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波譜分析

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武漢大學  作者:孟令芝//龔淑玲//何永炳  頁數(shù):404  
Tag標簽:無  

前言

《有機波譜分析》第二版自2003年出版發(fā)行以來,已印刷6次。為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用作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波譜分析的MS、NMR、IR、UV、FS譜儀的普及與發(fā)展,與計算機技術、各種分離技術的結合,使幾乎所有合成的和天然的化合物及材料的結構鑒定成為可能;從分子水平上認知化合物或材料結構與性能、非共價鍵相互作用時結構與性能的關系成為可能。但波譜技術的合理選擇及正確運用、譜學信息的充分運用及譜圖的正確解釋、尤其是各譜學信息的綜合分析及結構的正確推導,并非簡單地、公式化地可以完成;而是要在充分掌握各譜學基本原理及波譜信息的基礎上,由淺人深,循序漸進,不斷學習與提高。本書的第三版是在多年教學實踐及科研積累的基礎上,廣泛征求意見及文獻檢索后精心編寫的。

內容概要

本書第二版自2003年出版發(fā)行以來,為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用作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    本書的第三版共分八章:電磁輻射與譜學基礎、有機質譜、核磁共振氫譜、核磁共振碳譜、紅外與拉曼光譜、紫外與熒光光譜、譜圖綜合解析、x射線光電子能譜。書中分別論述了電磁輻射與物質量子化能態(tài)間的相互作用、各譜學基本原理及實驗方法,詳細闡述了有機化合物結構與各譜特征信息之間的關系及各譜在化合物結構鑒定中的應用。    書中收錄了大量化合物的譜圖和數(shù)表,以典型實例闡明譜圖解析及化合物的結構推導。突出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高獨立或綜合運用譜學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該書還對ESI-MS、MALDI-FOFMS、DEPT、1H-1H COSY、DQF COSY、1H-13C COSY的譜圖特征、結構信息等,以實例進行由淺人深地討論;對19F、31P、29Si NMR譜的特征及應用也進行了介紹。書中實例涉及有機、高分子、材料、分子識別及組裝、生物大分子、光化學傳感等。各章后附有習題。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瘜W、醫(yī)學、生命科學、石油化工等專業(yè)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也可供這些研究領域的相關研究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電磁輻射與譜學基礎 1.1 電磁輻射基礎 1.2 電磁輻射能與波譜技術 1.3 X射線光譜 1.4 電子能譜 1.5 分子能級與分子光譜 1.6 磁共振譜 參考文獻第二章 有機質譜 2.1 質譜基本知識  2.1.1 質譜計  2.1.2 離子化的方法  2.1.3 質量分析器  2.1.4 質譜術語及質譜中的離子 2.2 分子離子與分子式  2.2.1 分子離子峰的識別  2.2.2 分子離子峰的相對強度  2.2.3 分子式的推導 2.3 有機質譜中的裂解反應  2.3.1 研究有機質譜裂解反應的實驗方法  2.3.2 有機質譜裂解反應機理  2.3.3 有機化合物的一般裂解規(guī)律 2.4 各類有機化合物的質譜  2.4.1 烴類化合物的質譜  2.4.2 醇、酚、醚  2.4.3 硫醇、硫醚  2.4.4 胺類化合物  2.4.5 鹵代烴  2.4.6 羰基化合物  2.4.7 雙取代芳環(huán)的鄰位效應  2.4.8 質譜圖中常見碎片離子及其可能來源 2.5 質譜中的非氫重排  2.5.1 環(huán)化取代重排(cyelization displacement rearrangement)  2.5.2 消去重排(elimination rearrangement) 2.6 質譜解析及應用  2.6.1 質譜解析一般程序  2.6.2 質譜解析實例  2.6.3 質譜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習題第三章 核磁共振氫譜 3.