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作者:劉道玉 頁數(shù):403 字數(shù):37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建設世界一流水平大學的口號,是在1998年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上第一次提出的。之后,關于建設世界一流水平大學的口號滿天飛,各大學又爭先恐后地爭過這座“獨木橋”。那么,究竟怎樣才能真正建成我國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呢?經(jīng)過深入的思考,作者發(fā)現(xiàn),對于建設世界一流水平大學,絕大多數(shù)學校都停留在泛論上,精力放在爭經(jīng)費、爭土地、建大樓和招聘教師等方面,而忽視了最根本的問題——塑造大學的創(chuàng)造之魂。 本書是作者歷時10年的思考與研究所得。該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其論述包括辦學理念、大學校長、教學、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學派和學風等各個方面,而“創(chuàng)造”二字像靈魂一樣貫穿于全書。本書的閱讀對象是大學的領導者、教師和廣大管理人員。
作者簡介
劉道玉,字叔嘉,男,1933年11月24日出生,湖北省棗陽市人,我國著名的化學家、教育家、教育改革家和社會活動家。
1956年3月8日加入共產(chǎn)黨,1957年7月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武漢大學化學系,后留校任化學系助教,先后晉升為講師(1964)、副教授(1982)和教授(1985)。196
書籍目錄
上篇 創(chuàng)造性的理念與領導 論世界一流水平大學的建設 論大學精神的重建 論中國當代教育之改造 大學教育國際化的選擇與對策 中國應當怎樣遴選大學校長 大學校長必須是教育家 怎樣領導好一所大學 大學領導體制改革芻議 試析計劃經(jīng)濟思想對中國教育的影響 建設創(chuàng)新型的國家與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 中國高校功能定位刻不容緩 怎樣領導好大學的一個學院——從城市建設學院改名字想到的 陶行知:中國第一位創(chuàng)造教育家 中國現(xiàn)代為什么不能產(chǎn)生著名的教育家 文化是人類精神的原子彈 提倡學一點儒學——兼談學校的思想教育問題 中國需要一場真正的教育體制變革 高教改革三十年的回眸與前瞻中篇 創(chuàng)造性教學與創(chuàng)造性人才 一條擲地有聲的建言 切勿被名人所誤導——中國大學真的辦得很成功嗎? 論大學本科培養(yǎng)人才的模式 必須重視大學本科課程體系的改革 我們需要怎樣的教學評估 論實施創(chuàng)造性教學的模式、機制與計劃 學分制對傳統(tǒng)教學制度提出的挑戰(zhàn) 重點大學應當造就什么樣的人才 大學生怎樣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 創(chuàng)新學習是成才的關鍵——在華中法商專修學院“武漢路石創(chuàng)新學習獎章”頒獎儀式上的講話 苦練教學基本功,做學生歡迎的教師 怎樣設計與創(chuàng)造成功的人生——與大學畢業(yè)生談談就業(yè)與創(chuàng)業(yè)問題 怎樣編寫大學的統(tǒng)一教材 中國研究生教育必須大力改革 MBA教育與成功之道——在武漢大學EMBA班上的專題講座下篇 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與學風 論重點大學科學研究的使命 變:創(chuàng)造思維之源 必須遏制大學教師隊伍的近親繁殖 自主創(chuàng)新的解讀與對策 “李約瑟難題”解析——中國為什么不能實現(xiàn)諾貝爾獎零的突破? 高校學風亟待整肅 做學問要有像當和尚那樣的精神——兼談整肅當前嚴重浮躁的學風 爭鳴:點燃新思想的火種 創(chuàng)造者不應該崇拜偶像 佩雷爾曼拒領菲爾茲獎的啟示 學術期刊的歷史使命——在湖北省期刊學會成立二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質量是學報的生命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上篇 創(chuàng)造性的理念與領導 論世界一流水平大學的建設 辯證唯物主義者認為,精神是指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心理狀態(tài),它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是物質存在的最高形式。毛澤東在論述精神對物質反作用時說:“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jīng)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復,才能夠完成。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蔽覀冎允謴娬{大學精神對于建設世界一流水平大學的重要作用,就是建立在這一馬克思主義原理基礎上的?! ∈裁词谴髮W精神?我們應當建設什么樣的大學精神?近年來,關于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水平大學的輿論可謂不小,不僅局內(nèi)的那些大學爭相造勢,而且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此同時,關于大學精神的討論也不斷地披露于報端,應當說這是一個好的開端。但是,我認為這些討論尚未涉及問題的本質,有的對大學精神的形容偏于文學色彩,有的討論不免有些空泛?! 〈髮W精神是關于大學建設的一種先進的理念,是關于辦學方針、政策、目標、價值觀念等思想意識最高、最精辟的概括,它對于學校建設起著長期的、關鍵的作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