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2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柳國慶 頁數:260
內容概要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經驗研究》系統闡述和總結了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集體堅持解放思想、事實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軌跡、創(chuàng)新成果和歷史經驗,揭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guī)律。作者運用大量的文獻資料,史論結合,立論精當,論證嚴密。論著新見迭出,文字簡潔流暢,學術價值和實踐價值兼具,是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經驗的一部力作。
作者簡介
柳國慶,男,1967年2月生,浙江紹興人,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2004級中共黨史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副教授?,F任紹興文理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統戰(zhàn)部部長,兼任浙江省黨史學會常務理事、紹興市黨的建設研究會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共黨史、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近幾年在《中共黨史研究》、《黨的文獻》等期刊上發(fā)展論文20余篇,與人合著有《毛澤東思想新論》、《二十世紀中國三次歷史性巨變研究》等。
書籍目錄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提出的重大意義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提出的歷史必然性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提出的戰(zhàn)略意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的兩次歷史性巨變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兩次歷史性巨變的差異性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兩次歷史性巨變的共同特征三、兩次歷史性巨變的內在邏輯關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卓越開拓者——論瞿秋白對中國革命道路理論形成的理論貢獻一、瞿秋白對中國革命道路理論形成的歷史貢獻二、瞿秋白的盲動主義錯誤過錯全不同于“城市中心論”三、瞿秋白對中國革命道路理論探索的歷史局限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奠基人——毛澤東一、率先吹響“反對本本主義”號角,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任務二、發(fā)表《實踐論》、《矛盾論》,奠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基礎三、開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四、積極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五、毛澤東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觀條件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的資本主義”思想一、“新民主主義的資本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二、“新民主主義的資本主義”思想的理論淵源三、“新民主主義的資本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設理論的中國化——毛澤東執(zhí)政黨建設思想一、毛澤東執(zhí)政黨建設思想的科學內涵二、毛澤東執(zhí)政黨建設思想的理論特色三、毛澤東執(zhí)政黨建設思想的歷史地位“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典范”——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理論一、毛澤東兩類矛盾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的歷史考察二、社會主義兩類矛盾和正確處理工民內部矛盾理主化的科學內涵和基本內容三、社會主義兩類矛盾和正確處理人內部矛盾理論的歷史地位四、社會主義兩類矛盾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的新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國際戰(zhàn)略思想的中國化——毛澤東的國際戰(zhàn)略思想鄧小平開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航程與歷史啟示社會主義本質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chuàng)新典范鄧小平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探索及意義中國共產黨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歷史經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歷史地位江澤民的馬克思主義觀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經驗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編輯推薦
本書系統闡述和總結了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集體堅持解放思想、事實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軌跡、創(chuàng)新成果和歷史經驗,揭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guī)律。作者運用大量的文獻資料,史論結合,立論精當,論證嚴密。論著新見迭出,文字簡潔流暢,學術價值和實踐價值兼具,是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經驗的一部力作。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