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禮儀項目教程

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巖 編  頁數(shù):182  

內容概要

  高職院校文秘專業(yè)的學生作為未來的秘書,學習和掌握當今中外禮儀的基本知識和塑造良好職業(yè)形象對個人將來的工作將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學會正確運用秘書禮儀和進行職業(yè)形象自我設計與塑造,找準自身在秘書活動中禮儀、形象設計上存在的誤區(qū),并能夠找到調整、改善、完善與塑造的最佳方法,可以使自身的職業(yè)特征和外在魅力得到彰顯和強化,為此,由王巖主編了《秘書禮儀項目教程》這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內容力求貼近秘書工作崗位,從項目教學入手,教、學、做相結合,突出高職院校以掌握技能為主,工學結合的特點。

書籍目錄

模塊一 秘書禮儀認知訓練
 項目1 禮儀塑造組織形象
 項目2 禮儀提高秘書素養(yǎng)
模塊二 秘書個人禮儀
 項目1 儀容禮儀
 項目2 儀表禮儀
 項目3 儀態(tài)禮儀
模塊三 秘書交際禮儀
 項目1 稱呼禮儀
 項目2 介紹禮儀
 項目3 握手禮儀
 項目4 交談禮儀
 項目5 名片禮儀
 項目6 饋贈禮儀
 項目7 旅行禮儀
 項目8 拜訪禮儀
 項目9 電話禮儀
模塊四 秘書會務禮儀
 項目1 會議接站與報到禮儀
 項目2 會場布置禮儀
 項目3 會議服務禮儀
 項目4 會后工作禮儀
模塊五 商務活動禮儀
 項目1 商務拜訪與接待禮儀
 項目2 商務談判禮儀
 項目3 慶典活動禮儀
 項目4 參觀活動禮儀
 項目5 新聞發(fā)布會禮儀
模塊六 涉外禮儀
 項目1 涉外交往禮儀
 項目2 涉外習俗禮儀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選擇稱呼要合乎常規(guī),要照顧被稱呼者的個人習慣,人鄉(xiāng)隨俗。在工作崗位上,人們彼此之間的稱呼要莊重、正式、規(guī)范。一般可分為以下幾類。 1.職務性稱呼 以交往對象的職務相稱,以示身份有別、敬意有加,這是一種最常見的稱呼。一般有三種情況:①稱職務,如局長、總經(jīng)理等;②在職務前加上姓氏,如張局長、王經(jīng)理;③在職務前加上姓名(適用于極其正式的場合),如張正局長、王正經(jīng)理等。 2.職稱性稱呼 對于具有職稱者,尤其是具有高級職稱者,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職稱相稱。稱職稱時可以只稱職稱,如教授;或在職稱前加上姓氏,如張教授、張總工程師(可簡稱為張總);在職稱前加上姓名(適用于十分正式的場合)如張正教授、丁一總工程師等。 3.行業(yè)性稱呼 在工作中,有時可按行業(yè)進行稱呼。對于從事某些特定行業(yè)的人,可直接稱呼對方的職業(yè),如老師、醫(yī)生、會計、律師等,也可以在職業(yè)前加上姓氏、姓名。 4.泛尊稱 它是指對社會各界人士在較為廣泛的社交面中都可以使用的表示尊重的稱呼。比如“小姐”、“夫人”、“先生”、“同志”等。在不知道對方姓名及其他情況(如職務、職稱、行業(yè))時可采用泛尊稱。 5.姓名性稱呼 在工作崗位上稱呼姓名,一般限于年齡相仿的同事、熟人之間,或年齡大、職務較高、輩分較高的人對年齡小、職務較低、身份較低的人可直接稱呼其姓名,也可以不帶姓,這樣會顯得親切。 6.用“老”、“大”、“小”等稱呼對方 對長輩或比較熟悉的同輩之間,可在姓氏前加“老”,如老張、老李;而在對方姓氏后加“老”則更顯尊敬,如郭老、錢老等;對小于自己的平輩或晚輩可在對方姓氏前加“小”以示親切,如小王、小李等。 7.國際交往中的稱呼 在國際交往中,對于地位較高的官方人士(一般指政府部長以上的高級官員),按其國家情況可稱“閣下”,如“總統(tǒng)閣下”、“主席閣下”、“部長閣下”等;對君主制的國家,按習慣對其國王、皇后可稱為“陛下”;對其王子、公主或親王可稱為“殿下”;對其公、侯、伯、子、男等有爵位的人士,既可稱呼其爵位,也可稱呼“閣下”或者“先生”。但是美國、墨西哥、德國等國卻沒有稱“閣下”的習慣,因此對這些國家的貴賓可稱先生。

編輯推薦

《高職高專文秘專業(yè)工學結合規(guī)劃教材:秘書禮儀項目教程》內容力求貼近秘書工作崗位,從項目教學入手,教、學、做相結合,突出高職院校以掌握技能為主,工學結合的特點。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秘書禮儀項目教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內容很不錯,就是有點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