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楊紅麗,朱四喜 主編 頁數(shù):100
內(nèi)容概要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紅外吸收光譜分析法、分子熒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和原子熒光光譜法、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電位分析法和間隔流動水質(zhì)分析儀。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 1.1 基本原理 1.2 儀器操作簡介 實驗1 高錳酸鉀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定性掃描及數(shù)據(jù)處理 實驗2 苯酚紫外吸收光譜的繪制及定量測定第二章 紅外吸收光譜分析法 2.1 基本原理 2.2 儀器操作簡介 實驗3 紅外吸收光譜法定性測定苯甲酸 實驗4 紅外吸收光譜法測定液體有機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第三章 分子熒光分析法 3.1 基本原理 3.2 儀器操作簡介 實驗5 熒光分析法定性測定維生素E 實驗6 熒光分析法測定維生素Bz第四章 原子吸收和原子熒光光譜法 4.1 基本原理 4.2 儀器操作簡介 實驗7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礦泉水中的鎂 實驗8 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人發(fā)中的鋅 實驗9 氫化物發(fā)生一原子熒光法測定海水中的砷第五章 氣相色譜法 5.1 基本原理 5.2 儀器操作簡介 實驗10 載氣流速及柱溫變化對分離度的影響 實驗11 氣相色譜歸一化法測定混合芳烴中各組分的百分含量第六章 高效液相色譜法 6.1 基本原理 6.2 儀器操作簡介 實驗12 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茶葉中咖啡因的含量 實驗13 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分離測定汽水中的苯甲酸 實驗14 內(nèi)標法測定艾司唑侖的含量第七章 電位分析法 7.1 基本原理 7.2 儀器操作簡介 實驗15 離子選擇電極法測定自來水中氟的含量第八章 間隔流動水質(zhì)分析儀 8.1 儀器簡介 8.2 試劑配制 8.3 儀器操作附錄:實驗室規(guī)章制度 1 實驗室工作條例 2 學生實驗須知 3 實驗室安全制度 4 實驗室財產(chǎn)管理規(guī)定 5 實驗室危險品管理制度 6 實驗室危險品發(fā)放制度 7 實驗室儀器設(shè)備損壞、丟失的賠償規(guī)定 8 實驗室技術(shù)人員崗位職責 9 實驗室管理員崗位職責 10 實驗室實驗課教師職責 11 實驗室衛(wèi)生制度 12 實驗室三廢處理暫行規(guī)定部分儀器實物照片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二章 紅外吸收光譜分析法2.1 基本原理紅外吸收光譜(infrared and absorption spectrometry,IR)是由分子中基團的轉(zhuǎn)動能級和振動能級引起的吸收光譜,因此紅外吸收光譜分析又稱分子振動轉(zhuǎn)動光譜。一、產(chǎn)生條件以一定波長的紅外光(波長范圍介于0.75~1000μm)照射物質(zhì)時,若紅外光的頻率能滿足物質(zhì)分子中某些基團振動能級的躍遷頻率條件,則該分子就吸收這一波長紅外光的輻射能量,引起偶極距變化,由基態(tài)振動能級躍遷到較高能量的激發(fā)態(tài)振動能級。紅外吸收峰的強度與分子振動時偶極距變化的平方成正比例,若偶極距改變?yōu)榱悖瑒t無紅外活性,即無紅外吸收。紅外吸收光譜圖縱坐標為吸收強度,用透光率T%表示;橫坐標以波長λ/μm或波數(shù)v/cm-1表示(波數(shù)與波長互為倒數(shù),v=104/λ)。紅外光譜通常分為近紅外區(qū)(12820~4000cm-1)、中紅外區(qū)(4000~400cm-1)和遠紅外區(qū)(400~33cm-1),其中應(yīng)用、研究最廣泛的是中紅外區(qū)。
編輯推薦
《大學化學實驗指導》為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