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論美學

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李詠吟  頁數(shù):475  字數(shù):42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一首詩,一幅畫,一場音樂會,若藝道精妙,就會讓人體會到無限歡樂。人們驚嘆于藝術之妙,所以,總要追問:何為藝術?藝術何為?藝術構造了民族文明的精神個性,藝術傳承了民族生活的獨特精神記憶。作為文明的獨特精神形象,藝術作用于民族心靈,構成了民族文化生活的獨特精神稟賦。在文明的詩思傳統(tǒng)中,人們極其重視藝術的價值??墒?,有個問題一直被隱匿:那就是,藝術如何構成了文明?藝術能構成怎樣的文明?在此,我們著重想說明:藝術是文明的產(chǎn)物,尤其是政治宗教文明的產(chǎn)物;有怎樣的政治宗教文明,就會有怎樣的藝術生活。在文明生活中,藝術發(fā)揮著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它或者順應政治宗教的要求,或者反抗政治宗教的要求,馳騁生命的想象與情感,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在不同的政治宗教精神作用下,經(jīng)濟基礎決定著藝術的成敗得失,因為經(jīng)濟生活與政治宗教生活,最能激活藝術。由于專業(yè)的限制,這里,我們只能討論“小藝術”,即討論詩歌、小說、戲劇、繪畫、音樂,等等,其實,“大藝術”的價值,即風景、建筑、園林和城市,更值得重視。沒有“小藝術”的眼光和“小藝術”的自由探索,“大藝術”的發(fā)展可能會受到阻礙,“大藝術”的價值就會被低估。從文明意義上來說,只有處處洋溢著美的民族國家,才是偉大的文明國家;反過來,偉大的民族國家,總會時時重視美并保護美。傳統(tǒng)藝術理論的局限,就在于:輕視生活世界的大藝術,醉心于個人世界的小藝術。實際上,沒有優(yōu)美的大藝術,即使存有許多優(yōu)美的小藝術,文明本身肯定存在著巨大的缺陷。我們崇尚優(yōu)美而自由的文明,崇尚深邃而優(yōu)雅的文明。

內(nèi)容概要

美學不僅是知識學,而且是價值學的建構。基于此,從比較美學方法出發(fā),《價值論美學》先行論證了價值論美學的基本結構。然后,著力探討了審美價值形態(tài)與審美價值體驗的內(nèi)在機制。在確立了價值論美學的基本問題之后,作者從價值論美學的思想淵源與價值論美學的藝術實踐兩方面,系統(tǒng)地分析價值論美學的文明根性。作者認為:康德與馬克思的價值論美學,展示了現(xiàn)代西方文明的價值追求;道家和新儒家的價值論美學,則展示了中國文明生活的詩性價值追求。不過。也應看到,鄉(xiāng)土中國生活的悲歌,則突顯了現(xiàn)代價值論美學重建的必要性與緊迫性。全書語言優(yōu)美生動,富有激情和理性,顯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詩性生活價值的創(chuàng)造意愿。

