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動力學

出版時間:2007-4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瑞瑾,謝鑒衡,陳文彪  頁數(shù):415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作為高等學校治河防洪工程專業(yè)及航道開發(fā)與整治專業(yè)的教學用書而編寫的,也可以作為有關(guān)科學技術(shù)人員的參考書?! ”緯譃榫耪潞退膫€附錄。第二至第五章闡述泥沙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第六、第七兩章探討河道演變問題,第八、第九兩章介紹河工模型試驗問題?! ∫虼畏治龇▌t、環(huán)流、水流平面圖以及天然河流的糙率等問題分別納入四個附錄之中?! ”緯鼗靖拍畹年U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近代科學成果,對若干問題提出了作者的論點和分析的方法。

作者簡介

  張瑞瑾(1917-1998),出生于湖北巴東,是我國著名的水利科學家和教育家,1939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土木系。先后在重慶中央水利實驗處、湖北銀行、中央水利委員會等部門任職。1945年赴美國墾務局和加利福尼亞大學進修一年,回國后任南京中央水利實驗處研究員。1947年回母校武漢大學任副教授,1948年任教授,先后兼任武漢大學副教務長、工學院副院長、水利學院院長等職。他于195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是武漢大學第一位教授黨員,曾任校黨組成員,校黨總支委員。1954年11月水利學院從武漢大學分出,成立武漢水利學院(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前身),他先后任副院長、院長,1981年被批準為博士生導師,1983年被國務院任命為武漢水利電力學院名譽院長。

書籍目錄

第1章 緒論§1.1 河流動力學的研究對象§1.2 人類與江河作斗爭的歷史過程簡述以及河流動力學的形成和發(fā)展§1.3 學習河流動力學的方法第2章 泥沙的特性§2.1 泥沙的粒徑和粒配曲線§2.2 泥沙的密實重率和干容重§2.3 泥沙的水力粗度第3章 推移質(zhì)運動§3.1 泥沙的起動§3.2 沙波運動§3.3 推移質(zhì)輸沙率第4章 懸移質(zhì)運動§4.1 概述§4.2 懸移質(zhì)中的沖瀉質(zhì)與床沙質(zhì)§4.3 水流挾沙力§4.4 懸移質(zhì)含沙量沿水深的分布第5章 異重流§5.1 概述§5.2 蓄水庫中因挾沙水流而形成的異重流§5.3 異重流的力學基本關(guān)系式§5.4 異重流的運動狀態(tài)§5.5 異重流的孔口出流§5.6 異重流的混合現(xiàn)象第6章 河道演變§6.1 河道演變的基本概念§6.2 河流的形成及其一般特性§6.3 蜿蜒性河段§6.4 微曲性河段§6.5 游蕩性河段§6.6 淺灘§6.7 河相關(guān)系第7章 河床變形預測§7.1 水庫淤積和壩下游一般沖刷的描述§7.2 水庫淤積和壩下游一般沖刷的計算§7.3 水庫淤積和壩下游一般沖刷略估§7.4 河床細部變形計算§7.5 壩下游局部沖刷計算§7.6 床沙粗化計算§7.7 橋渡建筑物附近的河床變形計算§7.8 防護建筑物附近的局部沖刷計算§7.9 河床平面變形和河型變化問題第8章 河工模型試驗的理論基礎(chǔ)§8.1 河工模型試驗的種類及其應用范圍§8.2 相似理論的基本概念§8.3 定床河工模型試驗§8.4 比尺動床模型試驗§8.5 自然河工模型試驗§8.6 氣流河工模型試驗第9章 河工模型試驗的設(shè)備、制造及試驗工作§9.1 試驗設(shè)備§9.2 模型制造§9.3 模型檢驗§9.4 輔助試驗§9.5 量測儀器§9.6 試驗操作與資料整理及分析附錄Ⅰ 因次分析法則——x定律附錄Ⅱ 環(huán)流附錄Ⅲ 水流平面圖附錄Ⅳ 天然河流的糙率再版說明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河流動力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不過太深奧,看不懂
  •   名校名典,物有所值!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