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現(xiàn)代藝術與哲學的浪漫之欲

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作者:[荷蘭] 約斯·德·穆爾  頁數(shù):306  譯者:徐駱  
Tag標簽:無  

前言

在人文學科中,美學還算是一門比較年輕的學科,它的誕生一般追溯到18世紀德國啟蒙思想家鮑姆嘉通1750年出版的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為作者的代表作之一,由作者的系列講座改寫而成。本書以后現(xiàn)代藝術與哲學之間的關系為主線,通過采取具體的藝術作品與多位哲學家之間“對話”的形式,在闡述不同類別的藝術發(fā)展流變并揭示其共性的基礎上,立足于同時期哲學之思的大背景,闡明了后現(xiàn)代藝術與哲學之間的矛盾性。全書共六章,每章皆為藝術作品與哲學之思的交織,涉及音樂、繪畫、雕刻、攝影和詩歌等藝術領域。以獨特的視角切入柏拉圖、康德、叔本華、尼采、弗洛伊德、海德格爾、哈貝馬斯、拉康等哲學家的思想并進行論述。每章可獨立成篇,可依次而讀,亦可興之所至,隨心而閱。

作者簡介

作者:(荷蘭)約斯·德·穆爾(Jos de Mul) 譯者:徐駱 叢書主編:陳望衡

書籍目錄

文獻簡稱致謝導論    0.1現(xiàn)代美學中的康德哲學起源    0.2無法實現(xiàn)的浪漫主義渴望    0.3浪漫主義的反諷    0.4  (后)現(xiàn)代主義之爭    0.5現(xiàn)代主義的根基    0.6后現(xiàn)代對現(xiàn)代主義的VERWINDUNG    0.7浪漫主義渴望的適時性    0.8人類的浪漫圖景    0.9全書概要1 冰封隱喻  1.1冬之隱喻:隱喻之冬  1.2、顧蒙遜的《偉大的詩》    1.3尼采和隱喻  1.4固化與冰凍  1.5先驗的隱喻  1.6悲劇的智慧  1.7蘇格拉底的真理和虛無主義  1.8浪漫主義渴望的矛盾情緒 ……2 自主之路3 遺忘的藝術4 第一個詞和最后一個詞5 否認與再現(xiàn)6 世上最老的貴族后記 虛擬的浪漫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后)現(xiàn)代主義之爭在過去幾十年里,引起了許多知識分子的關注。我想把浪漫主義構想置于這次爭論的背景之中,由此闡明它的適時性。但我覺得,在我的這種嘗試中潛伏著許多的是非之處:后現(xiàn)代主義這一概念目前被附加的意義可謂五花八門,導致它似乎逐漸適用于各種情境(Eeo,1983,65;Welsch,1987,1,9)。在這一點上,這個概念無法真正地與同樣廣泛使用并形成其基礎的概念“現(xiàn)代主義”區(qū)分開來。后現(xiàn)代主義這一概念,據(jù)我所知,最早出現(xiàn)在1917年的一份文獻中(暫時無人效仿),作者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德國尼采研究專家潘維茲。在1930年代,這個概念在美國文學理論中再次出現(xiàn)。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這個概念在其他學科出現(xiàn)了擁躉者,例如歷史學家湯因比,在一本書(1947)中用這個概念來表示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①在20世紀60年代,這個概念再次出現(xiàn)在關于建筑學和繪畫的反思之中。在1970年代,它變成了社會科學的概念性術語中的一部分。當利奧塔的《后現(xiàn)代狀況》一書在1979年出版時,后現(xiàn)代主義似乎回到了哲學的老家,并說明了那原本邊緣性的現(xiàn)象如今成為了哲學探討的中心話題。時至今日,和這個概念攀不上關系的學科所剩無幾:它的應用范圍從后現(xiàn)代神學一直到后現(xiàn)代旅行指南和家具展覽。這個概念除了在空間上擴展至上述領域外,后現(xiàn)代主義在歷史上的應用也不斷擴張。

后記

在哲學解釋學里,最吊詭的洞見之一就是不應該認為時間上的距離阻礙了對文本(或者繪畫、音樂或任何其它的文化產(chǎn)品)的豐富理解,而是恰恰相反,它是豐富理解的可能性的必要條件。根據(jù)哲學解釋學的觀點,理解不能夠,也不應該以一種對被解釋文本的意義的客觀重構為目的??陀^解釋是不可能的,因為理解是一個對話的過程,其特征是被解釋文本和解釋者的不同視域的消融(參看Gadamer,1986,305 ff.)。在這種理解的對話過程中,產(chǎn)生了新的意義,并超越了解釋者和被解釋文本的視域。這些視域之間的差距越大,這些意義就可能越新穎。這并不是我們不應該苦惱于客觀理解的不可能性的唯一原因。別忘了,一般來說,激發(fā)著我們與過去對話的并不是一種純粹的知識考古學的渴望,而是一種對找出談論問題的答案的實際興趣。我們從過去來解釋文本,是為了超越我們自身有限的理解視域,以及讓我們進一步適應當前世界。很明顯,這并不意味著要與客觀理解勢同水火:完全地主觀隨意性,那只會讓我們理解視域的成見變本加厲。為了避免這一點,我們一直力圖對文本和其它文化產(chǎn)品對我們訴說的內(nèi)容敞開心扉,換句話說,豐富的解釋要求敏銳地感受他者和陌生的解釋對象。

編輯推薦

《后現(xiàn)代藝術與哲學的浪漫之欲》:21世紀美學譯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后現(xiàn)代藝術與哲學的浪漫之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藝術本來就帶有詩性。這本書語言上就很詩化,表現(xiàn)的思想也必是有深厚哲學藝術知識和理解功底的人才能吃透。是本難得的書,但是非專業(yè)人士慎買
  •   朦朧中找到了一絲出路,但看不清方向,現(xiàn)有哲學理念再有藝術載體,這本書給出了例證
  •   很不錯的一本書..很值得一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