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徐有富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鄭樵不應科舉考試,畢生從事學術研究,在經學、禮樂之學、語言學、自然科學、文獻學、史學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鄭樵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他否定《詩序》的“美刺觀”,反對《春秋》研究中的“褒貶說”,指出妄言禍福的五行學說是“欺天之學”,他的治學宗旨就是要杜其妄而絕其妖。鄭樵具有嚴格的科學態(tài)度,他不僅努力盡讀天下之書,而且特別重視金石圖譜,強調社會調查,主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做到了身體力行。他在治學中注意目錄,重視校勘,擅長分析與歸納。鄭樵具有鮮明的“會通”思想,他融會天下學術而自成一家之言,熔鑄畢生研究成果,撰成《通志》二百卷,為自己樹立了一座豐碑。書末所附《鄭樵簡譜》、《鄭樵著作考》,系統(tǒng)全面、簡潔明了地反映了鄭樵的生活軌跡與學術成就。
作者簡介
徐有富,1943年出生于南京,1967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中文系,1981年于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畢業(yè),獲文學碩士學位。現任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李清照》、《校讎廣義》(與程千帆合作)、《中國古典文學史料學》(主編)等,并發(fā)表過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論文多篇。
書籍目錄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
第一章 求索之路
一、讀書治學
二、求仕應征
第二章 經旨之學
一、《詩》
二、《春秋》
第三章 禮樂之學
一、禮
二、樂
第四章 語言學
一、文字
二、音韻
三、訓詁
第五章 自然科學
一、天文
二、地理
三、生物
第六章 文獻學
一、文獻收集
二、文獻編目
三、文獻典藏與利用
第七章 史學
一、《通志》的會通思想
二、《通志》的體例
三、《通志》的論述
第八章 鄭樵思想的形成與影響
一、鄭樵思想的形成
二、鄭樵思想的影響
附錄
一、鄭樵簡譜
二、鄭樵著作考
經類第
禮樂類第二
小學類第三
天文地理類第四
生物類第五
校讎類第六
史學類第七
文學類第八
索引 人名索引
文獻索引
詞語索引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鄭樵日:“諸侯舊用天子之年,至平王失政,諸侯并稱元年。”②周王朝的衰敗,諸侯國的興盛,從紀年中清晰地反映了出來。這段話反映了這一變化的時間與過程?!洞呵镒髠鳌坊腹衅吣杲浳脑疲骸傲?。丁丑,蔡侯封人卒。秋。八月,蔡季自陳歸于蔡?!编嶉匀眨骸安毯盍⒍辏?,無嗣,國人召其弟于陳而立之,是為哀侯獻舞?!雹徇@段話交代了蔡季與蔡侯封人之間的關系,以及蔡季自陳歸于蔡的原因。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春秋時有關世襲制的一些情況?!洞呵镒髠鳌废骞邪四杲浳脑疲骸笆幸辉?,公如楚?!编嶉匀眨骸盀槌耍蕪某T侯皆朝于晉,從晉之諸侯皆朝于楚,謂之交好。魯君之如晉,屢矣。自周公以來,于今始朝楚。”④從這段話中,我們明白了楚國強盛起來的大致時間,魯君為何朝見楚國,以及當時存在的“交好”這一社會現象?!洞呵镒髠鳌氛压衅吣杲浳脑疲骸鞍嗽拢瑫x茍吳帥師滅陸渾之戎?!编嶉匀眨骸瓣憸?,本惠公自西裔遷之周,世世事晉,今貳于楚,故滅之?!雹輳倪@段話中,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陸渾的來龍去脈,并明白了晉滅陸渾的原因。從上面所引的材料中可以看出,說解《春秋》應當征實,以便讀者認識歷史原貌,而不應當妄言褒貶,進行政治說解。
編輯推薦
《鄭樵評傳》是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