他開始帶女兒進行社交,讓女兒認識和接觸了許多中外精英人物:張奚若、陳西瀅、金岳霖、吳經(jīng)熊、張君勵、聶云臺……這些人,都是在不同的領域中嶄露頭腳的精英,他們傲人的素質(zhì)對林徽因有極大的影響,她人生的夢想便日漸清晰明朗起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選擇與自己志同道合、素質(zhì)良好的朋友是人生要事。每個想要獲得愛情與幸福的女人,無論婚前婚后,都應該有意識地甄選自己的朋友,增長自己的閱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擁有更多獲取幸福的砝碼。幸與不幸并存的人之初,給了林徽因獨特的個性,她像一只勇敢的雛鳳,迎著明媚的陽光,張開了自己美麗的翅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5歲的林徽因麗質(zhì)天成,出落得亭亭玉立、妙曼動人,加上她才識過人,處事大方得體,所到之處,總會引人矚目。英國倫敦的秋天靜美如畫,這日午后,林徽因和父親正在公寓里讀書,在英國倫敦學院留學的江蘇籍學生陳通伯前來拜訪,與他同來的,還有一個青衫翩然的男子。舒朗的眉目、勁挺的身姿,溫文樂雅的男子面帶和煦的淺笑,對林徽因微微頷首。陳通伯介紹說:“這位叫徐志摩,浙江海寧人,在經(jīng)濟學院從賴世基讀博士學位,敬重先生的道德文章和書法藝術,慕名拜訪?!本瓦@樣,林徽因認識了徐志摩。這時的徐志摩二十出頭,卻已經(jīng)是個2歲孩子的父親,他剛由北美大陸越洋過海來到西歐,因為他崇拜羅索,所以寧可放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來到英國皇家學院,以求作羅素的及門弟子。只可惜,當徐志摩踏進皇家學院校園之前,羅素已經(jīng)被學校除名啟程來了中國,徐志摩失望極了,經(jīng)英國著名作家狄更生的勸說和介紹,留下來進了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而后再轉(zhuǎn)到康橋皇家學院,住在沙士頓小鎮(zhèn)。這次的來訪,原不過是徐志摩百無聊賴時打發(fā)時間罷了,可當他看到梳著兩條小辮子的林徽因,不由心中一動,但,這時,尚無關風月。因為徐志摩是梁啟超的門徒,讓林長民十分喜歡,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林徽因在旁邊添茶倒水,不時注意徐志摩的言談舉止,被他的風趣和博學而吸引,但那也只限于欣賞。那時的林徽因,向往相濡以沫、舉案齊眉的愛情和婚姻。在平淡如水的歲月里,不離不棄、互相依附,不求榮達,不求顯貴,心有靈犀,歲月靜好。那應該是一個年齡相仿、情趣相投的男子,而不是要叫叔叔的徐志摩。那一個下午,林長民和徐志摩無話不談,氣氛熱烈,博學健談的徐志摩深得林長民欣賞。從此,徐志摩就成了林家常客,與林徽因接觸的機會也便多了起來。徐志摩漸漸發(fā)現(xiàn),嫻靜的林徽因讀了很多書,每每談及一些作家作品,林徽因都如數(shù)家珍。她思維活躍,見解獨特,又錦心繡口,把平淡的事情表達得無比明徹流暢。她的北京話略帶一點兒福建方音,她的英語是地道的牛津音,發(fā)音吐字樂感十足,聽上去無比悅耳,令徐志摩為之傾倒。徐志摩漸漸身不由己,原本單純對林長民的拜訪,變成了一睹芳容迫切的需求,而每次的會面,都令徐志摩回味不已——靜謐的午后,當他和林長民或品茶或切磋棋藝時,窈窕可人的林徽因端來幾碟小點心,為他添茶送水,偶爾插過話來,無比優(yōu)雅得體、文采飛揚;若是聊得晚了,林長民便讓林徽因送他一程,佳人在側(cè),暗香流轉(zhuǎn),腳下的青石板小路便叩得出清響的詩來,路邊青苔斑駁鐵墻壁、綠意流泄的爬山虎、融著沉靜神秘的夜色,一起構成了無與倫比的畫卷,畫韻悠然,令人覺醉;若是有霧的夜晚,霧氣迷蒙,如童話中的仙境,林徽因纖纖玉手握緊的手電筒發(fā)出暈黃的光,照亮他面前的路,那盈盈動動的光束,如最悠長的情意,深骨入髓……徐志摩有了期待,這期待由朦朧漸至殷切,他惶惑復欣喜,苦惱復忐忑,他開始狂熱地追求林徽因。