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宏理 頁數:38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與近年流傳的許多以“文獻學”為題的著作相比,王宏理教授的《古文獻學新論》是一部有特色的書。作者對古文獻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進行了梳理,并對當前文獻學研究的困境加以反思,同時嘗試在此基礎上重建古典文獻學的學科體系。 從20世紀20年代末,鄭鶴聲、鄭鶴春合著《中國文獻學概要》起,這門傳了兩千年的老行業(yè)才被視為一門學科。自此之后,以“文獻學”為名的著作與日俱增,而且以等比級數的態(tài)勢不斷累積中。這些著作的觀點和內容是否完善無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著作具象化的呈現了一門新興學科的建構過程;同時也借由這些著作內容上的相互比較,告訴繼之而起的學者一門學科該如何去建構。例如鄭鶴聲、鄭鶴春的著作,依我們現代的認知看來,有頗多內容并不屬于文獻學的研究范疇,但也因為有他們這樣的嘗試,才能引領我們去思考文獻學的范疇是什么。做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前著仆,后著繼,這本來就是一個必有的進程。而一切的價值,都存在于這個緩慢而持續(xù)的進程之中。 然而,不可諱言的是,近十數年來,文獻學的著作雖然在數量上暴增,但就一門學科的建構而言,無論是在范疇、目的、方法、理論上,都略為呈現停滯不前的現象。作為一個文獻學的研究者,固然難辭其咎;但是干擾因素的出現,也是令人產生迷思的主要原因。 所謂干擾因素,一是近數十年來,文獻的類型和數量已經到了令人“焦慮”的地步;二是文獻資訊化,崩解了兩千年來逐步建構起來的文獻觀念。
作者簡介
王宏理,浙江義烏人。畢業(yè)于浙師大,先在中學任教和文聯工作,繼考入杭州大學(今浙大)師從崔富章、姜亮夫教授攻讀文學(古典文獻學專業(yè))碩士、博士學位。再進浙江省博物館工作,任書畫部主任、學術部主任及浙江西湖美術館副館長,后調杭州商學院任中文系主任?,F為浙江工商大學(原杭商院)人文學院教授、中國書畫史方向碩導,并為中國美院國畫書法專業(yè)博士生兼職教授。發(fā)表各類論文60余篇,多次獲國家、省級優(yōu)秀論文獎。獨立研究的課題有兩項列入國家社科重點項目,兩項成果獲省部級重要獎。著有《流月齋金石書法論集》、《志墓金石源流》、《流月集》,主編、主筆有《浙藏敦煌文獻》、《中國近現代名家翰墨選》、《黃賓虹全集》(書法卷)、《中國古代文化會要》等十余部大型圖書。
書籍目錄
序一序二第一章 關于“文獻”的討論 第一節(jié) “文獻”定義之再思考 一、關于屬關系 二、關于以往定義中的用語 第二節(jié) 文獻范圍之商榷第二章 關于“文獻學”之討論 第一節(jié) 文獻學的研究內容 第二節(jié) 文獻學與相鄰學科間的關系 第三節(jié) 文獻學的學術定位 第四節(jié) 古典文獻學與現代文獻學 第五節(jié) 與傳統(tǒng)學問間的名實關系 一、目錄學 二、校讎學 三、文獻學第三章 學科建設的逆向思考 第一節(jié) 文獻學的邊緣化 一、學科分類與機構部門上的無歸屬 二、相關學科間的分工不明 三、專家對學科內涵認知度不同 四、本學科理論研究者的思路有別 第二節(jié) 文獻學名存實亡的趨勢第四章 文獻發(fā)展的歷史狀況 第一節(jié) 文獻的歷史回顧 一、文獻的發(fā)展與衍變 二、文獻的散失 第二節(jié) 載體及記錄形式 一、以往載體分類的反思 二、主要載體概述 第三節(jié) 文獻的體裁第五章 鑒定學 第一節(jié) 斷時代 一、文獻形式 二、文獻內容 第二節(jié) 辨真?zhèn)? 一、目鑒 二、考證 三、技術測試 四、辨真?zhèn)蔚淖⒁恻c 第三節(jié) 定優(yōu)劣第六章 ??睂W 第一節(jié) ??