作者簡介

李詠吟,1963年生,湖北黃岡浠水縣人,哲學博士,現(xiàn)為浙江大學基督教與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著有“美學五書”,即《文藝美學》、《美學解釋學》、《價值論美學》、《審美與道德的本源》和《審美目的論與政治正義論》。其美學研究,注重美學基本問題的思考,力圖尋求中外思想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價值論美學的比較意識與心性原則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文明觀念與價值論美學的開放性結構 第二節(jié) 比較美學原則與價值論美學的思想綜合 第三節(jié) 生命與文明價值信念及審美理想的民族性第二章 審美價值體驗與生命和藝術的聯(lián)系 第一節(jié) 美感體驗與快感體驗的文化心理機制 第二節(jié) 審美體驗類型與生存價值的自由確證 第三節(jié) 重建審美體驗與價值體驗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第四節(jié) 自然美與藝術美的區(qū)分及其價值反思第三章 康德美學與馬克思美學的價值指向 第一節(jié) 康德與馬克思價值論美學的內(nèi)在差異 第二節(jié) 康德的主體論與價值論美學的思想奠基 第三節(jié) 馬克思的價值論與實踐論美學的創(chuàng)立第四章 從道家思想范式看古典價值論美學 第一節(jié) 原始道家道德論與審美文化價值再批判 第二節(jié) 老子的圣人觀念與道家的審美價值理想 第三節(jié) 谷神崇拜與母性中心主義的價值立場 第四節(jié) 道家價值觀與莊周學派的生命價值闡釋第五章 現(xiàn)代價值論美學及其傳統(tǒng)文化信念 第一節(jié) 重繪中國文化的美麗:陳錢詩學意向探源 第二節(jié) 語言中心論與錢鐘書詩學的審美價值觀 第三節(jié) 楊絳與宗璞詩思的現(xiàn)實體驗與內(nèi)在價值導向 第四節(jié) 顧城的現(xiàn)實生命體驗與詩性價值理想追尋第六章 價值論美學與鄉(xiāng)土生活價值的重估 第一節(jié) 鄉(xiāng)土生活想象與鄉(xiāng)土中國社會的價值信念 第二節(jié) 生命的野性:風俗體驗與審美價值判斷 第三節(jié) 向善而在:張煒鄉(xiāng)土敘事的生命價值形像 第四節(jié) 愛欲與生命:張煒與賈平凹敘事的價值確證 第五節(jié) 野地狂歡:賈平凹與莫言敘事的價值原則結語 游移于中外價值論美學的自由詩思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如何超越美學的困境?在我看來,就是要引入價值論與目的論的思考,或者說,通過價值論與目的論的沉思重建美學,形成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具有綜合性思想傾向的現(xiàn)代價值論美學。1.1.2 美學作為價值論的表達及回歸生活實踐的必要性美學作為價值論的表達,就是要建立自身的生命觀和存在觀,就是要建立對藝術與信仰的思想,因此,美學對生命與道德的理解和想象,構成了價值論美學最核心的內(nèi)容。事實上,“生命”,就是我們時時刻刻能夠體認到的存在,對于美學工作者來說,就是要從審美的維度理解“生生之德”,從美的維度確證生命的自由。這種美學的探索本身,正是生命自由的象征,所以,就生命的自由探索和解釋而言,我們不僅需要生物學、醫(yī)學、物理學的立場,更需要從哲學、宗教、藝術、文化的立場去求索生命的真諦,這是價值論美學的正確探索方向。無論是認同美學的知識體系,還是認同美學的生命價值體系,我們都無法回避生命的體驗和生命的探索。從這個意義上說,時代的美學,正處于古今中外多維思想的自由交流之中,一方面,美學研究者十分注重對東方古典美學精神的再闡釋;另一方面,又很注重傳播西方美學新觀念和解釋西方古典美學傳統(tǒng)。在這種歷史與現(xiàn)實的選擇中,有兩種對立的美學傾向十分引人注目。這兩種傾向是:形式論美學的探索和價值論美學的探索。形式論美學,偏重于對藝術形式的美學特性的分析,側重于美學的體系、結構、歷史、范疇、命題、邏輯的研究。這種美學,傾向于系統(tǒng)的美學歷史知識的闡釋,但是,由于側重美學觀念的研究,忽略對美學內(nèi)在精神的判斷,它屬于學院文化的知識體系,較少思想的獨創(chuàng)。價值論美學,則更多地從美學的內(nèi)在本性出發(fā),注重弘揚美學的生命精神,重視人的價值,它把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創(chuàng)造作為美學的內(nèi)在精神追求。

后記

這本書,是我在舊作《走向比較美學》的基礎上修改擴充完成的。正是在修改的過程中,完成了我的價值論美學的基本構想。什么是價值論美學?按理說,應該進行一般意義上的理論建構和邏輯推演,事實上,我也做了一些簡單的工作。但是,本書最初的構想,決定我只能把價值論美學的理論思考與實踐判斷結合在一起,這樣,作為純粹價值論美學的理論證明,就顯得不夠充分。純粹價值論美學,應該討論下列問題,即:價值學說與價值認知,價值反思與價值重建,生命體驗與價值創(chuàng)造,審美創(chuàng)造與生活價值,價值創(chuàng)造與藝術價值,世俗價值與文明價值,等等。從理論上說,就這些問題討論,顯然,更具思想的意味。由于我想從形象出發(fā)或從詩學出發(fā)或從審美價值學說的體驗出發(fā),系統(tǒng)的理論論證就變成了零碎的思想感發(fā),并進而融入具體的美學討論和證明之中,這樣,理論性不足,但感性體驗與形象分析卻很充分。實際上,經(jīng)典作家與經(jīng)典藝術作品,更需要深入的價值論體驗與證明。這就是事物的兩難,應該說,從理論上,構建價值論美學更有必要,因為從事這一工作的學者太少了。但是,我只能退而求其次,把理論本身與具體藝術的反思調(diào)和在一起。如果這本書能夠真正促進價值論美學的理論建構,那就太讓人滿足了!

編輯推薦

《價值論美學》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價值論美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不錯,價值論美學,作者功底深厚,是本好的學習參考書。
  •   幫朋友買的,她說書非常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