因為對林徽因的認真與狂熱,徐志摩對自己的結(jié)發(fā)妻子張幼儀別樣冷血,他看不到張幼儀身上的諸多優(yōu)點,一味地冷落她。同樣兩個優(yōu)秀的女人,在被同一個男人用愛情來衡量的時候,是迥然不同的,天差地別的對待中,林徽因是被徐志摩仰視的女神,而張幼儀則是被他唾棄的糟粕。其實,張幼儀的祖父是清朝的知縣,父親則是一名巨富,她的二哥張君勱是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創(chuàng)立了民社黨,她的四哥張嘉敖則擔任過中國銀行的總裁。張幼儀是名副其實的大家閨秀,知書達理、擅理家政,卻莫名地被徐志摩忽略冷落。徐志摩的一生,為了林徽因,為了陸小曼,高舉追求自由與愛情的旗幟,飛蛾撲火般勇猛向前,不知他最終面對慘不忍睹的事實有沒有想及張幼儀的好,那個惠賢、聰敏、一度被他棄之不顧的女子。彼時,張幼儀有孕在身,可徐志摩為了解除婚姻的束縛,無所顧及地追求林徽因,毫無憐惜地要與張幼儀離婚,他甚至半點兒愧疚也沒在地說:“……真生命必自奮斗自求得來!……彼此有改良社會之心,彼此有造福人類之心,其先自作榜樣,勇決智斷,彼此尊重人格,自由離婚,止絕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毙熘灸埲痰孛顝堄變x把孩子打掉,然后頭也不回地一去不返,等到張幼儀挺著大肚子蹣跚趕去巴黎時,徐志摩仍然沒有半點憐憫之心,可憐的張幼儀生下了夭折的兒子,無奈地簽下了離婚協(xié)議……在這里,實在忍不住為徐志摩感到羞恥,這樣的男人,棄家庭責任感于不顧,不細心呵護有孕在身的妻子和年幼的兒子,而聒不知恥的沾花惹草。更讓人反感的是,他把個人喜新厭舊的毛病粉飾為什么改良社會之心,說得冠冕堂皇毫不臉紅,無怪后來他的老師梁啟超對他頗有微詞。徐志摩有才不假,風流瀟灑不假,可這樣的男人,不可靠也是真的。聽到徐志摩要與張幼儀離婚,徐志摩的父母堅決不同意,為了阻止兒子犯錯,他們干脆將張幼儀認為義女,并支持她到德國讀書,可徐志摩仍然義無反顧。梁啟超也勸他不要“把自己的歡樂建筑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可他仍然固執(zhí)己見。徐志摩滿腔熱血地認定,解除他和張幼儀沒有愛情的婚姻關系,就解除了痛苦。假如沒有這種勇氣,怎么能談得上改良社會,造福人類,他被冠以“愛情”頭銜的驢踢暈了腦袋,變得高度近視,看不到張幼儀是難得的珍寶,輕易而愚蠢地離棄了張幼儀。從古到今,像徐志摩般得到不知珍惜的男人太多了,他們總覺得外面的女人比家里的好,從來只聞新人笑,不聞舊人哭??煽v觀古今,又有幾個離棄原配的男人真正得到了幸福?少有!“人不如故”的忠告到底是應該謹記的??上?,徐志摩這般的狂熱追求,被林徽因拒絕了。從小就看到賢德的母親何雪媛被父親冷落、離棄,林徽因?qū)@樣拋妻棄子的男人是心存反感的,她敏感而善良的心那樣深刻地體會過母親何雪媛的痛苦,將心比心,她也能體諒張幼儀的處境,心痛張幼儀所受的傷害與痛苦。這樣的徐志摩不是林徽因敢于寄托終身的男子?!拔抑雷约菏莻€幸福而走運的人,但是早年的家庭戰(zhàn)爭已使我受到了永久的創(chuàng)傷,以致如果其中任何一點殘痕重現(xiàn),就會讓我陷入過去的厄運之中?!绷只找蜻@樣清醒地說,即使她也喜歡與徐志摩傾心交談,欣賞他見識廣博、見解獨特,迷戀他奔放的性情和橫溢的才華,可她還是理智地拒絕了他:“閣下用情之烈,令人感驚,徽亦惶惑不知何以為答,并無絲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誤解了?!眱H僅是這樣的理智,便是少有女子能做得到的。女人大多是感性動物,聽到男人的幾句贊美,被男人瘋狂地追求,就以為此君是天下第一情圣,為了她可以刀山火海、粉身碎骨再所不惜,虛榮心倍覺滿足的情況下,情商速降為零,便以比男子更多的狂熱交付身心,誓非此君不嫁了。而林徽因,她以理智的拒絕開啟了人生幸福的大門,關閉了厄運的造訪。女人的愛情與婚姻關系一生沉浮,的確需要理智。事實證明,男人的愛大多來得快,去得也快,絕沒有像他們嘴上說的那樣堅定不移。