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誕生

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天野郁夫  頁數(shù):512  字數(shù):468000  譯者:黃丹青 竇心浩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本《大學的誕生》由天野郁夫所著,黃丹青和竇心浩等譯,全書描述了日本大學誕生的故事,從1877年創(chuàng)設日本最初的近代大學——東京大學(1886年成為帝國大學)開始,到1918年允許設置私立大學為止,期間長達
40年。
《大學的誕生》的作者從現(xiàn)代的視角回顧了這段艱難的摸索和選擇過程,勾畫出了逐漸形成的日本大學以及高等教育體系獨特的形態(tài)與構造。他認為,雖然此后經過“二戰(zhàn)”后美國占領下的制度改革,日本的大學與高等教育走上了一條新路,但“大學誕生期”所形成的基本性質卻被一路繼承下來,直至今日。

作者簡介

天野郁夫,日本著名教育社會學家和高等教育學家。1936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縣,1958年畢業(yè)于一橋大學經濟學院,1966年畢業(yè)于東京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獲教育學博士學位。他先后在日本國立教育研究所、名古屋大學、東京大學任職,歷任東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院長,日本教育社會學會會長,日本高等教育學會首任會長,日本大學審議會委員,日本學術會議會員等職。現(xiàn)任日本文部科學省國立大學財務經營中心研究部部長。
天野教授的著作頗豐,主要代表作有《考試的社會史》(1983)、《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1986)、《近代日本高等教育研究》(1989)、《大學——變革的時代》(1994)、《教育改革的趨勢》(1995)、《E本的教育系統(tǒng)》(1996)、《教育與近代化——日本的經驗》(1996)、《大學——挑戰(zhàn)的時代》(1999)、《大學改革的趨勢》(2001)、《日本高等教育系統(tǒng)》(2003)等。除此之外,還發(fā)表了300多篇論文。天野教授是日本當今最著名的高等教育學家之一,有“日本高等教育研究第一人”之美譽,其許多著作是日本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方向研究生的必讀書籍。他的多篇論文已被翻譯介紹到中國,在中國高等教育研究領域有廣泛的影響。

書籍目錄

中文版序
序章 帝國的大學
第一章 帝國大學前史
一、國際環(huán)境與日本
二、東京大學成立之前
三、“日本版高等??茖W校”群的形成
四、派遣留學生與培養(yǎng)教員
五、《教育令》與美國模式
六、組建東京大學
七、“高等??茖W?!比旱乃ヂ?br /> 八、人才的“簡易速成”
九、另一類專門學校群
十、法學類私學登上舞臺
十一、“明治十四年政變”的沖擊
第二章 帝國大學的成立
一、帝國大學的誕生
二、教員集團的形成
三、帝國大學的特權
四、“高等中學校”的創(chuàng)立
五、官立專門學校群的形成
六、國家考試與專門學校
七、醫(yī)療類人才的培養(yǎng)
八、中等教員的培養(yǎng)與審定制度
九、法學類私學與國家考試
十、立志成為大學的私學
第三章 組建帝國大學
一、諸學校令案與高等教育
二、學制改革討論的起始
三、井上毅的“高等學?!睒嬒?br /> 四、學位制度與學術貴族
五、研究生院、學會與學術雜志
六、講座制與帝國大學
七、教授集團的形成——理工類
八、教授集團的形成——文史類
九、學術與教育的壟斷體
十、“學歷貴族”的培養(yǎng)與供給
十一、人才培養(yǎng)與帝國大學的功能
第四章 專門學校群像
一、高等學校專門學部的沒落
二、工業(yè)化對技術人員的需求
三、高等商業(yè)與“民間”需求
四、農業(yè)類人才的培養(yǎng)
五、中等學校教員與高等師范
六、醫(yī)、齒及藥學類專門學校
七、中等學校教員的培養(yǎng)與私學
八、宗教類私學群
九、女子高等教育機構的出現(xiàn)
十、法學類私學的盛衰
十一、私學的合作及挑戰(zhàn)
第五章 “私立大學”的登場
一、成長中的私立高等教育
二、講義錄與啟蒙時代
三、學生的社會出身
四、法學類私學的畢業(yè)生
五、高等學校與專門學校之間
六、學制改革討論的展開
七、兩大改革構想
八、《專門學校令》的頒布
九、“大學名稱”的獲取戰(zhàn)略
十、“私立大學”的真相
第六章 “東西兩京的大學”
一、官立諸學校的增設
二、中學校畢業(yè)生的升學狀況
三、財政困難和帝國大學
四、京都帝國大學的創(chuàng)設
五、發(fā)起挑戰(zhàn)的“西京的大學”
六、高等學校增設問題與考試競爭
七、帝國大學與高等學校之間
八、東西兩京大學之比較
第七章 對帝國大學的挑戰(zhàn)
一、札幌農學校的帝國大學化
二、東京高等商業(yè)學校的升格運動
三、大阪醫(yī)學校的挑戰(zhàn)
四、慶應義塾的大學志向
五、早稻田與“事實上”的大學
六、學制改革討論的展開一高等中學校構想的挫敗
七、學制改革討論的展開——“大學校”構想的出臺
八、菊池大麓的學制改革論
九、學藝大學校與“修養(yǎng)”
十、美國模式的夭折
第八章 欣欣向榮的專門學校
一、《專門學校令》之精神
二、實業(yè)專門學校的發(fā)展
三、從業(yè)考試與醫(yī)療類專門學校
四、宗教類私學的現(xiàn)實
五、苦苦掙扎的女子專門學校
六、法學類私學的綜合化
七、從法科到商科
八、私學經營的現(xiàn)實——學生與教員
九、私學經營的現(xiàn)實——法人化與資金
第九章 序列構造的形成
一、教育體系的結構
二、序列與排名的構造
三、四所帝國大學
四、帝國大學之間的排位
五、分棲共存的構造
六、畢業(yè)生的社會分配
七、職業(yè)的世界——明治三十年代
八、畢業(yè)生就業(yè)問題的出現(xiàn)
九、學校評判記
十、“各大學畢業(yè)生月旦”
第十章 《大學令》的成立
一、臨時教育會議的設立
二、年限縮短及高等普通教育
三、從大學預科到高等普通教育
四、高等普通教育與社會階層
五、帝大派的反擊
六、大學教育與專業(yè)教育
七、帝國大學的改革
八、大學的自治與學問的自由
九、《大學令》、《高等學校令》的成立
終章 大學的誕生
一、大學的設立
二、官立大學的升格
三、私立大學的故事
四、資金與捐助
五、另一個“大學誕生”的故事
后記
引用·參考文獻
譯后記

編輯推薦

  要創(chuàng)立最好的大學,建立最合適的高等教育體系,走在近代化先列的歐美各國理所當然是日本的仿照模式。但是,這對當時的后發(fā)國家日本來說卻是一個大難題。選擇哪個國家作為自己的模式?如何利用有限的財力、人力資源盡快地設立大學、構建高等教育體系?在這些相關的政策討論中,有關人員展開了激烈的論爭,并幾經嘗試、摸索、修正,最后誕生了與任何一個歐美國家都不同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大學及高等教育體系。這本《大學的誕生》由天野郁夫所著,黃丹青和竇心浩等譯,回顧了這段艱難的摸索和選擇過程,勾畫出逐漸形成的大學以及高等教育體系獨特的形態(tài)與構造,也即分析“文明開化”或說近代化在日本的社會與文化以及產業(yè)與職業(yè)方面所發(fā)揮的作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大學的誕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