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李晃生、 李仲熙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3-01出版)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儒家五百年思想活水的源頭:王陽明》主要講述了,儒家、佛家、道家都一直在追尋人類這種大哲式的東西,但最終的結(jié)果卻歧很大。儒家講與時俱進,講忠君報國,講社會效益、政治理想,甚至可以粉身碎骨?!度寮椅灏倌晁枷牖钏脑搭^:王陽明》共四章:縱觀王陽明的一生;傳奇的文臣將軍;王陽明心學的理論要點述評;王學的發(fā)展之路。第一、二章以故事敘述方式為主,第三、四章以理論的述評方式為主。
書籍目錄
第一章縱觀王陽明的一生 一、王守仁的家庭背景和青少年時代 二、王守仁人仕后到下獄前的思想狀況 三、人生的重大轉(zhuǎn)折——入獄和流放絕境 四、心學在兩京的初期發(fā)展 五、突破思想重圍——王陽明重新認識的幾個問題 六、簡述平息寧王叛亂的經(jīng)過 七、學術(shù)之爭終于招致政治打擊 八、在政治迫害高壓下的講學活動 九、生命樂曲的最后樂章——征戰(zhàn)廣西與途中的講學 十、一代大哲枯萎后的種種故事略述 第二章傳奇的文臣將軍 一、平定南贛漳的“積年逋寇” 二、平息藩王蓄謀已久的大叛亂 三、平息廣西思田之亂與剿滅八寨、斷藤峽頑匪 第三章王陽明心學的理論要點述評 一、陸王心學是怎么一回事 二、說說“心即理” 三、對“知行合一”的分析——用心讀好無字之書 四、格物致知的新詮釋 五、談?wù)劇傲贾焙汀爸铝贾?六、對自然天性的追求 七、儒式“萬物一體”的理想 八、夭泉證道與嚴灘之問 九、王陽明與湛甘泉心學的一些異同點 十、王陽明講學的原則、特點 十一、王陽明重要的著作《大學問》 十二、所謂的朱子晚年定論 第四章王學的發(fā)展之路 一、說說王陽明心學是思想活水之源 二、王學“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論旗幟 三、王學對明代中葉以后社會的巨大沖擊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其間,還有一個叫汪景顏的人,也走進了王陽明的心學圈子,立志學當圣人。他被派到河北大名做宰官,臨行前請王陽明給他幾句話。王陽明就說,學當圣人就應(yīng)該改變氣質(zhì)。平時看不到,唯當面臨利害、經(jīng)變故、遭屈辱時,才能磨煉自己。怎么磨煉?“平時憤怒者,則此能不憤怒;憂惶失措者,到此能不憂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處,亦便是用力處。”王陽明告訴說,天下之事雖萬變,我們應(yīng)對只有“喜怒哀樂”四字,這正是我們的“為學之要”,而且“為政亦在其中矣”。景顏聞之,十分高興,如有所得。 有個官員弟子叫做希顏,是個孝子,也是個為人忠厚的人。他的母親去世,卻無法送終,因此十分難受。王陽明感知此人品質(zhì)純正,就多次寫信鼓勵他,其中有句話是“患難憂苦,莫非實學”,特別強調(diào)學問之道,要將心放入其中,關(guān)鍵是要認真學其中的功夫。對于環(huán)境中的各種困難,特別是小人們的困擾,王陽明具體地指導道:圣賢處末世,待人應(yīng)物,有時會受委屈,但是,其道應(yīng)該是直的。自己是君子,也不應(yīng)該將別人列入小人的位置。所以,一定要學會在官場周旋。 另一人叫做希淵,性格“謙厚和平”,視世間榮辱炎涼如飄風浮靄。但就是這樣一個忠厚誠實之人,卻與他人有了芥蒂。后來得知,完全是他人“橫逆”希淵。王陽明就此事說道,此禍“非賢者之所自取”,但是,君子必先自我反省。如檢查自己是否無禮,是否待人不忠厚,并認為這是動心忍性、砥礪切磋的好時機。 他寫信給一個叫做載子良的人,鼓勵他樹立從做善人走向圣人之學的志向。王陽明說,有志者少,人不能勝其私欲,易陷入習俗,從而無志?!肮逝笥阎g,有志者甚可喜。然志之難立而易墜也?!毕M笾趲熡?。 王陽明還遇上了一個受小人中傷的朋友,寫信給他說:君子與小人住在一起,不可能茍合,但是“不幸勢窮理極,而為彼所中傷”,怎么辦?一句話“安之而已”。如果“處之未盡于道,或過于疾惡,或傷于憤激”,其結(jié)果,必然是“無益于事而致被之怨恨仇毒”,反而是君子的過錯了。所以,原則是,只要不傷大義,從俗可也。 他對另一個學生黃誠甫說,近世的所謂道德,只是功名了。所以,真正的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如果說有了謀計之心,即使是正誼明道,也是一種功利行為了。不久,他又對這個學生說,要為善修德, “何處非道,何處非學”,為什么一定要去山林中靜修呢?
編輯推薦
《儒家五百年思想活水的源頭:王陽明》由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