前章有徐志摩熱戀陸小曼時寫得纏綿情詩,稱陸小曼是他的命、他詩的源,可笑是在陸小曼之前,這位仁兄對林徽因也如此癡情:我這一輩子就只那一春,說也真可憐,算是不曾虛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說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辯論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瞧,徐大詩人的愛情也不過是朝令夕改的事,易變到令人惡心的程度!林徽因雖然不舍與徐志摩談天說地時的愉悅,不舍他充滿激情的贊美,不舍他有些憂郁的聲音,但她還是在冷靜思索后,決然地離開了他!她明明白白地告訴自己:“徐志摩愛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可我其實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一個人!”徐志摩是個多情而自戀的人,他對生活、對女人都缺少最起碼的務實,他虛浮地以一種詩的寫意去構想,妄想脫離生活的平凡與瑣碎,去營造一種真空般的、童話般的美與幸福,這根本就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后來,徐志摩故伎重演,再用詩意去構想了陸小曼,同樣癡狂地追求后,讓陸小曼離開了王庚嫁給了他,結(jié)果怎樣?他根本無法把陸小曼和自己的生活打點好,那時的他,多么的狼狽!生活是需要腳踏實地的,男人也是需要沉穩(wěn)踏實的。林徽因很清楚,徐志摩那浪漫到極致的情性,注定難以成為一個可靠的丈夫。他的愛情靠靈感和激情維系,追求新鮮的癡狂讓他變成一個易變的人,他在她林徽因身上這般用心,也極易在別的女人身上得到類似的靈光。如若有朝一日,他們真的成了夫妻,激情燃盡,生活只剩下真實、平淡的瑣屑,徐志摩很可能去外面尋找新的寄托,一如拋棄張幼儀那般無情!所以,這樣的徐志摩,當朋友不錯,當伴侶不行。林徽因沒有被激情愚蒙得看不清前塵后路,孤注一擲地投入情海的漩渦,她那般決然地轉(zhuǎn)身離去,遠離可能帶給她痛苦的男人和婚姻!徐志摩面對林徽因的拒絕,不退反進,更加熱烈地寫信表白,滿紙相思,滿腹深情,絲毫不顧家中徐父強烈的阻攔,也不管張幼儀小產(chǎn)后疼痛的身體和受傷的心,他不管父親以斷絕父子關系相要挾,也不管母親如何以淚洗面苦苦相勸。他眼里心里只有林徽因,只想得到她的愛!這樣看似堅韌的愛實際上是自私、盲目的,林徽因想擺脫這樣的糾葛,把一切都忘掉!她奉勸徐志摩,要善待張幼儀,承諾會當他終身的朋友,希望他好好照顧家中老小,可徐志摩不聽,他固執(zhí)地要她的人,要她的愛!徐志摩或許以為他這樣的固執(zhí)會讓林徽因感動吧,可惜,這樣的他,已經(jīng)讓林徽因唯恐避之不及了。她與父親林長民一起回國,沒有把行程通知徐志摩。并且,林徽因回國不久,就和梁思成訂了婚,開始她另一段情事……舉案齊眉,琴瑟相合梁思成是梁啟超的長子,性格內(nèi)斂低調(diào),才學過人。他喜歡繪畫,擔任《清華年報》美術編輯;外語很好,翻譯了王爾德作品《摯友》,還與人合作翻譯了一本威爾司的《世界史綱》。身為長子,他深受父親梁啟超言傳身教的影響,為人正直,勤學上進。因林徽因的父親當時是赫赫有名的立憲派名流,而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是維新變法的主力,他們都是中流砥柱、剛毅正直的政界賢能,也是博學的文人雅士,所以他們在對子女的教育上也大同小異。最巧的是,梁思成和林徽因一樣,雖然從小倍受父親的關愛和栽培,但他和林徽因一樣,也缺少母愛。初次見面,出現(xiàn)在林徽因面前的梁思成是個個子瘦小卻白凈秀氣的謙謙君子,他穩(wěn)重干練,讓林徽因似曾相識。相同的家境、相似的性格,讓他們找到了無盡的默契,彼此互相吸引,這樣的感覺不是電光石火,而如細水長流般平靜卻恒久,輕淡卻明透。內(nèi)心渴望安定的林徽因更喜歡這后一種。一起看一本書、聽一首曲,拉著手漫步街頭,梁思成總是安靜的,林徽因話也不多,大多時候,他們就那般默默地牽手,聆聽著這世界的聲音,共同感受這平淡時光里的心動與美好。他們看似一對戀人,卻又發(fā)乎情,止于禮,戀情進展緩慢,彼此循著緣分的腳步漸行漸止。