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史的趣味

出版時間:2011-10-1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賴建誠  頁數(shù):326  
Tag標簽:無  

前言

1984年8月臺灣清華大學設立經(jīng)濟系,征求師資,我從歐洲寫信應征經(jīng)濟史教師,竟然收到趙岡教授的回信。我早就拜讀過由臺北聯(lián)經(jīng)公司為他出版的《中國棉業(yè)史》(1977)和《中國土地制度史》(1982),也正好在期刊上讀到《中國土地制度》(1985)英文版的摘要,可以想見收到他的回信時有多么驚奇。他也寫過《紅樓夢研究新編》(1976)、《花香銅臭讀紅樓》(1979),直到《中國傳統(tǒng)農村的地權分配》(2005)才封筆。能和他在同個系上工作,必然相當有意思。趙岡當時約56歲,和我現(xiàn)在的年齡差不多,是身高六尺的博雅紳士;夫人陳鍾毅女士高雅內斂,是他多本中文書的合著者。我對清華的工作機會,完全沒有說“No”的能力。20多年后回想起來,這是我這輩子最重要的選擇,決定了我的長期工作,全家人的生活,甚至連兒子都在清華人文社會學院讀大學部。1985年1月我到清華報到時,是經(jīng)濟系的第二位教師。趙岡告訴我聘用的原因:西洋經(jīng)濟史、西洋經(jīng)濟思想史、中國經(jīng)濟史是規(guī)定必修的科目,不容易找到教這幾門課程的人,只好聘用我。他說得委婉,但我立刻感覺到:這三科是必修課,必然會讓學生反感,會用對待三民主義、“國父”思想的態(tài)度來看待我。我竟然以這幾項科目,作為研究專業(yè)領域,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20世紀90年代初期,必修科目的主導權被撤銷,改由各校系自由決定,我的感覺才轉好。20多年后回想這件事,如果當初若沒有這項規(guī)定,我又怎么有機會找到這么好的工作?那時臺灣還在戒嚴時期,封鎖嚴重,學生則對歐洲充滿了好奇。我在法國和比利時住了5年多,在課堂上就靠著穿插歐洲的生活、風景、思潮、制度來誘引學生注意。那時清華對外打的招牌,是要走數(shù)理計量經(jīng)濟路線。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說,經(jīng)濟史和思想史沒有數(shù)學模型,也不能用嚴謹?shù)姆绞阶C明,根本就是從垃圾中制造垃圾。我完全沒有爭辯的能力,充分體會到雙重歧視(個人與專業(yè))的滋味。在教學上我也碰到許多困難,主要是教材上的供需失調。以西洋經(jīng)濟史為例,當時在臺灣能找到的中文教材,和我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接觸的差不多。周憲文先生在臺灣銀行經(jīng)濟研究室,出版了好幾本西洋經(jīng)濟史文選,都是從日文轉譯過來的。一方面這些題材與內容對我們太生疏,二來筆調沉悶,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如果直接用英文教科書,又有太多的人名與地名學生跟不上。中國經(jīng)濟史也有類似的困難,因為主要的作者是歷史學界出身,他們關注問題的角度和經(jīng)濟學界很不相同,對學生既無挑戰(zhàn)性,又沒學到多少經(jīng)濟學的養(yǎng)分。西洋經(jīng)濟思想史就更嚴重了:都是英文教科書,是寫給歐美學生讀的,作者假設學生在高中時期,已經(jīng)熟知歐洲的社會經(jīng)濟背景,許多基本的事情就不交代了,這些對臺灣的學生來說,根本就是天書。幾個學期下來,同學很快就歸納出實用的判斷:這三門課將來考研究所時用不上,留學時沒有人會關心你這幾科的成績,工作時沒有人會問你是否讀過這幾門課。我是靠這幾門課過活的人,不能沒有對策。我逐漸體會到兩項要點:(1)如果用同一本教科書,從開學講到期末,學生很快就厭倦。(2)要把這幾門課教好,除了教材有趣,更重要的是教師的表演能力。也就是在掌握教材的要旨后,舉較能理解的例子作模擬,或當作切人問題的楔子;更重要的是,要穿插費心找來的故事和笑話。