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顏世安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以隱者傳統(tǒng)和道家思想為背景,重新解釋了莊子的游世思想和道論。莊子是戰(zhàn)國中期一位偉大的隱者思想家,他的思想涉及當時知識界關心的許多重要問題,但最核心的思考,是要回答亂世如何找到個人出路。莊子對社會黑暗和人生痛苦有獨特的認識,他不相信傳統(tǒng)隱者找到的種種避世方法能躲避黑暗,因此獨倡游世。游世思想表面上戲謔恢諧,無可無不可,實質卻是堅守內(nèi)心的孤獨。另一方面,莊子又繼承了隱者的理想主義傳統(tǒng),要在世俗生活的腐爛氣息之外尋找清新的人生。他把這種清新的理想與自然之道理論結合起來,創(chuàng)立了一種關于個人與世界如何建立全新交往關系的理論。先秦自然道論到莊子這兒達到思想的最高峰。
作者簡介
顏世安,1956年生,1983年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yè),1986年南京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并留校工作,1997年在職獲歷史學博士學位。1994年春被聘為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先秦思想史。已發(fā)表先秦儒、道思想研究論文二十余篇,出版海外漢學著作譯著(合譯)一部。有關莊子研究的論文曾獲第一屆全國青年優(yōu)秀社科論文獎。1998-1999年度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
書籍目錄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
第一章 生平著述
一、生卒年與故里
二、生平身世
三、與惠施的交往
四、與隱者的關系
五、著述問題
第二章 痛苦意識
一、生命的孤弱
二、精神的奴役
三、善惡的困惑
第三章 游世思想
一、從避世到游世
二、戲謔生命的卑微
三、客串存在的角色
第四章 人生理想
一、隨遇而安
二、品味孤獨
三、生命清新
第五章 道與知識
一、對“經(jīng)典”的質疑
二、老子之道
三、道與自然知識的分化
第六章 新的世界
一、道就是自然
二、道與知
三、道與言
四、道與行
五、存在之本
結語:無我之境
索引
人名索引
文獻索引
詞語索引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二,說話不自以為是,不自負,永不以既有的見解為確定的真理;第三,做人做事不求回報,不炫耀賣弄,盡其本性關心他人,專注于工作,使生命的自然潛力盡情發(fā)揮;第四,贊美宇宙萬物的永恒,信賴并感恩未可知的世界,在萬物一體中找到生命之本。學者多認為莊子的生命理想是自由,這當然是有道理的。在自然中尋找生命不竭源泉,未嘗不可以稱為尋找自由。但是我不愿意強調(diào)莊子的理想是自由,因為一般的傾向,多是從反對外部壓制的意義上,而不是從尋找新源泉的意義上理解莊子的自由,這樣容易把最重要的東西忽略掉。莊子思想當然有反對外部壓制的意思,包括藐視王公大人,嘲諷制度規(guī)范,批評儒墨說教,都表現(xiàn)出追求個性自由的精神。但是這并非莊子最深刻的思想。在追求人的自由這個問題上,莊子最深刻的思想其實不在于反對制度規(guī)范,而在于反對人的習性,最根本的就是自我中心習性。由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習性而導致的無窮無盡的個人焦慮、患得患失,才是人生自由的最大禁錮,只有解除這個禁錮,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但是解除自我中心習性的禁錮,含義非常復雜,決不是簡單的“自由”兩個字便能說清楚。內(nèi)篇和外雜篇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就不一樣。在《莊子》內(nèi)篇,“逍遙游”是解除了自私心的囚禁,但那是回到一個“無待”的一切都無所謂的純主觀意志,這個擺脫了與外部世界任何經(jīng)驗聯(lián)系的純主觀意志,很難說是自由(見本書第四章一節(jié))。
編輯推薦
《莊子評傳》榮獲我國出版領域最高獎項“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榮獲首屆“中國文化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獎”,規(guī)模最大的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研究工程,國家重點圖書選題規(guī)劃項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