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成了他們愛情的催化劑,這是誰也不曾想到的。1923年5月7日“國恥日”,梁思成騎摩托和弟弟思永上街參加學生示威流行,摩托行到長安街時被汽車撞倒。梁思成傷及筋骨,落下殘疾,左腿比右腿短了一小截,走路跛腳。林徽因絲毫沒有在意,梁思成住院期間,她每天都在醫(yī)院服侍,無微不至。時值初夏時節(jié),梁思成汗流浹背,衣服貼在身上,行動不便,林徽因不辭辛苦,為他揩面擦身,盡心盡力地照顧他?;茧y見真情,林徽因的付出讓梁思成感激萬分,兩人的感情迅速增溫,越發(fā)溫馨甜美。車禍是壞事,可因此讓兩個人看到彼此的真誠,彼此更加堅定,壞事又成全了一件好事。而且,因為車禍,梁思成本來計劃赴美留學的日期只得推遲一年,而林徽因正好中學畢業(yè),也考取了半官費留學。1924年6月,在梁啟超的精心安排下,梁思成與林徽因同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學習。兩人比翼雙飛,一起遠赴異國他鄉(xiāng),共同面對獨立而艱辛的求學生涯,彼此照應,互相體恤,感情愈加深厚。有人說:“被愛是幸福的?!逼鋵?,真正的幸福,永遠是互相愛。而幸福最基本的要素,是去愛,而不單單是被愛。徐志摩愛林徽因,無論這愛是不是因虛幻而構想出來的完美和向往,林徽因所感受到的,都是不顧一切的癡狂。而林徽因,她自問她不愛徐志摩,她無法從心底接受這個大他八九歲的男人當她的丈夫,她不敢如何面對他已殘缺的婚史,面對不愿意接納她的徐家父母,還有他的前妻張幼儀和他幼小的兒子,她明白,一時的激情無法保障永遠的忠誠,所以,她勇敢地放棄了。男女之間的愛情,有時候,就像天上的云彩一樣瞬息萬變,但無論怎么變,只有兩情相悅的開始,才更有機會獲得白首偕老的終結(jié)。很多智慧的女子都懂得,真正的好男人,往往不是那種第一眼看起來就很閃亮的。務實的男人才可靠,同樣,務實的女人才明智。那些外表亮麗、談吐不凡的男人,雖有華而不實的浪漫,卻難有同甘共苦的堅忍。而如梁思成一般沉穩(wěn)踏實的男人,卻常常能給予女人安定舒適的生活。只可惜,很少有女人像林徽因一樣,取舍有道。如若林徽因選擇了徐志摩,那或者就是另一個陸小曼,亦或者是另一個張幼儀,終究會是一場悲劇吧!愛情很容易讓人陷入盲目與膚淺,兩個人在一起癡癡相愛,很容易顛倒黑白——外面世界原本很重要的東西,在兩個人的私密世界里反而輕如鴻毛;而在外人看來一點也不要緊的小事,在情人的眼里,卻被夸張得重于泰山。愛情能美化丑陋,也能粉飾太平,它能化腐朽為神奇,也能化平庸為卓越,有時,這改變是真切的,而更多的時候,這粉飾是虛妄的。愛一個人,包括愛上他的缺陷。問題是,你是否知道,你愿不愿意承擔他的缺陷,能不能容忍他的缺點。徐志摩離了婚,已經(jīng)是個自由人了,看似無可挑剔了,他激情澎湃,他多情浪漫,他才華橫溢,他癡情可嘉……正是這些優(yōu)點,讓他光芒四射,可是,林徽因想到的是,如果有朝一日,這些光環(huán)被生活的真實和瑣碎撫平,她要面對的徐志摩,將會是什么樣子的——對生活寄予了太多不切實際的夢想,浪漫多情到處處留情,不甘平凡度日,喜歡虛張聲勢?梁思成呢,因為車禍,成了輕度殘廢的人,其貌不揚,個性內(nèi)斂,放在人堆里,實在不能像徐志摩一樣光彩照人,可是,這樣的缺陷卻是看得見并比較環(huán)保的,不會產(chǎn)生更大后遺癥的?!皟衫鄼嗳∑渲兀瑑珊ο鄼嗳∑漭p?!痹趷矍榈倪x擇中,同樣適用!林徽因選擇了梁思成,成就了一段“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佳話,也證明了懂得取舍之道的愛情才會圓滿,始于權衡的婚姻才會更幸福。當徐志摩得到林徽因和梁思成相戀并一起留學的消息,晴天霹靂般的打擊讓他不由放聲痛哭,他冒天下之大不韙去追求的愛人,最終卻與他擦肩而過,成了別人的戀人,他情何以堪?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這是徐志摩曾回復給梁啟超的信,因梁啟超致信勸他不要與張幼儀離婚?!拔ㄒ坏撵`魂之伴侶。”呵,這個“唯一”怕是讓徐志摩用濫了,后來對陸小曼,徐志摩也是一口一個“唯一”,可見,像徐志摩般多情的男子所說出來的“唯一”是不可信的。