教了七年之后,到1992年我去哈佛進修時,我收到前幾屆畢業(yè)生的教師節(jié)卡和圣誕卡,說他們偶爾會回想到,我在課堂上提過的人物和事情。為什么我能從被輕視的情境,轉變到有些人對這幾門課還有記憶?關鍵是找到引入興趣的教材。那是個還沒有電子郵件也沒有網(wǎng)絡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jīng)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印下來,同時也注意歐美同行的講義內容。以西洋經(jīng)濟史為例,在美國大學教這門課,不需顧慮文字的難度和文化背景,只要挑出好文章讓學生看,每星期讀三篇都沒問題。我們的社會條件不同,必須在好文章內,再挑出文字簡單、表格眾多、圖形豐富的有趣題材,每次上課(90分鐘)不能超過15頁。在這些約制條件下,我逐漸累積出30篇這類型的文章。我的上課方式是:每周3小時分兩次,每次1.5小時,讀1篇15頁的文章,若超過20頁,就分兩次。每學期約有18周,可上35次課,扣掉期中期末考和法定假日,大約可上30次,大約可以讀25~28篇。每年都會有新的好文章出現(xiàn),我就汰舊換新,所以約有一半的文章是近10年發(fā)表的,有些好的老文章,還是每年都發(fā)讀。每次上課前,先找一位同學負責主讀一篇或半篇。上課時這位同學報告15-20分鐘,我講解60分鐘,最后10分鐘討論。有時其他同學會有不同見解,但大部分的情況,是我用這10分鐘解說下篇的方向與論點,以及選定下一位報告的同學。幾年下來,這種做法累積了一些口碑。西洋經(jīng)濟史的35人的小教室,有時還會爆滿;中國經(jīng)濟史50人的大教室,有時還要搶座位。每學期末學生會在網(wǎng)絡上,給各科教師打評鑒分數(shù),也有具體的建議匯整給教師參考。評鑒的滿分是4分,3分以上就不錯了;3.5分以上,教務長會寫一封恭賀函,有一次我甚至還得到3.8分(上網(wǎng)填卷率88%)。2006年5月我代表科技管理學院,到學校競選杰出教學獎,結果得到一張慰勉函,可見清華有不少人教得比我更受學生歡迎。我挑文章的原則是“三項ing”:(1)Interesting(讀起來有趣);(2)Entertaining(有娛樂效果);(3)Provoking(具有爭辯性)。難得有同時符合這三項原則的文章,只要符合其中一項,故事流暢就可以入選了。換句話說,我偏好故事性強、容易轉述、啟發(fā)性高的文章。有些文章技術性較強,故事性較低,不適合在此綜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本書其實是我教西洋經(jīng)濟史的課程講義大綱,或是“讀者文摘”。選進本書的文章,我認為還是有高下之分。我依三項原則來判斷一篇文童的價值:(1)能增加某個議題的新知識,這類型的文章篇數(shù)最多。(2)能提出某項新觀念,來分析舊題材而得出新意義,這種文章就少多了。(3)能改變我們對某個題材的認知與理解,這才是上品。我認為本書中有三篇文章符合第(3)項的高標準,分別是:《鐵路對美國早期的經(jīng)濟發(fā)展幫助不大?》,介紹福格爾如何運用“反事實推論法”(counterfactualanalysis),這是研究方法上的重大啟發(fā)。他提出一項新觀念——“社會節(jié)省”(socialsaving),用來計算美國鐵路的經(jīng)濟效益。結論是:美國鐵路對19世紀的經(jīng)濟發(fā)展幫助不大,改變了我們對這個題材的認知。《為什么(共產黨宣言)對英國的影響不大?》,雖然沒有提出新觀念,我還是很喜歡也很佩服,因為作者用新觀點、新證據(jù)來分析舊題材,改變了我們對勞工階級革命的認知與理解?!恶R鈴薯是吉芬商品嗎?》,介紹JohnDavies對馬鈴薯的研究,他說明為何在愛爾蘭大饑荒時期,馬鈴薯才有可能成為吉芬商品(Giffengoods)。簡略地說,就是當馬鈴薯漲價后,對馬鈴薯的需求反而提升,產生正斜率的需求曲線,而非正常狀況下的負斜率需求曲線。他提出新觀念說:(1)收入必須逼近生存底線時;(2)在沒有其他食物可選擇替代的情況下,才會出現(xiàn)吉芬商品。吉芬商品的觀念早已超過100年,如果馬鈴薯是吉芬商品,為什么你還要去麥當勞排隊買薯條?