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象外

出版時間:2012-12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艾俊川  頁數(shù):265  字數(shù):154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文中象外》由艾俊川所著,本書收錄19篇考據(jù)文字,有一些是對所謂“定論”、“常識”的重新審視之作。內容可分二大類:一是中國書史研究中的一些關鍵問題,作者嘗試更多利用古代印刷技術映印在書籍版面上的工藝特征來解決問題,強調“圖象”在版本考據(jù)中的作用;二是辨析若干古代詞語的語義。這些詞語以往多因誤讀導致真實意義被掩蓋,需要通過對其內涵的細致分析來揭示真義。

作者簡介

  艾俊川,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yè)。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從事過古籍編目工作?,F(xiàn)為《中國金融家》雜志執(zhí)行主編。

書籍目錄

一法藏的譬喻:因襲故典還是自出機杼?1
二唐宋的“印紙”與印信11
三從排印工藝特征談活字本鑒定中的幾個疑難問題26
四《題奏事件》不是蠟版印刷品43
五為李瑤“泥活字印書”算幾筆賬 1
六錫活字印本《陳同甫集》與歷史上的錫版印刷64
七談銅版77
八古鈔三題119
九論“布”與先秦賦稅130
十論“三錢之府”172
十一魯潛墓志的風水家言鉤沉188
十二釋“王信金錢”194
十三“莫須有”新解補證203
十四明永樂鈔法榜文闕字試補213
十五“錐書”雜談219
十六從“捉五逵”看葉子戲起源225
十七西夏文識讀過程中的幾個細節(jié)230
十八《憂庵集》是戴名世手稿嗎?245
十九“銀行”溯源 54后記264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法藏的譬喻:因襲故典還是自出機杼? 對中國雕版印刷起源年代的認識,人們的分歧正在縮小。近年來研究者多接受“初唐說”,即7世紀后半葉唐高宗及武則天當政時期(650—704)雕版印刷已廣泛使用。這多半緣于日本學者神田喜一郎(1897—1984)從漢文大藏經中讀出唐代僧人法藏(643—712)的幾段講經文字。神田喜一郎于1976年在《日本學士院紀要》(34~2)發(fā)表《中國における印刷術の起源について》一文,介紹他的發(fā)現(xiàn)和觀點,在學界產生廣泛影響。他去世后,文章被譯成中文(題為《有關中國印刷術的起源》,高燕秀譯),連載于臺北《故宮文物》月刊1988年第6、7兩期中。法藏在他講解《大方廣佛華嚴經》的著作《華嚴五教章》(又名《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中回答“佛說法是否有前有后”這一問題時說: 一切佛法并于第二七日,一時前后說,前后一時說。如世間印法,讀文則句義前后,印之則同時顯現(xiàn)。同時、前后,理不相違,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教起前后”章) 據(jù)神田喜一郎論證,《華嚴五教章》成書于唐高宗儀鳳二年(677)前后。十幾年后,法藏復撰成《華嚴經探玄記》,在回答同一問題時,又說:同時而說。若爾,何故會有前后?答:如印文,讀時前后,印紙同時。(卷二) 神田喜一郎分析說,“我們在讀印刷的書物時,是從前面依順序往后面讀之,但書物在付印之時,就沒有前后順序的區(qū)別了,是同時被印出來的。像此種將版木一枚一枚刷印制成書本的木版印刷方式,我們有知道的必要。法藏將此種印制方式當成比喻,告訴大眾。從以上所說的看來,我想在法藏的時候,木版印刷已經在一般大眾之間廣為流行了。這是很有力的立證?!保ㄅ_北“故宮博物院”編,《文物光華(六)》,1992年,第200頁) 在發(fā)現(xiàn)“世間印法”譬喻之前,貌似能證明雕版印刷起源較早的文獻資料也有不少,可惜追究起來,不是人們閱讀理解有誤,就是古書本身存在問題,證明力都不強,所以聚訟百年,仍無定論。而從字面看,法藏的話中包含了印、文字、紙,還有一個“印紙”操作,幾乎具備了印刷的所有要素,形成完整的印刷過程,故此“初唐說”被廣泛接受。如中國學者孫機也認為,“法藏的這些話含義十分明確,沒有產生誤解的余地。而且他既然用印刷術打比喻,說明佛教信士們對這件事也不陌生。法藏主要活動于初唐,他的這些話是中國初唐時已有雕版印刷的鐵證”(《印刷術:中國古代的偉大發(fā)明》,新星出版社,1997年,第14頁)。 起源問題可稱為中國印刷史研究的首要問題,如果法藏確實在用雕版印刷術喻說佛法,那么搜尋出他留下的明確時間坐標,是印刷史研究的重大突破,可喜可賀。但他的話也有一點讓人隱隱不安:正像開啟了中國印刷史研究進程的卡特觀察到的那樣,“漢文中的‘印’字,兼具印章和印刷兩層意思”(《中國印刷術的發(fā)明和它的西傳》,商務印書館,1991年,第22頁),人們必須排除“印章”,才能落實“印刷”,究竟法藏所言其意云何?當把閱讀范圍擴展到法藏的整部著作以及更多佛典,而不是局限于斷章零義之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種“不安”并非庸人自擾:法藏說的“印”,義指“印章”的可能性遠大于“印刷”,至少不可以徑指為“印刷”。將其稱為雕版印刷起源的鐵證,未免過于樂觀。

編輯推薦

《六合叢書:文中象外》是比較重要的文史研究論文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文中象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買一套其他本都有封膜,本書沒有封膜,書皮很臟,活脫脫就是本舊書,很不爽,以前買書也有類似現(xiàn)象沒放心上,最近買書居然連續(xù)出現(xiàn)的二次,不滿意,希望當當改進
  •   艾先生多年來一直關注古籍善本和印刷術研究,此書是其部分論文的結集,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