苯涷灥臍v史回顧 第二節(jié) 校勘工作的總結討論 第三節(jié) ??狈椒ǖ恼撟C 第四節(jié) “錯因”“誤例”的反思 第五節(jié) 校勘成果公布與處理方式 一、??背晒奶幚響B(tài)度 二、??背晒募夹g處理方式第七章 文獻目錄學 第一節(jié) 文獻分類的基本思路 一、以本質、特征分類的思考 二、學科分類與文獻分類 第二節(jié) 目錄學基本精神的反思 一、“目錄”的本意 二、目錄學與辨章 學術思想 第三節(jié) 文獻分類理論的歷史實踐 一、主導地位的分類法 二、分類法的革新 第四節(jié) 分類法歷史的基本評價 第五節(jié) 目錄有關體例及類別 一、目錄體例 二、目錄書類別 第六節(jié) 檢索與索引第八章 輯佚、抄纂、綴合 第一節(jié) 輯佚 一、輯佚與??标P系 二、輯佚方法的推演 第二節(jié) 抄纂 一、抄纂的定位及其類別 第三節(jié) 綴合 一、綴合工作的回顧 二、綴合工作的方法與經驗 三、載體 四、文字第九章 注釋析句翻譯 第一節(jié) 注釋 一、釋形 二、注音 三、釋義 第二節(jié) 析句 一、斷句 二、標點 三、分段 第三節(jié) 翻譯 一、信與達 二、雅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三章 學科建設的逆向思考 第二節(jié) 文獻學名存實亡的趨勢 文獻學名存實亡的趨勢是很明顯的,這不是危言聳聽!當然,這里主要偏指學科建設上或基本理論框架構建上。本學科的專家對古典文獻學研究在今天的價值作用的認識偏差,對本學科在當今時代的研究方向、范圍和研究任務等認識模糊,則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又如何讓人家重視!雖然如今仍有一大批學者正嘔心瀝血地從事著古典文獻學的研究,今后也仍然會有前赴后繼地研究者。但試看國家在學科建設的指導思想上,或更確切地說,是國家指定或委托做有關學科規(guī)劃的決定和建議的部門、機構的指導思想上,他們正有意無意地自覺不自覺地將古典文獻學從相關的學科中抹去。 上文已一再提到,一是因圖書館學、檔案學、情報學憑借著現有的龐大的館舍、強大的陣容和當前經濟文化密切相關的天時、地利,文獻學只剩下一個抽象肯定具體否定的空名。更由于我們在建設事業(yè)中所表現的急功近利,處處講現實應用、處處講現代,處處講發(fā)展,而真正在搞和能搞古典文獻研究者比例又少,所以更不起眼,于是就被疏忽,甚至在有關學科建設規(guī)劃中只字不提。所謂的“提”,也就多半是文獻學的現代應用,也就是幾乎成了現代文獻學或干脆說情報學,不知是怕提古典文獻學太“背時”或是因決策層里無人搞古典文獻,總之在一般的規(guī)劃里,如今幾乎是見不到“古典文獻學”的身影了。 據網上消息,武漢大學曾受教育部社政司委托起草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學科“十五”研究規(guī)劃及課題指南(草案)的任務。他們在《導言》的第一段說道:人類社會邁向21世紀之際,隨著當代信息技術的高度發(fā)展和廣泛應用,社會信息化進程不斷加速,以因特網為主干的國際計算機信息互聯網迅速地延伸到全世界每一個角落,正在形成全球性的、高效率的信息資源共享和傳輸體系,徹底改變了人類知識信息生產、分配和利用的格局,以知識、信息為基礎的新經濟正在成為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主導力量,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產生深刻影響。
編輯推薦
《古文獻學新論》是一部有特色的書。作者對古文獻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進行了梳理,并對當前文獻學研究的困境加以反思,同時嘗試在此基礎上重建古典文獻學的學科體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