面對失戀,徐志摩也并沒有像他說的那樣拿得起放得下,他飽受思念的折磨,茶飯不思,帶著一顆不甘的心找到了林長民,遲疑地問起林徽因的行蹤。林長民拉著他到書房看字畫,徐志摩便看到了這樣幾句詩行:“長者有女年十八,游學歐洲高志行。君言新會梁氏子,已許為婚但為聘?!边@是一位老詩人為恭賀林長民而留下的墨寶。徐志摩失魂落魄,他知道,他這一生,縱是再怎樣對林徽因孜孜以求,再怎樣朝思暮想,也是枉然!他受不了這樣的失戀,他自謂付出了那么多——為她寫了那么多那么多炙熱的情書,為她違背道德良知,為她傷了父母的心,為她拋妻棄子,結(jié)果,她決然離開,連機會都不給他!嫉恨、失落讓徐志摩無比沮喪,他用詩寄托他滿腔憤懣:……倉皇的,倉皇的,我四顧觀禮的來賓——為什么這滿堂的鬼影與逼骨的陰森?我又轉(zhuǎn)眼看那新郎——啊,上帝有靈光!——卻原來,偎傍著我愛,是一架骷髏猙獰!呵,縱然高雅詩人徐志摩,失戀時,痛恨起情敵來也是這般尖酸!人家梁思成好端端一個人,徐詩人要罵人家是面目猙獰的骷髏,用心之毒由此可見一斑。不過,念在他失戀的份兒上,有點兒極端言行實屬正常生理反應,也先原諒這位仁兄吧。郁悶了很久,徐志摩才從失戀的痛苦中微微解脫了些??墒?,就當他努力把林徽因忘掉時,林徽因卻再次出現(xiàn)在了他的視野中。那天,是給大學生們做《藝術與人生》的演講,徐志摩做了精心準備。可是,當他自信地拿出講稿,準備開始一場妙趣橫生的演講時,一抬眼,正撞上林徽因黑亮猶如星辰的眸子,他死氣沉沉的心頓時風生水起,他的聲音變了調(diào),顫抖得不像話,他神不守舍地糊弄完演講?;秀敝?,他都記不起演講是怎么結(jié)束的,人們又是何時散了去,最終只留下他悵然若失地看著空蕩蕩的桌椅。是的,林徽因回來了。新人不棄,舊情不忘,得當?shù)靥幚砼c徐志摩的感情,讓他縱使失意也不會心生怨恨,心甘情愿做她一生一世的朋友,這是林徽因又一過人之處。做不了夫妻,做朋友也是好的。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因愛生恨是件可怕的事,輕者會讓失戀者情性大變,自此消沉萎靡;重者會讓失戀者憤世嫉俗,與你反目成仇,恨不得殺之而后快!無論輕重,都是讓人煩惱的。何況,大家都是一個圈子里的人,抬頭不見低頭見,若不及時化干戈為玉帛,這日后見了,將是多么尷尬的事?林徽因深諳其中道理,所以,她與梁思成回國的前幾天,她就約徐志摩同去香山游玩。徐志摩以為有所轉(zhuǎn)機,滿懷期望而去??墒?,林徽因待他有禮有節(jié),一如既往地矜持內(nèi)斂,那是一種委婉的拒絕,一種相敬如賓的姿態(tài)。她明確地告訴他,她與梁思成在一起很開心,她希望能得到他的祝福和友誼,也祝福他能早日找到自己的幸福。徐志摩徹底明白,這一生,他與林徽因,不再有情緣。愛情退守為友誼,不是誰都能做到。面對林徽因溫婉的拒絕,徐志摩努力保持著紳士風度,可求而不得的痛苦時時折磨著他,也讓林徽因付出的友情如履薄冰。然而,狂熱的激情也終有變淡的一天,當林徽因終于讓徐志摩知道,她們之間不會有結(jié)果,所有的一廂情愿只會是鏡花水月時,徐志摩在頹喪的絕望中倏然止步,“忘掉一個女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尋找另一個女人”。徐志摩驀然抬頭間,那個明艷動人的陸小曼,變成了拯救他于水火的女子……徐志摩把追求林徽因的狂熱轉(zhuǎn)向了有夫之婦陸小曼,這次,他勞有所獲,并真的與陸小曼結(jié)為夫妻,開始了一段看似美好實則支離破碎的婚姻。而林徽因,理智的選擇后,她擁有了踏實幸福的婚姻,成為徐志摩迷亂人生的旁觀者。后來,徐志摩與陸小曼發(fā)生爭執(zhí)的時候,不知當徐志摩把滿腹牢騷對林徽因訴說時,林徽因做何感想。有時候,夢想就是夢想,如果非要把夢想變成現(xiàn)實,只能是自找苦吃。有的男人,或者,有的女人,他們注定只適合在愛情中扮演夢想者,如若牽手婚姻,還是選擇那些腳踏實地的人吧。與徐志摩與陸小曼失敗婚姻相反,林徽因與梁思成相扶相攜、琴瑟相合。他們一起在美國的學習生活使他們的愛情越發(fā)甜美,而后來兩家多有變故,夫妻兩人也能互相體恤,共度難關。先是梁思成的母親因乳癌復發(fā)而離世,隨后,林長民被刺殺,兩邊的家庭都需要林徽因和梁思成照顧,兩人雖然分身乏術,仍然盡心盡力地照顧家中老小。