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體系結構

出版時間:1998-1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石教英 編  頁數:445  

內容概要

  《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內容以介紹單處理器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為主,多處理器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為輔,這樣安排是為了充分反映目前單處理器計算機在技術上持續(xù)發(fā)展的成功,在市場上不可動搖的主流地位,以及能滿足99%應用需要的事實。在具體內容取舍上,我們把重點放在基礎部分,著重介紹基本概念,同時也顧及那些促進微處理性能突飛猛進的新技術??偟闹v,《計算機體系結構》材料超出本科生“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一學期課程的內容,任課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運用本書的材料,在講清楚基本內容的前提下,適當介紹相關新技術;可以將有關最新進展的內容作為學生課外閱讀材料,也可留作碩士研究生相關課程的材料。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計算機設計基礎1.1 計算機設計者的任務1.1.1 計算機需求的功能1.1.2 功能實現時軟件和硬件的選擇1.1.3 計算機設計的幾個原則1.1.4 計算機的設計過程1.2 計算機性能評價1.2.1 衡量計算機性能的參數1.2.2 CPU性能1.2.3 計算機性能常用指標1.2.4 如何正確評價計算機性能1.3 構成計算機的成本組合1.3.1 器件成本1.3.2 直接成本1.3.3 間接成本1.3.4 報價單價格1.4 用系統(tǒng)結構知識選購計算機習題第二章 指令集的設計2.1 指令集的設計原則2.1.1 指令的分類2.1.2 指令設計的原則2.1.3 操作數的確定2.1.4 尋址方式和指令長度的確定2.2 操作系統(tǒng)、編譯方法和系統(tǒng)結構的相互影響2.2.1 現代編譯器的結構2.2.2 編譯對系統(tǒng)結構的影響和要求2.2.3 操作系統(tǒng)和系統(tǒng)結構的關系2.3 指令系統(tǒng)的測量方法2.3.1 測量的作用2.3.2 測量項目2.3.3 測量方法2.3.4 測量舉例2.4 RISC設計思想2.4.1 RISC設計的起源2.4.2 RISC設計的原則習題第三章 CPU的設計3.1 引言3.2 數據通路3.3 指令執(zhí)行原理3.4 控制器3.4.1 硬連線控制3.4.2 微程序控制3.5 中斷3.6 綜合應用:一種控制器的設計3.6.1 硬連線控制設計3.6.2 微程序控制的實現方法3.6.3 微程序控制的改進3.6.4 總結習題第四章 流水線技術4.1 流水線處理的基本原理4.1.1 流水線的基本概念4.1.2 基本處理器流水線4.2 流水線工作的主要障礙——流水線競爭4.2.1 流水線競爭時的性能4.2.2 結構競爭及防止措施4.2.3 數據競爭及防止措施4.2.4 控制競爭及防止措施4.2.5 實現流水線的困難4.3 多周期操作的流水線策略4.3.1 基本流水線的擴展4.3.2 長延時流水線的競爭及其消除4.4 流水線的動態(tài)調度……第五章 存儲器層次結構第六章 計算機輸入/輸出系統(tǒng)第七章 網絡并行計算系統(tǒng)第八章 多處理器計算結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計算機體系結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