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田正平 頁數(shù):446 字數(shù):49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辛亥革命的發(fā)生對近代中國的政治、社會、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田正平編著的《辛亥革命與中國近代教育--第五屆海峽兩岸教育史論壇論文集》著重論述過去很少關注的清末科舉革新與近代啟蒙宣傳對辛亥革命的思想先導,并談談科舉廢止對辛亥革命的影響。
書籍目錄
代序
辛亥革命與中國近代教育
科舉革廢與辛亥革命
蔡元培與民初教育改革
從中問人物看辛亥革命教育改革的意義
女子教育對辛亥革命的貢獻.
“儲才”與“新民”并重,“民智”與“民心”共成
——辛亥革命后“社會教育”的歷史經驗
辛亥革命與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的建立
一一寫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際與河南大學百年前夕
辛亥革命時期女子教育的發(fā)展嬗變及其歷史影響
從《(看護學教程)緒言》看秋瑾的女子教育思想
多重邏輯下的教育沖突:民初廣東教育改革的歷史考察
論辛亥革命與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進程
全國臨時教育會議與民初教育改革
紹興學界與辛亥革命
——以蔡元培為中心的考察
孫中山在港接受英文教育的學堂:馬禮遜學堂的英文教育
史觀與方法
重構教育史觀:1929—2009年
教育史學科建設的新方向:教育活動史研究
民族主義與西方教育史學
由實體轉向關系:教育史研究探微
從教育學圖像歷史發(fā)展解讀新教育學之價值與特性/吳家瑩何意中
論革命史范式的教育史學實踐
論“家庭策略”方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運用
視野與問題
檢討中國教育西化成效的新視角:海峽兩岸百年西化歷程
的比較芻議
大學核心理念——歷史的視角
近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的傳播與民國德育觀念的變革
小學道德教科書中“班會”的百年考察
——從大陸時期(1911—1949)到臺灣現(xiàn)況(1950一2011)
清代蘇南女性在家族教育活動中的作用探析
初探臺灣教科書研究趨勢(1956—2010)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中國留學生博士論文之初步分析
(1914—1959)
從政治教育學到民生教育學
民國高校學業(yè)競試的實施及啟示
以教促政:民國時期山西社會教育研究
邊納爾改革教育學之探究,
從教會事業(yè)走向國家事業(yè)
——英格蘭民眾教育發(fā)展的歷史路徑探析,
明德新民的大學之道
——朱熹門人在福建的教化實踐
嚴復對中國近現(xiàn)代教育的貢獻和啟示
“孔雖舊教其意維新”
——陳煥章的儒教觀及其教育影響
還原一個全面真實的陶行知
——《陶行知年譜長編》編撰手記
附錄
會議論文目錄
編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