更可貴的是梁思成,為了料理林長民的喪事,他不辭勞苦地奔波;而林徽因一邊照顧婆婆,一邊開導安慰丈夫,從無抱怨。真正的愛情是激人奮進的,而不是把時間浪漫在風花雪月上不思進取的。來自家庭的挫折并沒有折損這對戀人的志向。1927年,林徽因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畢業(yè)后,又進耶魯大學戲劇專業(yè)學習了半年舞臺美術設計,成為中國向西方學習舞臺美術的第一位留學生。同年2月,梁思成獲賓大建筑系學士學位,后又在哈佛大學獲建筑學碩士學位。1928年3月21日,情投意合的戀人終于結(jié)為伉儷。林徽因與梁思成心靈相通、惺惺相惜,即使在被生活勞累的時候,彼此間也充滿了濃情蜜意。只是這濃情蘊藏在俗事中,不那般顯露,如清泉涓涓流淌,讓兩個人的生活暗香拂動,充滿情趣。比比記憶、互相考測、做些小情小調(diào)的游戲,兩人如李清照、趙明誠再世般,享受著溫馨甜美的二人世界。民國時期文人中流行著一句俏皮話:“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倍核汲蓜t將其改成:“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庇纱丝梢娏核汲蓪α只找虻膶櫮纭3晒Χ腋5幕橐龀删土肆只找蚺c梁思成不凡的事業(yè)。1928年8月,夫妻二人偕同回國,一起受聘于東北大學建筑系。林徽因先后受福州師范學校和英華中學的邀請,作《建筑與文學》、《園林建筑藝術》的演講,并為其叔叔林天民設計福州東街文藝劇場。第二年,她到東北大學講授《雕飾史》和英語,在社會中聲名漸起,嶄露頭角。隨后,林徽因參加了由張學良出資發(fā)起的征集東北大學?;請D案大獎賽,她設計的“白山黑水”圖案一舉奪魁,拿下了比賽的最高獎金。夫妻兩人舉案齊眉,不僅共同致力于古建筑的考察研究,還共同從事建筑設計。兩人多次深入晉、冀、魯、豫、浙各省,實地調(diào)查勘測了數(shù)十處古代建筑,并合作發(fā)表了《論中國建筑之幾個特征》、《平郊建筑雜錄》、《晉汾古建筑調(diào)查紀略》等有關建筑的論文和調(diào)查報告……相扶相持的日子里,夫妻同心協(xié)力,使中國古代建筑研究成果走向世界,為中國建筑史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兩個人的才思都得到了最好程度的發(fā)展?;橐鲂腋#聵I(yè)有成,相比雙雙落魄的徐志摩和陸小曼,迥然不同的境況令人唏噓。衡量一樁婚姻是否失敗的標準之一,就是看夫妻兩人是否可以志趣相投,在事業(yè)上齊頭并進。這是林徽因的婚姻給我們的啟示。徐志摩原本才華橫溢,可與陸小曼折騰到最后,他成了生活的奴隸,再沒有飛揚的靈思,愛情與婚姻最終讓他心力交瘁,不堪重負,這樣的婚姻無論對徐志摩還是陸小曼,都是失敗的;而林徽因和梁思成卻能比翼雙飛,這樣的愛情與婚姻才應是我們向往的。找一個值得愛的人,然后用心去愛,但別愛得深到弄丟了自己。想成功地塑造一樁婚姻、一個男人,先得像林徽因一樣塑造成功的自我,做個熱情、動靜相宜、勇敢、堅韌、勤儉、賢良的女子,并在婚后自始至終保持、完善這樣的自我,愛情就可以為你停下匆促的腳步,在你的婚姻里恒久流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也許每個美麗女子都會邂逅誘惑,會面臨情感的迷茫與選擇。除了徐志摩和梁思成,林徽因有大批的愛慕者,其中,金岳霖執(zhí)著深沉的愛,令人動容。金岳霖是中國一流的哲學家,他和徐志摩、梁思成一樣,在各自的領域中獨占鰲頭。他1914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后留學美國、英國,又游學歐洲諸國,回國后主要執(zhí)教于清華和北大,是一個才學滿腹、見識非凡的人。金岳霖不只才高八斗,而且儀表堂堂,一米八的個頭,風度翩翩,極富紳士風度。認識金岳霖,是因為徐志摩。金岳霖是徐志摩的朋友,當年徐志摩跟張幼儀離婚,金岳霖就是見證人之一。一天,徐志摩帶金岳霖到林徽因和梁思成家,林徽因第一次和金岳霖見面。