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評傳

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陳美東 著  

內容概要

  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在天文歷法、天文儀器制造與水利工程等科學技術領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本書討論其歷史背景、家學淵源與師友情誼,由對其科學技術成果的深入分析,論述其重視科學實踐,重視數學的運用,追求實踐與理論的統(tǒng)一,追求綜合效益的實現(xiàn)等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以及善于繼承與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與精益求精的科學態(tài)度,并對其歷史地位和對國內外的影響進行評價。

作者簡介

陳美東,1942年2月生,福建省連江縣人。1964年畢業(yè)于武漢測繪學院天文大地測量系,1967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生畢業(yè)。后歷任該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學位導師,曾任該所副所長、所長、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上二海交通大學兼任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國際東渡科學、技術與醫(yī)學史學會副主席,國際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聯(lián)合會理事等職。著有《古歷新探》、《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卷)、《中國天文學史大系》(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卷),主編《簡明中國科學技術史話》、《中國古星圖》、《自然科學發(fā)展大事記·天文學卷》,參與編著《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中國天文學史》、 《中國古代科技史話》、《中國古代科學家傳記》等著作,發(fā)表中國天文學史和科技通史方面的論文200余篇。

書籍目錄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
第一章 時代、生平及師友
一、少年時代
二、紫金山時期
三、在水利與天文儀器領域初露鋒芒
四、馳騁在水利工程天地
五、攀登天文歷法的高峰——前期
六、攀登天文歷法的高峰——后期
七、又回到水利工程天地:通惠河工程及其他
八、再創(chuàng)儀象制作之業(yè)績與晚年之謎及其他
第二章 測驗之器莫先儀表、天文儀器制作的技巧思想及太史院的設計
一、測驗之器莫先儀表
二、天文儀器制作的技術思想
三、太史院的設計思想
第三章 歷法莫先測驗與繼之以密算:實踐與理論的統(tǒng)一
一、歷之本在測驗——先之以精測
二、繼之以密算——以科學、合理的數學方法擬合天體的運行
三、其他天文歷法思想
第四章 水利思想
一、從邢臺城北治水到建立冀魯水驛諸工程所反映的水利思想
二、通惠河工程及其所反映的水利思想
第五章 歷史地位與影響
一、元代人對郭守敬及其科學技術工作的評述
二、明清時期對郭守敬及其科學技術工作的繼承與評述
三、授時歷與郭守敬所制天文儀器對古代朝鮮和日本的影響
四、近現(xiàn)代學者對郭守敬及其科學技術工作的評述
索引
人名索引
重要詞語索引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前已提及,忽必烈在潛邸廣征“天下英俊,訪問治道”,遂有一批賢者應召而至,言路大開。如劉秉忠在回邢臺奔喪返潛邸后不久,即“上書數千百言,……”建議建立漢百官制度、刑法制度、賦稅制度與度量衡制度,“禁橫取,減稅法,以利百姓”,“宜差勸農官二員,率天下百姓務農桑,營產業(yè)”,“開設學?!?,“開選擇才”,尊孔子,“養(yǎng)天下名士宿儒”,立“太平之基,王道之本”,“不以言廢人,不以人廢言,大開言路”,修撰金史等等。這些很可能是劉秉忠在紫金山同張文謙、張易等討論的結果,至少是征求了他們的意見。這位懷有雄心壯志的忽必烈,頗有從善如流的度量,不但聽其言,而且采納了諸多建議付之實施。整治凋蔽不堪的邢臺,吸納流民,使社會趨于安定、經濟得以復興,并作為整治各地的示范,便是最早被采納的建議之一。 辛亥(1251)年六月,“邢州有兩答剌罕言于帝日:‘邢吾分地也,受封之初,民萬余戶,今日減月削,才五七百戶耳,宜選良吏撫循之。’帝從其言。承制以脫兀脫及張耕為安撫使,劉肅為商榷使,邢乃大治?!边@“兩答剌罕”就是劉秉忠和張文謙,正是他們目睹家鄉(xiāng)的慘狀,心懷天下的大局而提出的建議,也可能是他們在紫金山時就已議定的。 劉秉忠上言:“邢州舊萬余戶,兵興以來不滿數百,凋壞日甚,得良牧守如真定張耕、沼水劉肅者治之,猶可完復。’朝廷即以(張)耕為安撫使、(劉)肅為副使?!薄靶现莓斠獩_,初分二千戶為勛臣食邑,歲遣人監(jiān)領,皆不知撫治,徵求百出,民弗堪命?;蛟V于王府,(張)文謙與(劉)秉忠言于世祖日:‘今民生困弊,莫邢為甚。盍擇人往治之,責其成效,使四方取法,則天下均受賜矣。’于是乃選近侍脫兀脫、尚書劉肅、侍郎李簡往。” 由這些記載看,當時被委派到邢臺負責治理的官員有脫兀脫、張耕(字耘夫)、劉肅(字才卿)、李簡四人,他們到邢臺后,“協(xié)心為治,洗滌蠹敝,革去貪暴,流亡復歸,不期月,戶增十倍。”即從除暴安良、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著手,吸引流民回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恢復交通和發(fā)展生產,也是當務之急。治理邢臺城北潦水一帶的水利便是他們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元好問(1190~1257)在《邢州新石橋記》中,便記述了張耕、劉肅等決策治理這項水利工程前后的情況: 邢州(今河北省邢臺市)城北有三條河,即潦水、達活泉與野狐泉,因蒙金戰(zhàn)爭,年久失修,以致河道決口、泛濫成災,河道上原有的石橋亦被淤泥淹沒,“淤墊既久,無跡可尋”,百姓只能從臨時搭建的狹窄木橋往來其問,苦不堪言。“兩安撫張君耘夫(耕)、劉君才卿(肅)思欲為經久計,詢訪耆舊,行視地脈,久乃得之。經度既定,言于宣使,宣使亦以為然。乃命里人郭生立準計工,鎮(zhèn)撫李質董其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郭守敬評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