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鐘肇鵬,周桂鈿 著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桓譚是漢代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他的主要著作《新論》,自宋以后亡佚,現(xiàn)在只存佚文三萬字左右。他批判當時流行的讖緯神學及占卜、祭祀、禱祝等世俗迷信。他的“形神燭火”之喻、無鬼論及否定長生之說等光輝的思想也保存下來。本傳對桓譚的生平、著作作了較詳細的考辨,對他的哲學、政治、美學思想作了系統(tǒng)的剖析?;缸T思想直接影響漢代的唯物主義巨子王充,王充推崇桓譚,予以很高的評價,本傳對桓譚王充的關(guān)系也作了論證。
王充是中國漢代(公元1世紀)的重要哲學家,他的著作《論衡》是當時百科全書式的巨著,王充批評當時流行的天人感應說和其它各種迷信,用事實與邏輯相結(jié)合的方法詳細分析當時社會關(guān)注的各種哲學問題,表現(xiàn)了近代科學精神,有明顯的超前性,對后代有深遠的影響。
作者簡介
鐘肇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1925年生于四川成都。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史研究室副主任、世界宗教研究所學術(shù)委員、道教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等職。編著有《道藏提要》、《讖緯淪略》、《孔子研究》等。
書籍目錄
《桓譚王充評傳(上冊)》
《桓譚王充評傳(下冊)》
章節(jié)摘錄
王充《論衡》與桓譚《新論》不僅著作的宗旨相同,而且在思想體系、思想方法上也有繼承關(guān)系。下面予以說明。(一)在“形”“神”關(guān)系上樹立了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形”“神”關(guān)系問題是漢魏六朝哲學界爭論的關(guān)鍵問題。“形”是指活人的肉體,“神”是指人的精神。所以“形”與“神”孰為第一性的問題也就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的分野。桓譚《新論》論形神說:“精神居形體,猶火之然燭矣。燭無,火亦不能行于虛空?!边@就是說人的精神和形體,跟火和燭的關(guān)系相同。沒有燭,火決不能在虛空中發(fā)光。精神是形體所產(chǎn)生的,猶之火光是燭產(chǎn)生的一樣;形體壞了,精神也就不復存在,猶之燭滅了,火光也就不復存在。精神之從屬于形體猶火之從屬于燭。形與燭是第一性的,神與火是派生的。桓譚的形神燭火之喻是中古時代卓越的唯物主義命題。它不僅影響到王充,而且影響到傅玄、楊泉,而齊梁時代偉大的唯物主義者范縝“形神利刃”之喻,也是由此遞變的。王充是直接繼承了桓譚這一理論。他說:“天下無獨燃之火,世間安得有無體獨知之精?!庇终f:“火滅光消而燭在,人死精亡而形存?!蓖醭洳扇×嘶缸T形神燭火的譬喻,但在表述上較桓譚更為確切,因為桓譚說的“精神居形體”還有可能給唯心主義者鉆空子,認為精神是寄托于形體之中的東西,因之也就可以離開形體而存在。王充卻說不能有“無體獨知之精”就堵塞了這一漏洞,說明精神不能離形體而存在。
編輯推薦
《桓譚?王充評傳(套裝上下冊)》榮獲我國幽版領域最高獎頂“首屆中國幽版政府獎”、榮獲首屆“中國文化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獎”、規(guī)模最大的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研究工程、國家重點圖書選題規(guī)劃項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