那時,林徽因和梁思成還沒有結(jié)婚,正處于戀愛初期,徐志摩正狂熱地追求著她,也就是說,林徽因還是自由的,她可以自由地選擇以后相伴一生的男人。眼前的金岳霖,才情不輸徐志摩和梁思成,長得比徐、梁好些,性情也似乎是徐、梁二人的中合,沉穩(wěn)中不失浪漫、率性中不失誠摯,他分析問題總是入木三分,語言簡練概括,散發(fā)著理性的光輝,他在人群中那般卓然,是所有女子夢寐以求的男子。對于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事,金岳霖一針見血地說:“徐志摩滿腦子林徽因,我覺得他不自量啊。林徽因梁思成早就認識,算得上兩小無猜啊。兩家又是世交,連政治上也算世交。兩人父親都是研究系的。徐志摩總是跟著要鉆進去,鉆也沒用!徐志摩不知趣,我很可惜徐志摩這個朋友?!笨墒牵杂^者清,金岳霖能這樣客觀冷靜地看徐志摩的狂熱,卻無法清醒地處理自己的感情,留學歐美,見過諸多中外女子的他,還是不由自主地被林徽因迷住了。難得的是,他的愛那么寬博,那般神圣。他喜歡林徽因,卻知道先來后到的道理,他不破壞林徽因與梁思成,而只是默默地陪伴著、關注著林徽因,做她生活上的良師益友?!皭鬯?,只要看到她,知道她幸福就好?!碑攼矍樯A為一種高尚的包容,那它就真成了世上最可貴的情感?!氨容^起來,林徽因思想活躍,主意多,但構思畫圖,梁思成是高手,他畫線,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沒那本事。他們倆的結(jié)合,結(jié)合得好,這也是不容易的??!”這是金岳霖評價林徽因與梁思成的話,客觀而實在,絲毫沒有嫉妒與狹隘。金岳霖對林徽因十分傾慕,盡力呵護,卻又不肯橫刀奪愛。對這樣的謙謙君子,林徽因也十分欽佩敬愛,這樣的情感很容易突破界限發(fā)展成摯愛。林徽因也曾心亂,但她把這種心亂坦誠地講給梁思成聽:“思成,我痛苦極了,我現(xiàn)在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怎么辦才好?!绷核汲陕犃耍嗨家灰?,比較了金岳霖與自己的優(yōu)劣,同樣坦誠地告訴林徽因,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選擇金岳霖,他會祝福她們。這樣的梁思成真是偉丈夫,他沒有像一般的男人那樣,聽說自己的女人愛上另外的男人而勃然大怒,而是這樣說,這樣做。林徽因何其幸運,她同時遇上了兩個把她的幸福放在首位的男人。當她原原本本地把一切告訴金岳霖時,金岳霖的回答更率直坦誠得令人詫異:“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睈廴酥g,最最難得的是信任,朋友之間,最最難得的是坦誠。從那以后,金岳霖與林徽因、梁思成毫無芥蒂地毗鄰而居,金岳霖自始至終都理智地駕馭著自己的感情,默默關愛著林徽因而又不讓她煩惱。情到深處無怨尤,這樣的愛,讓林徽因溫暖一生。金岳霖為了林徽因而終身未娶,一直與林徽因和梁思成保持著讓人無法理解的親密關系。三個人在一起其樂融融,兩個男人更不曾為爭風吃醋而有絲毫爭執(zhí),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跡。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無論是愛情,還是婚姻,想要持久,唯一的法則,或許就是“包容”。幸福的婚姻生活本身是由不斷的體恤與包容構建的。索取的同時有真心的付出,限制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有所約束,要讓兩個獨立的人真正整合并和諧地生活,就應該像林徽因一樣坦誠,像梁思成一樣寬容。有一句形容婚姻生活的話十分中肯:“溫和的話語和一顆包容的心,能抹去所有的憤怒!”可惜,在生活中,有很多夫婦,他們對自己的婚姻深感失望,因為他們對婚姻生活和自己的愛人都期望得過高,自己又沒有堅韌、寬容的態(tài)度和胸襟。他們用自己美好的想象來苛求婚姻,而現(xiàn)實的困難和煩惱總使他們感到有無法接受的落差,他們互相抱怨、互相傷害,卻從來不肯好好反思自己的言行。