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解釋的傳統(tǒng)

出版時間:1995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作者:陳少明 單世聯 張永義  
Tag標簽:無  

作者簡介

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被解釋的傳統(tǒng)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公元1995似乎是專門用作紀念的一年。媒體和公眾喧囂的是半個世紀前的那場戰(zhàn)爭和一個世紀前一種叫電影的東西的發(fā)明。在中國,尤其是在廣東,好象沒有多少人記得一百年前,曾經有兩個來自廣東的舉子,在清帝國首都北京發(fā)動了一次有十八省舉人參加的運動,史稱“公車上書”。更沒有多少人知道,伴隨著這次標志康有為和他的學生梁啟超正式登上政治舞臺的事件,全新的一頁歷史被掀開了。驚濤怒潮般的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就從這里發(fā)軔。
       沒有法子,在這樣一個連思想本身也成了一種奢侈的年代。
       好在,于這樣的寂寞里,還有這樣一本廣東青年學者寫的書寂寞地躺在廣州某些書店的架上,久久凝視著這段寂寞的歷史。
       如《導言》里所說,《被解釋的傳統(tǒng)——近代思想史新論》的重點不在描述,而在解釋,“試圖揭示的是近代傳統(tǒng)的形成。”然而在進入本書的文本之前,我們首先必須弄清一個問題:何謂傳統(tǒng)?
       按我們慣常的理解,近代思想正是以對傳統(tǒng)的全面反叛和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為開端的,“此實五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而價值系統(tǒng)的重建則幾經反覆,迄今仍未完成。因此,我們在討論“傳統(tǒng)與現代”時,仍然不能超越一百年前的起點,即“傳統(tǒng)”被專門用以指稱近代以前的整個歷史文化,而自近代以來,中國思想史的流變,完全是以由西方傳入的現代思潮為主導,不管那是民主科學還是馬列主義。
       《被解釋的傳統(tǒng)》的作者們顯然不這樣看?!秾а浴分赋觯簜鹘y(tǒng)應該被看成過程而不是實體,其特征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傳統(tǒng)如同長河,河床和河流,分別代表思想傳統(tǒng)中的形式和內容,越深層的思想越具有普遍性,也就越具有形式感。所謂對傳統(tǒng)的反叛或守護,往往針對的只是奔涌而去的河流。而這種反叛或守護,恰恰正是在創(chuàng)造著新的傳統(tǒng)。這一將思想分層的觀點表明,“徹底地反傳統(tǒng)是不可能的”。
       長河圖式印上了書的封面,同時也確立了這本書的視角。在“古經新解”、“佛法入世”、“西潮東卷”三大編中,作者們由“思想活動在傳統(tǒng)提供的舞臺上”的觀點出發(fā),分別就近代思想的三個源頭──經學、佛學、西學在近代中國的衍生流變及其原因、影響進行探討,“闡釋了整個近代思想變遷的邏輯行程?!?br />    作者們自認為這本書“不同于編年史或思想家評傳,而更像史論”。近代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對傳統(tǒng)的重新解釋,而他們則要解釋近代的思想傳統(tǒng)(書名應該是有這樣的兩重意義)。書的字里行間時時閃爍著作者鮮明的見解,如對近現代知識分子過分急功近利的嘆惋,對傳統(tǒng)價值陷落導致精神文化漂泊無根的憂慮,以及對前輩學人“不得已”處境的體諒等等。
       對近現代學術史和思想史的爬梳抉微是近年的學術熱點之一。其中一個原因在我看來是基于面對歷史的驚異和愧怍:整整一個世紀,驀然回眸,我們并沒能比我們的前輩們進步多少,他們的著作并未像魯迅所希望的那樣“速朽”,他們遺下的困惑依然存在,他們的見識我們依然無法從總體上超越,而時間是已經過去一百年了。已經擁有了五千年歷史的我們,還有多少個一百年可以用來期待?
       更讓我不安的是,為近代中國思想貢獻了南海、任公這樣的偉大人物的嶺南,卻沒有對這個問題表現出應有的關注。一個經濟超前的地域決不應該把放棄思想視為當然的代價,甚至為此沾沾自喜。這是我推薦《被解釋的傳統(tǒng)》的最大原因,雖然閱讀它絕非一樁輕松好玩的事情。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