直到現(xiàn)在,經(jīng)濟學原理所教的吉芬商品,都沒有提到(1)與(2)這兩項必要條件。全世界有多少人讀過、教過吉芬商品的概念,竟然要等這么久,才讓Davies告訴我們正確的答案。整體而言,這是一本推廣型的讀物,每篇文章的解說,都是初階的導引。每篇最后都會列出依據(jù)的論文出處,如果想對經(jīng)濟史進一步學習,請看緒論《為什么要讀經(jīng)濟史?》的附錄“延伸閱讀”。我心目中的讀者,是大三、大四經(jīng)濟系和歷史系的同學,以及對人文社會問題有興趣的一般讀者。如果高三同學想讀,我也不反對。我希望中壯年讀者,可以轉述有趣的故事給家人和子女。這本書有個大缺點:我把每項主題限制在(打字稿)五頁內,以簡潔為主要訴求,以題材的廣泛性來彌補深度的不足,把硬澀的專業(yè)論文,改寫成能吸引閱讀的摘述。我認為比較理想的寫法,是要:(1)先綜述整個議題的來龍去脈;(2)把焦點聚在爭論點上;(3)說明新證據(jù)為何能改變我們的認知。要做好這三點,等于是要寫一篇小的survey文章,篇幅必然要加三倍。我退而求其次,只要做到書名所說的“趣味”就滿意了。這些文章大都是生活類的題材。大部分的經(jīng)濟史學者,都在研究更嚴肅的重要議題,例如經(jīng)濟增長、生產力變動、技術進步、金融制度、農業(yè)和工業(yè)的競爭力、國際貿易,這些沉重的問題在本書都不會出現(xiàn),就讓更高明的專家去解說吧!我在各篇內所提供的,也不是每個主題的最前沿知識,我主要目的是引發(fā)興趣,鼓勵讀者從“延伸閱讀”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庫、網(wǎng)站、專業(yè)期刊,去追尋自己的答案。本書所挑選的文章,大都輕松有趣,這是從每年成百上千篇論文中挑出來的。我從全世界成千上萬位經(jīng)濟史學者努力的成果中,找出少數(shù)適合大眾閱讀的幾篇。歐美的經(jīng)濟史研究,是一項重要產業(yè),從業(yè)人口眾多,鼓勵發(fā)展新穎手法,故事較有趣味。臺灣的經(jīng)濟史研究人員太少。歷史學界方面,主要分布在“中研院”史語所和近史所,也有些在大學擔任經(jīng)濟史的教研工作。經(jīng)濟學界方面,臺灣大學經(jīng)濟系有好幾位鉆研臺灣經(jīng)濟史的教授,臺灣清華也有幾個人,其余分散在各大學。1992~1993年間,我常參加哈佛經(jīng)濟系的經(jīng)濟史研討會,幾乎每周都有外賓報告論文,當時哈佛經(jīng)濟系鉆研和兼研經(jīng)濟史的教授,我算了一下共有六位。哈佛商學院的商業(yè)史研究群,隔周有一場研討會;鄰近的MIT經(jīng)濟系,有兩位著名的經(jīng)濟史教授,也常舉辦論文發(fā)表會。那一年我常參加這三處的研討會,見到不少這個領域的高手。1993年10月,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頒給芝加哥大學的羅伯特·福格爾(RobertFogel)教授,以及在密蘇里州圣路易市華盛頓大學的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sNorth)教授,表彰他們在經(jīng)濟史研究的重要貢獻。1994年47卷1期的EconomicHistoryReview,(英國經(jīng)濟史學會的官方刊物),在卷首“編輯的話”內有一段賀詞:“經(jīng)濟史學會的會員和本刊的讀者,很高興知道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已經(jīng)頒給羅伯特·福格爾和道格拉斯·諾斯。我們在此恭賀這兩位得獎者,同時也很高興,經(jīng)濟史這個學科能以這種方式被承認了?!睆?993年10月起,在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的光環(huán)加持下,經(jīng)濟史就不再是從垃圾中制造垃圾的學科了。本書的上篇《西洋經(jīng)濟史的趣味》,2008年4月由臺北允晨文化出版時,原本只有25篇故事。這個版本的銷售狀況尚佳,我在2009年暑假期間增寫15則故事。暑假期間我也寫了一小本《中國經(jīng)濟史的趣味》,但篇幅不足以出版單行本。