結(jié)果,美麗的妻子變得不可理喻,瀟灑的丈夫變得俗不可耐,當一切美好被他們親手摧毀的時候,他們在眼淚中怨天尤人,卻絕沒想到,造成婚姻失敗的,正是他們自己。假想,如果梁思成因為金岳霖的存在而猜疑、指責林徽因,那結(jié)果會怎樣?林徽因絕不會再信任梁思成,有什么話也不會同他講,或者,她真會離開梁思成和金岳霖走在一起。所以,從某個角度說,寬容誠摯的梁思成成就了林徽因圓滿的愛情與婚姻,這也正說明,林徽因在擇偶上慧眼獨具。若換了徐志摩,怕又是另外一種情形了吧。彼此信任,坦誠相待,互相包容,認真生活,面對誘惑有自己的堅守,然后懂得隨時與愛人溝通。有了這些,婚姻便不再高深莫測,它會變成最易操控也最讓人開心的所在。不相疑,才能長相知。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雪點灑在花前。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透過林徽因溫婉醉人的詩行,讓我們擷一路四月天里的明艷,收藏星光月華、花香鳥語,用心擁抱生活,感受幸福。
后記
海上繁花落,驀然回首,已是百年風過。 多情余恨的陸小曼、人生圓滿的林徽因、曇花一現(xiàn)的阮玲玉、將錯就錯的張愛玲……一眾曾錦繡如花的女子嫣然走過,在愛與恨的浮生中嘗盡人間苦樂,將如夢的浮生浸在輾轉(zhuǎn)的情事中,深深淺淺地印在塵封的歲月里,印在我們的心里…… 這世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亦沒有相同的兩個女子,更沒有相同的兩段愛情或婚姻,最多,只是相似,或者是在相似中尋找一絲緣源,去求證握在手心里的情事,值不值得用心去呵護成永恒的風景。 永恒的,永遠不是生命,不是離合愛恨,是封印在流光里的那一個夢想——追求真愛,擁有真愛。 每個女子,似乎都為這夢想而生,如花兒迎著陽光開放,怒放出生命最熾熱的力量。 然后,是漫漫地等待。 夢想因等待而變得更加瑰麗,在那個有緣人到來之前,女人們已在心中把他構想了千萬遍,以至于他早已成為夢想的一部分,欣欣然撩動著她尚不染纖塵的生命。 于是,每個女人,都那般激情洋溢地投入愛情,為夢想而獻上深情的凝視、溫柔的絮語、芬芳的香吻,那個人,也總在愛之初濃情如蜜,擁著她,說貼心的情話,讓她誤以為,愛情可以這樣地久天長。 可是,陸小曼與徐志摩終是陰陽兩隔,張愛玲對胡蘭成心灰意冷,孟小冬與梅蘭芳死生不復相見……善終的,似乎只有左右逢源的林徽因和生死相許的趙一荻。 愛情如此善變,如此易逝,而女人如花的生命,難以常開不敗,情事春秋,又總占據(jù)著最美好的芳年,若倉促中錯付柔情,將痛及一生。 只是,那樣的年代,愛情也常是不能自主的事,時局動蕩,殘酷的現(xiàn)實逼迫出更多的生離死別,想要堅守一份愛,呵求一份安穩(wěn)、幸福的婚姻,是一種奢望。 而我們,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愛情與婚姻可以完全由我們自己作主,借鑒她們的愛,完善自己的人生,做智慧、從容、幸福的女人,是這些民國女子隔著滄海桑田贈予我們的厚望。 愛過知情重。 可是,愛情那么多樣多變,如何抓得住那最美最絢麗的一朵,把它放在婚姻里,經(jīng)受瑣碎生活的打磨仍然不會萎謝,日久恒新? 羅蘭說過:“當你真愛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會忘記自己的苦樂得失,而只是關心對方的苦樂得失?!? 這樣高尚圣潔的愛,如天使遺失在這凡塵俗世里的珍寶,只有心地純凈的人才能擁有。 問題是,即使擁有了這樣的愛或者付出了這樣的愛,仍然會犯下愛的錯,張愛玲愛得算徹底吧,低到塵埃仍然滿心歡喜地開出花來,可張愛玲的愛就是錯,不認錯也是錯。
編輯推薦
《海上繁花落:民國女子的愛與婚姻》編輯推薦:我們都該堅信,這世上有真愛,值得讓人至死不渝;也有幸福的婚姻,值得讓人終生守護。沒有勇氣愛的人是可憐復可恨的。有生之年,短暫如白駒過隙,青春更如轉(zhuǎn)瞬即逝的煙花,需要極致的綻放,所以,如果你心中有愛,一定要說。她們,我們,原本沒什么不同。海上繁花落,朵朵繁花,隨波而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