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彭夢俠 編 頁數:377
內容概要
本書是為適應應用性人才培養(yǎng)目標而編寫的。全書分為化學實驗基本知識、基本實驗、合成實驗、專題實驗、附錄等五個部分。其中第四部分為八個專題實驗,是《基礎化學實驗》最具特色的部分,它包括適應就業(yè)需求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應用性專題實驗項目。專題實驗使原有的單一、枯燥的基本操作訓練與解決實際問題緊密聯系起來,有較強的針對性、實用性。
本書可作為化學、應用化學、化工、制藥、生物、環(huán)境等專業(yè)的教材,亦可供相關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化學實驗基知識與技術
第一章 化學實驗常識
1.1 基礎化學實驗簡介
1.2 實驗室守則
1.3 實驗室安全知識
1.4 實驗室環(huán)境保護及“三廢”處理
第二章 基礎化學實驗的學習方法
2.1 實驗預習
2.2 實驗操作
2.3 實驗報告
第三章 實驗結果與處理
3.1 誤差
3.2 有效數字及其運算規(guī)則
3.3 實驗數據的表達與處理
第四章 化學實驗通用技術
4.1 玻璃儀器的使用
4.2 實驗室其他常用儀器物品
4.3 化學試劑的規(guī)格及存取
4.4 溶液的配制
4.5 試紙的種類及使用
4.6 干燥與干燥劑的選擇
4.7 加熱與冷卻
4.8 氣體的發(fā)生與收集
4.9 溫度的測量與控制
4.10 體系壓力與測量
4.11 無水無氧反應操作技術
第五章 分離提純技術
5.1 結晶與固液分離
5.2 重結晶
5.3 升華
5.4 常壓蒸餾
5.5 分餾
5.6 水蒸氣蒸餾
5.7 減壓蒸餾
5.8 萃取與洗滌
5.9 色譜技術
5.10 離子交換技術
第六章 分析測試技術
6.1 樣品分析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6.2 電子天平及其使用
6.3 酸度計及其使用
6.4 滴定分析常用儀器及操作
6.5 重量分析基本操作
6.6 分光光度計及其使用
第七章 常用理化參數測定技術
7.1 熔點的測定
7.2 沸點的測定
7.3 密度的測定
7.4 折光率的測定
7.5 旋光度的測定
7.6 落球法測定液體的黏度
第二部分 基本實驗
實驗1 酒精噴燈的使用和簡單玻璃加工操作實驗
實驗2 電子天平的使用及稱量練習
實驗3 溶液的配制
實驗4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練習
實驗5 沉淀與溶液的分離
實驗6 粗食鹽的提純
……
第三部分 合成實驗
第四部分 專題實驗
第五部分 附錄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配制不同用途的溶液需選用不同規(guī)格的化學試劑。配制一般試液、指示液、緩沖液等可采用分析純或化學純試劑。配制標準溶液有兩種方法:(1)直接配制法:用分析天平以減重法準確稱取計算量的基準試劑或優(yōu)級純試劑,溶解后轉移至容量瓶稀釋至一定體積,可以得到準確濃度的標準溶液。這種溶液一般用作雜質的限量檢查、比色分析或分光光度法的標準液。(2)間接配制法:用臺秤稱取所需試劑,置于燒杯中,用量筒加入所需量的溶劑,溶解后得到近似濃度的溶液,通過標定確定其準確濃度。這一類標準溶液一般用作滴定液。在配制溶液時,首先應根據所需配制溶液的濃度、體積,計算出溶質和溶劑的用量。在用固體物質配制溶液時,如果物質含結晶水,則應將結晶水計算進去。稀釋濃溶液時,應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量不變的原則,計算出所需濃溶液的體積,然后加水稀釋。配制好以后及時貼上標簽。在配制溶液時,應根據配制要求選擇所用儀器。如果對溶液濃度的準確度要求不高,可用臺秤、量筒等儀器進行配制;若要求溶液的濃度比較準確,則應用分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等儀器進行配制。
編輯推薦
《基礎化學實驗》是21世紀應用型高等院校示范性實驗教材之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