所以就把這兩本稿子合并成上下篇,把書名簡化為《經(jīng)濟史的趣味》。《西洋經(jīng)濟史的趣味》介紹40篇他人的研究成果?!吨袊?jīng)濟史的趣味》,第1~4篇與3項附錄是我自己的作品,第5~8篇是我和別人的合作研究,其余是介紹同業(yè)的研究成果。依照這個學科的增長速度,這本書每5年就要增訂,每10年就要新寫一冊,希望得到讀者的指正與建議。撰寫期間得到許多修正意見,在此向諸親友致謝。我從1985年1月到臺灣清華任教,至今已滿25年。我從精力旺盛的青年,變成禿頂駝背的中年人,從孤家寡人變成兒子就讀清華的家長。我非常感謝清華大學提供這么好的研究環(huán)境,讓我全心全力投入喜愛的工作,也讓我全家人依靠在這個大家庭上?!耙娐勣D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六祖壇經(jīng)·機緣品第七》)在這本書里我做的是小乘,希望讀者追索相關文獻做中乘,進一步做出讓學界受益的大乘。2009年10月中旬完稿

內容概要

讀經(jīng)濟史有幫助嗎?Donaid
McCloskey從哈佛取得博士學位后,到芝加哥大學任經(jīng)濟史教授,做過經(jīng)濟史學會的會長。在他那篇1976年的名作:《歷史對經(jīng)濟學有用嗎?》中,他認為歷史對經(jīng)濟學可以提供五項功能:更多的經(jīng)濟事實,更好的經(jīng)濟事實,較好的經(jīng)濟理論,較好的經(jīng)濟政策,較好的經(jīng)濟學家。
要辯護經(jīng)濟史是否有用,基本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如果有效的經(jīng)濟學理,是根據(jù)事實來提煉出有用的概念,那么現(xiàn)代的經(jīng)濟學理視野,必然會受到觀察樣本的限制。歷史的重要功能,就是開闊認知的可能性。賴建誠所著的《經(jīng)濟史的趣味》中的歷史能提供許多過去的精彩現(xiàn)象,是眼前所不易觀察到或想像到的。
《經(jīng)濟史的趣味》告訴你:其實歷史知識對科學發(fā)展的重要性,在歐洲一直沒有人懷疑過。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學已經(jīng)過度數(shù)學化和邏輯化,用計算機模型建構出來的理論,未必有實際的解釋意義。倒不如在人類的共同遺產里,找尋廉價實惠的史實作為分析對象,這對經(jīng)濟理論的推展,反而是最可靠的投入要素。

作者簡介

賴建誠(lai@mx.nthu.edu.tw,www.econ.nthu.edu.tw),1952年生,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博士(1982),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1992—1993)。臺灣清華大學經(jīng)濟系教授,專攻經(jīng)濟史、經(jīng)濟思想史。
學術著作:《近代中國的合作經(jīng)濟運動:1912—1949》(1990)、Adam Smith across
Nations:Transla tions and Receptions 0f The Wealth
ofNations(2000,Oxford
Up,主編)、《亞當·斯密與嚴復:<國富論>與中國》(2002,2009)、Braudel‘SHistoriography
Reconsidered(2004)、《梁啟超的經(jīng)濟面向》(2006,2010)、《邊鎮(zhèn)糧餉:明代中后期的邊防經(jīng)費與國家財政危機,1531—1602》(2008,2010)。半學術性的文集:《重商主義的窘境》(1992)、《綠野仙蹤與中國》(1998)、《經(jīng)濟史的趣味》(2011)、《經(jīng)濟思想史的趣味》(2011)。并譯有《年鑒學派管窺》(1996,2003),以及雷蒙·阿隆《入戲的觀眾》(1987,1992,2000,2006)和西蒙·波伏娃《波伏娃的告別:與沙特的對話》(2002,2006)、《波伏娃的告別:再見,沙特!》(2002,2006)。

書籍目錄

緒論  為什么要讀經(jīng)濟史?
