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洪荒

出版時間:2005-4  出版社:武漢大學  作者:趙林  頁數:32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告別洪荒——人類文明的演變》一書所展現的,正是這樣一種宏觀的和長程的文化視野。它對人類各大文明體系發(fā)生、發(fā)展的嬗變機制的說明,尤其是關于農耕世界與游牧世界沖突、融合及其所導致的“文化雜交”結果的思想,構成了我未來的文化學體系的基本框架,為日后的進一步拓展奠定了理論基石。  本書是一部從宏觀和動態(tài)角度探討人類文明演化歷程及其動因的學術著作。它從對“文明”概念的辨析入手,清晰地展現了人類各大文明體系發(fā)生、發(fā)展與形態(tài)嬗變的基本脈絡,在時間坐標上揭示了親體——子體文明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演變機制,在空間坐標上展示了各大文明體系之間、以及農耕文明與游牧民族之間的動態(tài)關系,創(chuàng)立了“文化雜交”理論的基本框架。本書內容廣博、氣勢磅礴,堪稱文化史研究的精品。

作者簡介

趙林,1954年11月8日生,北京市人。哲學博士,現任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全國宗教學學會理事、湖北省哲學史學會理事等職。研究方向:西方哲學史、西方宗教思想、西方文化史、世界文明史。主要科研、教學成果:已發(fā)表個人學術專著7部,即《協調與超越——中國思維方式探討》(陜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神旨的感召——西方文化的傳統與演進》(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11月)、《文明形態(tài)論》(臺灣漢忠文化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4月)、《黑格爾的宗教哲學》(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西方宗教文化》(長江文藝出版社1997年10月)、《告別洪荒——人類文明的演進》(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8月)、《浪漫之魂——讓-雅克·盧梭》(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并在海內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一百余篇。其他情況:1999年8月被中央電視臺聘為第四屆國際大專辯論會七位評委之一,2000年8月作為主教練率領武漢大學辯論隊在中央電視臺主辦的全國第二屆大專辯論會上奪取冠軍,2001年8月率武漢大學辯論隊代表中國大陸高校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第五屆國際大專辯論會并獲亞軍。

書籍目錄

導論 人類文明的歷史、現狀與未來第一章 文明的概念分析與背景問題一、關于“文明”概念的說明二、文明發(fā)生的人類學背景三、文明發(fā)生的語言學背景四、文明發(fā)生的技術背景與時空背景第二章 “文化雜交”初論一、游牧世界與農耕世界的沖突融合及其歷史效應二、“遠緣雜交”的優(yōu)良品種——高級宗教三、“種內雜交”的“米亞德現象”與“純系種”的悲劇第三章 神話時代的文化特征一、原生的親體文明類型二、廟宇文化與迷信精神三、雅利安語游牧者的大入侵與神話時代的終結第四章 英雄時代的恢弘氣度一、子體文明——波斯帝國與希臘城邦二、子體文明——羅馬帝國、秦漢帝國和孔雀王朝三、功利主義與尚武精神四、“軸心期”的文化精神變革五、亞歐草原游牧民族大遷徙與英雄時代的終結第五章 宗教時代的文明分野一、四大宗教—倫理價值系統的對峙二、舊大陸西部的宗教沖突三、舊大陸東部的文化融合四、蒙古—突厥人的征服狂飆對文明世界的影響第六章 工業(yè)時代的文化潮流一、1500年的世界格局與航海探險二、西方基督教社會的歷史變革三、工業(yè)時代與“泛西方化”浪潮四、西方文明的挑戰(zhàn)和非西方世界的應戰(zhàn)五、“非西方化”浪潮與世界歷史的新“軸心期” 后記

編輯推薦

《告別洪荒——人類文明的演變》一書所展現的,正是這樣一種宏觀的和長程的文化視野。它對人類各大文明體系發(fā)生、發(fā)展的嬗變機制的說明,尤其是關于農耕世界與游牧世界沖突、融合及其所導致的“文化雜交”結果的思想,構成了我未來的文化學體系的基本框架,為日后的進一步拓展奠定了理論基石。本書是一部從宏觀和動態(tài)角度探討人類文明演化歷程及其動因的學術著作。它從對“文明”概念的辨析入手,清晰地展現了人類各大文明體系發(fā)生、發(fā)展與形態(tài)嬗變的基本脈絡,在時間坐標上揭示了親體——子體文明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演變機制,在空間坐標上展示了各大文明體系之間、以及農耕文明與游牧民族之間的動態(tài)關系,創(chuàng)立了“文化雜交”理論的基本框架。本書內容廣博、氣勢磅礴,堪稱文化史研究的精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告別洪荒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