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佛學問題

出版時間:2007-4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作者:麻天祥  頁數(shù):37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作者判定,佛教傳入中國,歷經(jīng)初傳、興起、鼎盛、滲透和復興五個階段,集兩千年之英華,融中印文化于一體,重鑄了中華民族的人生哲學,豐富了知識階層的理性思維,陶冶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審美觀念。20世紀,中華民族逢千古未有之變局,公羊?qū)W家乃至乾嘉遺老,公然為佛弟子而兼治佛學,適成思想界一股潮流,佛學也開始與科學理性聯(lián)姻,成為一門系統(tǒng)的科學問鼎于世。居士佛學勃興,并以金陵刻經(jīng)處為重鎮(zhèn),欲領袖群倫。佛門弟子亦步亦趨,以人世救世激揚蹈礪,高揚人生佛學之旗,力圖重現(xiàn)六朝隋唐佛學之輝煌,完成了由超越轉(zhuǎn)向參與的第二次佛學革命?! ∪珪鴩@超越和參與的出世人世觀,從佛教的人世轉(zhuǎn)向、佛教哲學研究、禪學及禪宗史研究,尤其突出了絕而復興的唯識學研究,多層面,多視角解析了20世紀的中國佛學問題。這次修訂,全部改寫的第五章集中回顧了20 世紀佛學的科學分析和佛學與科學的比較研究,進一步彰顯了20世紀佛學的科學精神。又增加了佛學的繼往開來一章,問題的鋪排較原版更為全面。內(nèi)容洗練,語言流暢,深入淺出,是近現(xiàn)代佛學研究的重要著作。誠如學術界評價:“規(guī)模宏闊,立意新穎,論證綿密,氣度卓然。”

作者簡介

  麻天祥,男,1948年5月生于河南清化。20世紀80年代初,棄醫(yī)從文,師從著名歷史學家張豈之先生,專治中國學術思想史。1990年1月初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畢業(yè)后先后執(zhí)教于西北大學、海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武漢大學,從事中國學術史、中美文化比較研究、中國佛學以及宗教醫(yī)學倫理學研究和教學工作?,F(xiàn)任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宗教學研究所所長、中國佛學及佛教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基督宗教和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 已出版學術專著《晚清佛學與近代社會思潮》、《中國禪宗思想發(fā)展史》、《中國近代學術史》、《中國宗教哲學史》、《湯用彤評傳》,主編大型歷史資料《民國學案》等16種23冊,在《中國社會科學》;《世界宗教研究》、《紅樓夢學刊》等境內(nèi)外學術刊物發(fā)表中英文學術論文140余篇。曾赴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進行學術交流。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導論:出世?入世!一、晚清佛學伏流與20世紀佛學的二次革命二、近代思想家的宗教向度1.宗教向度形成的心理素質(zhì)及其與個人經(jīng)歷的關系2.人際關系方面的宗教向度——倫理觀念3.社會關系方面的宗教向度——政治思想4.人與自然關系方面的宗教向度——哲學思想三、近代佛學復興的原因1.佛學勃興的內(nèi)在契機2.佛教勃興的文化背景第二章 佛教的入世轉(zhuǎn)向一、八指頭陀的詩與思1.出世思想的形成和宗教向度的深化2.人世轉(zhuǎn)向的蘊發(fā)和宗教觀念的淡化3.禪詩中非理性的情緒體驗二、太虛與佛教三大革命1.佛教的三大革命2.佛學思想的主要特點三、弘一與導俗砭世的近代律學1.主要經(jīng)歷及思想發(fā)展的三個層次2.出家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3.佛學研究的特征4.佛學思想的人世轉(zhuǎn)向5.通俗簡易的布教方式第三章 佛教哲學研究與思想體系的建立一、梁啟超的佛教心理分析和佛教比較哲學研究1.佛教心理分析2.佛教哲學與西方哲學的比較研究二、章太炎的法相唯識哲學1.真如本體論2.萬法唯識論3.齊物觀4.回真向俗的應用哲學三、熊十力本心本體的新唯識論1.對法相萬法唯識思想的揚棄2.本心本體3.翕辟成變的體用不二說四、湯用彤的比較宗教學研究1.佛道思想比較看佛教的傳人與佛道思想的調(diào)和2.佛玄思想比較看佛教發(fā)展及儒、道、釋的互相趨附3.佛教各宗比較看佛法鼎盛與佛學中國化的內(nèi)在契機4.佛教內(nèi)外因素比較看佛法的滲透與其發(fā)展的休歇第四章 唯識學研究一、空、有二宗內(nèi)在邏輯調(diào)適及法相宗之傳衍二、竟無法相唯識學詮1.法相唯識分宗說2.唯識抉擇談3.必要重復的簡單結論三、太虛科學唯識宗說1.哲學非佛法,佛法包哲學2.唯識通科學,科學近唯識3.唯物唯識唯生論第五章 佛教與科學一、王小徐佛學科學之比較研究1.以相對論解佛教時空觀及離言說相2.依物理、生理學析佛法破執(zhí)3.以“識”說鬼與靈魂4.以物質(zhì)結構談無常5.以科學之進步、更新,釋佛法與科學之不合二、尢智表的佛學科學分析1.形式:佛經(jīng)結構嚴謹,文字組織規(guī)范,與科學有過之而無不及2.方法:崇尚實驗,佛學與科學亦相類3.內(nèi)容:佛法是純理智的產(chǎn)物第六章 禪學與禪宗史研究一、見仁見智的20世紀禪學研究二、20世紀禪宗研究之比較1.緣起之比較2.核心觀念之比較3.方法之比較4.幾個具體問題之比較第七章 佛學的繼往開來一、多元與整合二、趨向知解的多學科研究附錄一 理念與探索——答趙汝明先生問附錄二 佛教與21世紀后 記重訂書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20世紀中國佛學問題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