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3.1.1 原子核的磁矩  3.1.2 核磁共振  3.1.3 弛豫過程  3.1.4 核磁共振的譜線寬度 3.2 核磁共振儀  3.2.1 連續(xù)波核磁共振波譜儀(continualwave—NMR)  3.2.2 脈沖Fourier變換核磁共振波譜儀(Pulse Fourier transform—NMR) 3.3 化學位移  3.3.1 電子屏蔽效應  3.3.2 化學位移  3.3.3 核磁共振氫譜圖示 3.4 影響化學位移的因素  3.4.1 誘導效應  3.4.2 化學鍵的各向異性  3.4.3 共軛效應  3.4.4 Vander Waals效應  3.4.5 濃度、溫度、溶劑對S值的影響  3.4.6 各類質子的化學位移及經驗計算  3.4.7 氘代溶劑的干擾峰 3.5 自旋耦合與裂分  3.5.1 自旋一自旋耦合機理  3.5.2 (n+1)規(guī)律  3.5.3 核的等價性 3.6 耦合常數(shù)與分子結構的關系  3.6.1 同碳質子間的耦合  3.6.2 鄰碳質子間的耦合  3.6.3 遠程耦合  3.6.4 其他核對1H的耦合 3.7 常見的自旋系統(tǒng)  3.7.1 核磁共振氫譜譜圖的分類  3.7.2 自旋系統(tǒng)的分類與命名  3.7.3 二旋系統(tǒng)  3.7.4 三旋系統(tǒng)  3.7.5 四旋系統(tǒng) 3.8 簡化HNMR譜的實驗方法  3.8.1 使用高頻(或高場)譜儀  3.8.2 重氫交換法  3.8.3 溶劑效應  3.8.4 位移試劑(shiftreagents)  3.8.5 雙照射去耦 3.9 核磁共振氫譜解析及應用  3.9.1 HNMR譜解析一般程序  3.9.2 HNMR譜解析實例  3.9.3 HNMR譜圖檢索  3.9.4.HNMR譜的應用 參考文獻 習題第四章 核磁共振碳譜第五章 紅外與拉曼光譜第六章 紫外光譜與熒光光譜第七章 譜圖綜合解析第八章 X射線光電子能譜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2.2.2分子離子峰的相對強度同等實驗條件下,分子離子峰的相對強度(RI)取決于分子離子結構的穩(wěn)定性,而一般分子離子結構的穩(wěn)定性與分子的化學穩(wěn)定性是一致的。具有大共軛體系的分子離子穩(wěn)定性高,有π鍵的化合物比無π鍵化合物分子離子的穩(wěn)定性高。在已測得的EI(70eV)質譜圖中,大約有15%~20%的分子離子峰在質譜圖中不出現(xiàn)或極弱。分子離子峰的相對強度可歸納如下:(1)芳環(huán)(包括芳雜環(huán))>脂環(huán)化合物>硫醚、硫酮>共軛烯。這些化合物都給出較明顯的分子離子峰。芳烴、雜芳烴的分子離子峰在質譜中往往是基峰或強峰。(2)直鏈酮、酯、酸、醛、酰胺、鹵化物等化合物的分子離子峰通??梢?。(3)脂肪族醇、胺、亞硝酸酯、硝酸酯、硝基化合物、腈類及多支鏈化合物容易裂解,分子離子峰通常很弱或不出現(xiàn)。另外烯烴分子離子峰的相對強度比相應烷烴高,烯烴的對稱性越強,分子離子峰強度越大。同系物中分子離子的相對強度與分子量的關系不十分明確,對于含支鏈的化合物,分子離子的相對強度一般隨分子量的增大而降低。

編輯推薦

《有機波譜分析(第3版)》:高等院校本科化學系列教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有機波譜分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條)

 
 

  •   內容很全面,具體,適合中科院碩士
  •   書很好,是正版,快遞很快,好評?。?!
  •   正版,譜圖例題很多。
  •   質量還可以,暫時沒有發(fā)現(xiàn)一些質量問題
  •   本科的時候用過,但沒帶過來就又買了一本。內容很豐富,比較有條例。書很新!
  •   內容詳實,容易理解!
  •   買了三本書,有一本書封面被劃破了,忍了,扉頁多出來一些紙,再忍一忍吧。估計應該是正版的吧,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種問題
  •   紙質量不好,顯舊,內容也不全。
  •   學化學的,當然必備啦?。?!
  •   怎么有點盜版的感覺。。但是發(fā)貨速度還是挺快的。
  •   不錯,和自己想象的差不多
  •   還好的!里面的內容還是很不錯的,就是例子太少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