上篇 西洋經(jīng)濟史的趣味
1 為什么計算機鍵盤不依ABCD排列?
2 為什么國際標準軌寬是143.5厘米?
3 環(huán)境與身高
4 天氣晴雨和股市紅綠
5 法老王的怪夢解析
6 為什么1866—1868年芬蘭饑荒會餓死10萬人?
7 鐵路對美國早期的經(jīng)濟發(fā)展幫助不大?
8 蒸汽機對英國的產業(yè)革命幫助不大?
9 英國是產業(yè)革命的龍頭?
10 為什么《共產黨宣言》對英國的影響不大?
11 為什么歐洲要殺害巫者?
12 為什么歐洲的教堂要蓋這么大這么久?
13 罪與贖:天主教煉獄說的經(jīng)濟詮釋
14 經(jīng)濟閉關自守能撐多久?
15 1918年流行感冒的深遠影響
16 戰(zhàn)爭與國家的形成
17 有用的戰(zhàn)爭
18 擴大內需是日本經(jīng)濟增長的關鍵?
19 為什么猶太人會被抄家?
20 為什么阿米什人的經(jīng)濟表現(xiàn)較差?
21 金本位是傳遞大恐慌的元兇?
22 煙賭娼應該公營嗎?
23 謠言·盲從·擠兌
24 馬鈴薯是吉芬商品嗎?
25 經(jīng)濟增長對英文的影響
26 劣幣驅逐良幣:格雷欣法則的原理與史例
27 篤姬經(jīng)濟學: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開國后的貿易利得
28 大英帝國的經(jīng)營長期而言合算嗎?
29 帝國樁腳的為難與苦惱
30 紐約股市1929年大崩盤:股價泡沫說
31 紐約股市1929年大崩盤:股價偏低說
32 戰(zhàn)爭時期經(jīng)濟學家有用嗎?
33 希特勒為什么會興起?拼經(jīng)濟才是硬道理
34 《綠野仙蹤》不是童話故事
35 顯微鏡與望遠鏡:英國的長期經(jīng)濟統(tǒng)計告訴我們哪些新見解?
36 馬爾薩斯陷阱的概念與證據(jù)
37 為什么英國會衰落美國會興起?
38 為什么普魯士會興起?以稅收制度的效率化為例
39 長子繼承制阻礙日本戰(zhàn)前經(jīng)濟的增長?
40 籌設亞元區(qū)要注意的幾件事
下篇 中國經(jīng)濟史的趣味
1 漢人與牛肉
2 《綠野仙蹤》與中國
3 梁啟超論美國的托拉斯
4 兩次失敗的井田制實驗
5 井地說與井田說
6 《鹽鐵論》的臆造問題
7 良幣驅逐劣幣:漢文帝的放鑄政策
8 中國的銀本位與1929年世界經(jīng)濟大恐謊
9 美國購銀法案(1934)對中國經(jīng)濟的沖擊
10 明清的稅制與貪污行為
11 明清時期的貪污規(guī)模推估
12 美洲白銀對明清經(jīng)濟的影響
13 為什么鄭成功能趕走荷蘭人?
14 為什么江南的佃農特別多?
15 殺女嬰
16 守寡有理
17 為什么日本的蠶絲業(yè)能迅速超越中國?
