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資源管理原理

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作者:胡昌平,鄧勝利,張敏,趙楊,趙雪芹 著  頁數:546  
Tag標簽:無  

前言

  “圖書館學情報學”是我國的習慣用法,是涵蓋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出版發(fā)行學等學科的名稱。在我國臺灣被稱為“圖書館與資訊科學”,英文為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美國也用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來稱謂這一學科?! ?807年,德國學者馬丁·施萊廷格(Martin Sehrettinger,1772-1851年)首次使用了“圖書館學”這一概念,1808年他又在《試用圖書館學教科書大全》中建立了以圖書館整理為核心的學科體系,標志著圖書館學學科正式誕生?! ∽?887年美國學者杜威(Melvil Dewey,1851-1931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創(chuàng)辦世界第一所圖書館學校,1930年在卡內基基金的資助下芝加哥大學設立第一所圖書館學博士班課程以來,圖書館學開始走進大學殿堂,成為高等教育中的一個專業(yè)?! D書館學教育在美國的興起帶動了全球圖書館教育的發(fā)展。1919年英國在倫敦大學建立了圖書館學院。目前,美國有56所美國圖書館學會(ALA)認可的圖書館學院,每年招收圖書館與情報學學生26000人左右。  在施萊廷格后的兩個世紀,圖書館學科不斷變化。特別是在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冷戰(zhàn)期間,美蘇軍備競賽,兩大陣營形成。蘇聯衛(wèi)星上天,美國實施阿波羅計劃,科技文獻激增??茖W家對文獻信息的獲取變得困難。一門新型學科——情報學應運而生。1963年美國文獻工作學會正式更名為美國情報學會(ASIS)。大量增設圖書館學與情報學碩士點、博士點。圖書館學課程表中也增加了大量的情報學課程。

內容概要

本書從信息與信息資源的社會存在形態(tài)及其作用機制分析出發(fā),在信息化社會環(huán)境和數字網絡條件下,圍繞信息資源需求與利用、規(guī)劃與配置、流通與交換、揭示與控制、組織與開發(fā)、服務與保障等問題,進行基本原理的歸納和方法闡述,在面向現實問題的解決中,推進理論與實踐成果的應用。本書可供信息管理學科和相關學科領域的專業(yè)人員、研究生和相關人員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胡昌平,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46年生,湖北枝江人。1995-2005年,先后任武漢大學原圖書情報學院副院長、原傳播與信息學院副院長,信息管理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基地——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創(chuàng)新基地項目負責人,兼任中國信息協會經貿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學科評審組成員,《情報科學》、《情報雜志》等學術期刊編委,湘潭大學、上海大學等校兼職教授,為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1999年被評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書籍目錄

1 導論  1.1 信息與信息資源管理  1.2 信息資源管理科學研究與發(fā)展    1.3 信息資源管理體系及其演化    1.4 信息資源管理研究內容與方法  2 信息資源的社會作用  2.1 信息資源的存在形式及其轉化    2.2 社會運行的信息機制與資源作用    2.3 社會信息形態(tài)及其對信息資源作用的影響    2.4 信息資源與社會發(fā)展互動的管理定位  3 用戶信息需求與利用  3.1 信息用戶及其信息需求    3.2 用戶信息需求的影響因素  3.3 用戶信息需求規(guī)律  3.4 用戶信息利用中的價值與價值轉化  3.5 用戶信息吸收及其效果分析4 信息資源分布與配置  4.1 信息資源的分布特征與規(guī)律  4.2 信息資源分布的影響因素、調節(jié)機制與規(guī)劃原則    4.3 信息資源全局性規(guī)劃與配置  4.4 信息資源規(guī)劃、配置中的目標控制與模型構建   4.5 信息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實現及評價5 信息資源流通與交換  5.1 信息資源的社會流通方式與系統(tǒng)  5.2 信息資源的交互流通與增值  5.3 信息資源交換機制  5.4 流通與交換中的信息資源保護6 信息資源揭示與內容控制  6.1 信息資源揭示與控制的普遍意義  6.2 信息資源控制中的知識描述與揭示  6.3 信息資源內容聚類控制  6.4 信息資源詞匯控制  6.5 信息資源編碼控制  6.6 信息資源內容控制與檢索的整體化實現7 信息資源內容開發(fā)  7.1 信息資源內容開發(fā)與知識管理  7.2 信息過濾及其實現  7.3 信息內容挖掘  7.4 面向用戶的信息資源集成開發(fā)  7.5 基于用戶體驗的交互式信息資源開發(fā)8  信息資源系統(tǒng)與網絡管理    8.1  信息資源管理化與網絡化系統(tǒng)  8.2 信息資源的網絡構架  8.3  基于協同服務的信息資源網絡建設與管理  8.4 信息資源網絡互操作  8.5 基于信息資源網的信息保障平臺建設9 信息資源服務組織10 信息資源政策與法律構架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1 導論  任何一門學科的形成和發(fā)展都取決于社會對它的需求,對于信息資源管理來說也不例外。當前,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導致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提高和社會經濟的加速增長。社會的信息化與知識化發(fā)展致使信息資源的充分開發(fā)和合理利用成為國家創(chuàng)新和社會進步的一大關鍵因素。針對這一情況,國內外學者從包括信息科學、圖書館學和情報學在內的多學科角度對“信息資源管理”問題展開了愈來愈深入地研究,從而構成了基于實踐發(fā)展的信息資源管理學科的基本框架。  1.1 信息與信息資源管理  現代社會,“信息”和“信息資源管理”似乎已成為人所共知的流行詞,然而在詞的理解和使用上卻存在著不少“混亂”。這說明,在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回答這一基本問題。以下將從實質性研究入手,引入信息與信息資源管理概念,明確本書要討論的范疇。  1.1.1 信息與信息資源  信息在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中的存在是普遍的,是物質形態(tài)及其運動形式的體現,出現在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活動之中。就信息的存在形式和表象而論,信息的概念是十分廣義的。就信息運動(產生、流通、利用)而言,它不僅包括人與人、組織與組織之間的消息交流,人與社會、人與組織和組織與社會之間的各種交往,而且包括人與自然界以及自然界中生命物質世界與非生命物質世界之間的交流和作用,直至生物體細胞的自我復制與遺傳、變異等。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信息資源管理原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質量有保障~~挺滿意的~
  •   胡昌平教授的專著從理論上分析很扎實,許多習焉不查的內容都予以理論分析和總結,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鑒。
  •   沒有,純賺積分
  •   看起來像舊書,封皮超級超級臟,紙張都黃了,而且還有點發(fā)霉。。。封皮有兩處折痕。。。這真的是新書嗎?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