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年8月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日] 加藤周一 頁數(shù):144 字數(shù):143000 譯者:彭曦
Tag標簽:無
前言
在日語中,有“將往事付諸流水”這樣的說法。那是說:應該早一點忘記已經(jīng)過去的糾紛,不要老是糾纏過去的事情,那樣有利于個人、集團現(xiàn)在的活動。但是,那在另一方面又意味著個人以及集團都沒有必要對過去的行為負責。當然,這是程度上的問題,不論在哪種文化中,追溯到過去追究責任的做法是有限度的。例如,刑法有時效,這種情況并非只存在于日本。不過,可以說在日本社會,很多人有這樣一種明顯的傾向,那就是:為了順利地過現(xiàn)在的生活而不拘泥于過去;與其在法庭上解決糾紛,不如將過去付諸流水以實現(xiàn)和解。那樣做有時更省事、更實際。但是,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正如人們反復指出的那樣,德國社會沒有將奧斯威辛集中營付諸流水,而日本社會則試圖將“南京大屠殺”付諸流水。其結(jié)果是,德國和法國恢復了信賴關(guān)系,而日中兩國國民卻沒有建構(gòu)起信賴關(guān)系,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 關(guān)于未來,則有“哪知道明天會刮什么風”的說法。那恐怕有雙重的含義。第一層含義是說:因為未來的狀況不可預測,所以與其為未來的事情操心,不如關(guān)注現(xiàn)在的狀況;另一層含義是說:因為不知道風向會怎樣變化,所以到時候根據(jù)情況決定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
內(nèi)容概要
所謂時空觀并不是超越文化差異的普遍性東西,各種文化一定有其固有的模式。那么,日本文化具有怎樣的時空觀呢?獨特的時空觀使日本文化具有怎樣特征呢?作者憑借豐厚的學識和廣博的閱歷,從古代神話、信仰體系中探求日本文化中的時空觀的原型,并透過這些原型在藝術(shù)與文學作品中的具體表現(xiàn),論述了傳統(tǒng)的時空觀對日本人的行為方式所產(chǎn)生的影響。
作者簡介
加藤周一,1919—2008,評論家、作家、學者。1943年畢業(yè)于東京大學醫(yī)學部,醫(yī)學博士。1946年以長篇文學評論《1946年:文學的考察》受到世人注目。曾任上智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等。他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提出的“混合文化論”廣為
書籍目錄
序言 生活在“現(xiàn)在一此處” 概念的框架 本書的構(gòu)成 第一部 時間第一章 時間的類型 猶太教的時間 古希臘的時間 古代中國的時間 佛教中的時間 《古事記》的時間 日本文化的三種時間第二章 時間的各種表現(xiàn) 日語的特征 語句順序 時態(tài) 日語文學 物語的文體 抒情詩的形式 連歌的“現(xiàn)在一此處” 俳句的時間 隨筆的特點 藝術(shù)與時間 “音色”與“停頓”的音樂 身體表現(xiàn) 繪畫中的時間第三章 行為方式 從神佛習合到擺脫信仰 貫徹順應大勢和內(nèi)在化 第二部 空間第一章 空間的種類 歐洲文明的空間 中國文明的空間和東亞世界 創(chuàng)世神話的空間認識 封閉的空間 村落的內(nèi)與外 遠方和村落 空間的三種特征第二章 空間的各種表現(xiàn) 建筑空間 茶室的空間 崇尚水平線 非對稱的美學 繪畫的空間 開閉的空間與繪畫 主觀主義傾向第三章 行為方式 開閉的對外關(guān)系 共同體的開閉和集體主義 第三部 “現(xiàn)在=此處”的文化第一章 部分和整體第二章 逃脫與超越 關(guān)于逃脫的愿望 逃脫“現(xiàn)在” 逃脫“此處” 避難這種選擇 超越時空間后記譯者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但是,時間的非可逆性并不是原原本本地被投影在歷史過程中。歷史朝目的地或者目標前進的趨勢存在于長期的框架中,而不是在短期的細部。從埃及逃脫的以色列人集團在紅海擺脫了追趕過來的法老的軍隊,紅海的水一分為二,拯救了他們。這樣的事情只發(fā)生一次,而不可能發(fā)生第二次。他們橫貫沙漠,但等待著他們的是重重困難:沒有水,也沒有食物。因此他們猶豫:到底是前進還是后退,是堅持走到“約定的地點”,還是退回到埃及呢?以色列人不是被動地、順其自然地前進,而是在經(jīng)歷了痛苦思索、迷茫之后,才做出了積極向前的選擇。“流淌著乳汁和蜂蜜的國度”固然是神的承諾,但那并不是無條件的,只有在舍棄其他神、侍奉唯一神的時候那才會出現(xiàn)。那是神與以色列人之間簽訂的雙向性契約,他們前進就是在履行契約,而打退堂鼓回到埃及眾神之下則是違反契約。在后者的情況下,神不受契約的約束。相反,如果神不賜予他們“約定的地方”,也不遵守諾言的話,以色列人大概不會去盡義務(wù)侍奉唯一神吧??偠灾?,對于他們來說,哪怕在契約很難履行的情況下,也只有兩種選擇即尊重或者不尊重與神的契約。換句話說,也就是在未來要實現(xiàn)的目的(“約定的地方”)和現(xiàn)在要解決的問題(從現(xiàn)在所處的困境中擺脫出來)這兩項中,選擇把哪個放在優(yōu)先位置?! ∧敲慈绾芜M行選擇呢?那由集團成員即個人的意志所決定。在做決定的時候,神不會以“神托”的形式介入,巫女所告知的“命運”也不會對之產(chǎn)生影響。另外,領(lǐng)導人摩西不僅不會勸導,甚至還想方設(shè)法使集團不要向個人施加壓力??偠灾?,個人不論在何種意義上都不會受到外部力量的強制。在這種意義上,他們可以自由地做出決定。個人的自由決斷結(jié)集起來形成集團的意志,他們選擇與神簽訂契約,朝目的地前進。因為前進是以色列人的歷史,所以他們創(chuàng)造了他們自己的歷史。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