18 晚清鴉片問題的另一種見解
附錄
1 《外資與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讀介
2 李明珠論華北饑荒
3 中國經(jīng)濟史英文論文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為什么計算機鍵盤不依ABCD排列?1970年我讀大一時,商學院的學生都要學算盤、英文打字、操作機械式計算器。我早就學過算盤,但總覺得無緣;學習操作機械式計算器時,倒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洋玩意。計算時要先按下被乘數(shù)的數(shù)值,然后按乘數(shù)值,我依稀記得,這會讓有些桿子上下移動,然后搖轉右側的把手,就得出乘積來。做多位數(shù)字相乘或相除時,速度甚至比算盤快,但我對這玩意還是沒興趣。我第一次看到掌上型電子計算器,是1974年大學畢業(yè)時,只能顯示8個數(shù)字,要插電才能用,售價3000臺幣,是大學畢業(yè)生的起薪。印象較深的是打字機,我對這東西較有興趣,總覺得好像可以通過它,打出有意義的東西。那是一些老舊到難以形容的美制敲擊式打字機,我不記得牌子是Underwood或是Remington。打字的原理大略如下:如果你按下A鍵,就會有一根細扁的鐵桿,擊向一個圓形滾筒,滾筒上面是一張白紙,白紙的前方是黑色墨水帶。按下A鍵時,鐵桿就打向整個鍵盤的正中間缺口,通過色帶把a字打在紙上。如果要顯示出A字,就要按shift鍵,打出大寫字母,和現(xiàn)在計算機鍵盤一樣。正確地說:現(xiàn)在的計算機鍵盤排列方式,是承繼自彈簧式打字機。這些打字機不知已被多少學長糟蹋過,每個字桿的彈簧,隨著英文字出現(xiàn)的頻率不同(在鍵盤中間位置的TYU最常打到QZX這些鍵較少打到),彈簧的松緊度各異,所需的打擊力道與彈回的時間也不同。如果打太快,有些字桿還未彈回,就敲打其他字鍵,這些鐵桿就會糾纏成一堆,要用手逐一分開撥回,才能打下個字母。這是機械老舊后不可避免的結果,練習時有三分之一時間,用在拆解糾結的打擊桿。應對之道,就是不要照練習本上所教的,十個手指全放在鍵盤上同時打字。如果只用左右手的各三個手指(也就是說,只剩下六個指頭有功能),就可減少許多麻煩。我不是手腳靈巧型的人,練習久了之后,覺得用四指神功打得最快。1979年我去巴黎讀書時,買了一個日制Brother牌打字機,鍵盤的排列方式和英文很不相同:法文字母多了e,e,a,e,i,i,u,c,ae,此外,ABCD的位置也不完全和英文鍵盤相同。我用了五年多的法文鍵盤,幾乎忘了英文鍵盤的相對位置。1995年夏,我在慕尼黑大學三個月,德文的鍵盤排列又不同了:有獨特的β,和上面有兩個小點的字母(例如u,o),而且英文字母的c很多在德文都改為k(例如capital=kapital),ABCD的排列方式,也和英文鍵盤不完全相同。我適應過英法德三種鍵盤,在很熟練時,三種鍵盤的速度幾乎沒差別。但在這個過程中,也養(yǎng)成了壞習慣:我無法同時記住三種鍵盤的正確位置,打字時必須稍微瞄一下鍵盤,和打字練習教本上的指法完全不同,只能自嘲為“偷瞄式指法”。經(jīng)過三種鍵盤的折磨,我已無法學會打字時需要同時拆解字形的倉頡輸入法,我只會看著鍵盤,以每分鐘十個字以內的速度,使用最不需學習的注音輸入法。結果呢?這二十多年來,我還是要先用有格稿紙寫字,然后使用天下最昂貴的“太座輸入法”打出文章。說到鍵盤的復雜度,我看過埃及機場查護照的阿拉伯文鍵盤。我當然看不懂,但是明確知道,阿拉伯文的數(shù)字鍵(在鍵盤最右邊的方塊區(qū)),和我們所熟知的1234寫法很不一樣;也就是說,我們所熟知的阿拉伯數(shù)字,在阿拉伯文里的寫法很不相同。我試過在微軟的Word里,查各國文字的鍵盤排列方式,還真是復雜到超出想象。如果計算機(或打字機)是中國人發(fā)明的話,你覺得鍵盤會是什么樣子?依部首排列最符合共同的認知。我算過,從1畫到17畫共有232個部首;若鍵盤每行排20個字,要12行才能排完。