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要點解釋及輔導訓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理論研究叢書

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呂有志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8-10出版)  作者:呂有志 編  頁數(shù):256  

內容概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面臨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和新的要求: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科技革命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yè)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當今世界錯綜復雜的形勢,把握國際局勢的發(fā)展變化和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國情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guī)律,增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肩負的歷史使命,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必須認真研究解決的重大而緊迫的課題。  面對新的變化和新的情況,為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2005年,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E200535號),推出了新的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共四門必修課。這是自1998年思想政治理論課“98方案”實施以來的又一次重要改革,簡稱“05方案”,該方案從2006年秋季開始在全國高校全面推行。“05方案”的實施,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并力爭在幾年內,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狀況有明顯改善。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與理論成果內容提要第一節(ji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及其歷史進程第二節(jié) 毛澤東思想第三節(jié) 鄧小平理論第四節(ji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第五節(jié) 科學發(fā)展觀教師指點一、如何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 二、如何正確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 三、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四、如何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三大理論成果之間的關系? 名詞解釋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二、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三、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四、鄧小平理論五、“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六、科學發(fā)展觀學后測試一、單項選擇題二、多項選擇題三、簡答題四、辨析題五、材料分析題 參考答案 第二章 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內容提要 第一節(jié)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fā)展第二節(jié)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內容和意義第三節(jié)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教師指點一、黨的思想路線是什么?如何理解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和實質? 二、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十六大以來黨對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fā)展有哪些貢獻?三、為什么說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個理論成果的精髓?四、如何科學理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之間的關系? 五、為什么要不斷地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怎樣科學地理解理論創(chuàng)新? 名詞解釋 一、思想路線二、實事求是三、解放思想四、與時俱進五、精髓學后測試 一、單項選擇題二、多項選擇題三、簡答題四、辨析題五、材料分析題參騫警案 第三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內容提要第一節(jié)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第四章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第五章 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第六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第七章 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第八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第九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第十章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第十一章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第十二章 祖國完全統(tǒng)一的構想第十三章 國際戰(zhàn)略和外交政策第十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依靠力量第十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與理論成果第一節(ji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及其歷史進程(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是無產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銳利思想武器。因此,馬克思主義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無產階級的實踐具有根本指導意義。但馬克思主義要在中國真正發(fā)揮指導作用,還必須將其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這是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需要,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質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由淺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一個由少數(shù)人認識到進而形成全黨共識的發(fā)展過程。l938年,毛澤東最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此后經過延安整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成為全黨的共識。(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質,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具體地說,就是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結合起來,使馬克思主義帶有中國的特性,具有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使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進一步民族化和具體化。具體地說:第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首先是運用馬克思主義來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也就是毛澤東強調的“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第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要把中國革命的實踐經驗提升為理論,也就是毛澤東強調的“使中國革命豐富的實際馬克思主義化”;第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也就是毛澤東強調的使馬克思主義“和民族的特點相結合,經過一定的民族形式”。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的雙向運動,它既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又總結實踐經驗以深化對理論的認識并豐富和發(fā)展理論,也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實際馬克思主義化的雙向結合的過程。

編輯推薦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要點解釋及輔導訓》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要點解釋及輔導訓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理論研究叢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