再加上標點符號和輔助性符號(加減乘除),我算了一下,依部首排列的鍵盤,約是英文鍵盤行數(shù)的4倍?,F(xiàn)在的中文輸入法,都是遷就英文鍵盤,所以才會弄出我無法以合理邏輯去拆解的倉頡法。人類有高度的適應力,有許多人可用倉頡法,每分鐘打出125個字以上,所以只能怪自己魯鈍了。在計算機普及之前,中文是可以打字的。打字員桌上有兩個大型字盤架,依部首分格,里面是一個個的鉛字。一眼望去,一個字也認不得,因為都是反向排列。打字員找到她要的字,把“抓字機”朝那個字按下去,機器就夾住這個反體字,用彈簧的力量夾打在色帶上,滾筒上的白紙就出現(xiàn)一個正面字。熟練者的速度,甚至比手寫快。常用字放在第一層的字盤里,罕用字放在第二層。若有怪字,那就要另外鉛鑄,每個新字大約三元。扯了半天閑話,現(xiàn)在回來談正題:請看一下你的鍵盤,為什么第一排左上方的順序,是QWERTY而不是ABCDEF?道理很簡單:如果依ABCD排列,打字速度就會變慢;因為在英文詞匯里,最常出現(xiàn)的字母并不是依ABCD排列。也就是說,若要追求打字速度極大化,就要把最常出現(xiàn)的字母,放在最靈巧的手指位置上,也就是在食指和中指最容易按鍵的地方。根據(jù)語言專家統(tǒng)計,英文詞匯里有70%是由DHIATENSOR這10個字母組成,應該放在手指最靈巧的位置上。但這卻不可行,因為把最常出現(xiàn)的字母集在一起,會產生另一項無法解決的困擾:在打字機的時代,這10個字母的打擊桿如果位置太集中,你快速連打。DHIAT這5個字母,字桿的彈簧還沒來得及彈回,你又快速打ENSOR這5個字母,這10個字桿很容易糾結在一起,打字速度反而變慢了。那怎么辦?打字機制造商各自研擬不同的字母排列方式。經(jīng)過市場的競爭、選擇、淘汰,最大多數(shù)人采用的,是Remington公司1873年推出的4行鍵盤,最上行是以QWERTY順序排列。如果你注意看這一行字鍵,可以看出這行內隱藏著幾個字母:TYPE wRITER(打字機)。QWERTY鍵盤一旦在市場成為主流,就會出版許多練習這種規(guī)格的教材,用來訓練新進打字員。幾年內,通過滾雪球效應,原本不采用QWERTY鍵盤的生產商,在“西瓜偎大邊”的原理下,都改用QWERTY系統(tǒng)。即使有人提出能增強打字速度的鍵盤排列方式(有些宣稱可增快20%~40%),也沒人敢用了,QWERTY系統(tǒng)因而獨霸天下。

編輯推薦

《經(jīng)濟史的趣味》是一本經(jīng)濟史的推廣型讀物,每篇文章的解說,都是初階的導引。所挑選的文章,大都輕松有趣,從每年成百上千篇論文中挑出來的少數(shù)適合大眾閱讀的幾篇?!督?jīng)濟史的趣味》可供大三、大四經(jīng)濟系和歷史系的同學閱讀,也可供對人文社會問題有興趣的一般讀者閱讀。蒸汽機對英國的產業(yè)革命幫助不大?篤姬經(jīng)濟學: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開國后的貿易利得,戰(zhàn)爭時期經(jīng)濟學家有用嗎?紐約股市1929年大朋盤:股價泡沫說,紐約股市1929年大崩盤:股價偏低說,馬爾薩斯陷阱的概念與證據(jù),井地說與井田說,《鹽鐵論》的臆造問題,良幣驅逐劣幣:漢文帝的放鑄政策,明清的稅制與貪污行為,為什么鄭成功能趕走荷蘭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經(jīng)濟史的趣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4條)

 
 

  •   初次看到此書,是本書的前半部分,沒有涉及到中國的經(jīng)濟史。這本書從內容上包羅萬象,語言風趣但嚴謹。每篇文章后都附有原文索引。從中你會發(fā)現(xiàn)經(jīng)濟學史的研究方法與當前經(jīng)濟學動輒羅列嚇人的公式的方法不同。作者的分析,精煉且深刻。不由得佩服,臺灣學者的功力,同時又讓人思考,大陸為什么沒有這樣的好書呢?
  •   先買了《西洋經(jīng)濟史的趣味》,又出了《經(jīng)濟史的趣味》,糾結半天,還是買了!
  •   本書可以說是第一本將經(jīng)濟史通俗化的書。難得的是,本書將所有故事所基于的參考文獻都列出來。這樣,嚴謹?shù)慕?jīng)濟史研究就化為一個個小故事,例如蒸汽機對英國產業(yè)革命的貢獻究竟大不大?
  •   大陸還沒有這樣有趣味的經(jīng)濟歷史讀物,我推薦給學生們閱讀。
  •   本書以經(jīng)濟學原理解析歷史細節(jié),非常有趣味,里面很多考證和解析看似很細小,但卻很見功底,而且提供了另外的視角。
  •   有些文章涉及的內容是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讓人耳目一新,對于理解當下的一些經(jīng)濟事件也是一種有益的參考。最重要的是一些常識性的知識,更正了自己長久的一些錯誤理解??傊?,看看還是蠻有收獲的。
  •   讓人對乏味的經(jīng)濟學變得有興趣
  •   中學的教學讓我們總是片面的去理解一些歷史,比如說蒸汽機改良是英國工業(yè)革命的根本動力,但是了。。。
    一本好書,值得細讀。
  •   作者的筆調很輕松有趣
  •   趣味性很強,引入入勝。
  •   書不錯,看讀者原創(chuàng)推薦買的
  •   很喜歡的一本書,不知不覺學到了知識。
  •   先隨便翻翻,還不錯,值得細看
  •   書應該很不錯的。。。
  •   真心有意思
  •   質量是不錯,速度也很快,正拿在手上,還沒有看
  •   作者列舉了很多有趣的經(jīng)濟學問題,其實嚴格來說,這些問題應該算是社會學問題,因為有些問題根本無法簡單的用經(jīng)濟學理論去解釋和論述,有的甚至都超出了經(jīng)濟學的范疇。比較不好的是,書名稱作《經(jīng)濟史的趣味》,那你應該在每一個案例后邊,點評或者論述一下,這個案例反應了經(jīng)濟學的那哪個理論,或者如何用經(jīng)濟學的哪個理論來解釋這種社會現(xiàn)象,可惜的是,我沒有看到這種綜合性的論述。
  •   作者從經(jīng)濟學角度分析歷史問題,羅列很多有意思的歷史素材,分析角度另辟蹊徑,分析方法簡單實用,顛覆了我們一些歷史觀念,也給我們一些分析問題方法和邏輯提供指引。
  •   書中有幾篇文章是從身邊的小事來看經(jīng)濟的,很多角度是自己以前從沒想過的,感覺開竅了一樣,不錯的書,還是可以看看的
  •   很不錯的書,把歷史上的一些事情分析的很有特色也很透徹,易讀,推薦一下
  •   作者的筆調很輕松有趣,不知不覺學到了知識。
  •   給普通讀者適合呢~
  •   實用、有趣,高中課程的好幫手
  •   給老公買的, 還不錯的一本書
  •   暫時未讀完,感覺還好
  •   感覺內容上像拼湊的,既沒有發(fā)現(xiàn)它的趣味,也沒有發(fā)現(xiàn)它的價值,建議不買
  •   臺灣清華經(jīng)濟史教授一生教學的資源積累,任何社會科學領域的人都會從書中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東西的。本人是法律專業(yè)學者。
  •   給人很多啟發(fā),好書,值得深度領會。
  •   首先對于我,一個高中生來說,這本書提供了很多例子和全新的觀點及見解。至少我讀過之后對經(jīng)濟和歷史的興趣更濃了。當然,書的質量同樣無可挑剔。
  •   很喜歡這種類型的書 適合像我這樣非經(jīng)濟學專業(yè)的學生看 贊一個
  •   增長見識,增加談資,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方式。
  •   內容的確比較有趣,適合初入經(jīng)濟史大門的讀者。
  •   有趣味。作者很淵博。
  •   賴建誠特有的風格 值得一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