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評傳

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楊澤波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在儒學發(fā)展史上,孟子擔當著“第二小提琴手”的重要角色。但由于歷史資料的缺乏以及孟學內(nèi)涵豐富而曲折,后人不僅對孟子生平事跡爭論繁多,就是對孟子思想也多有歧解。面對孟學研究的這兩大困難,《孟子評傳(套裝上下冊)》一方面盡量汲取前人的成果,對孟子生平事跡中諸如師承、生卒、游歷、著作等重要問題,勇于提出自己的觀點,盡可能澄清有關的爭論;另一方面,又不局限于前人的注疏,努力返回本經(jīng),探求孟子思想的本意,盡可能消除對民本、經(jīng)權(quán)、義利、人性、養(yǎng)氣等問題的誤解。此外,《孟子評傳(套裝上下冊)》將孟子思想列為王霸、經(jīng)權(quán)、義利、舜跖、人性等五辨進行討論,打破了一般從政治、經(jīng)濟、哲學等方面研究孟子的呆板模式,較好地把握了孟子思想的特色和原貌,體現(xiàn)了作者刻意求新、一絲不茍的治學態(tài)度,讀來有嚴謹有序、耳目一新之感。

作者簡介

楊澤波,哲學博士,教授。1953年生,河北省人。長年堅持自學。1985年通過中央電視大學中文專業(yè)大專自學考試。翌年以同等學歷考取復旦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史專業(yè)研究生,1989年獲碩士學位,同年直升攻讀博十,1992年畢業(yè),獲博士學位。潛心盂學研究有年,其博十論文《孟子性善論研究》列入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并在海內(nèi)外發(fā)表關于孟子以及其他方面的學術論文四十余篇:

書籍目錄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
生平篇
第一章 孟子生平事跡
一、孟子的名字
二、孟子的故鄉(xiāng)
三、孟子的先世
四、孟子的師承
五、孟子的弟子
六、孟子的游歷
七、孟子的生卒
第二章 《孟子》作者考辨
一、《孟子》的作者
二、《孟子》外書問題
思想篇
第三章 王霸之辨
一、王霸之辨的緣起
二、圣王:王道主義的前提
三、保民:王道主義的措施
四、關于王道主義理解的三個問題
第四章 經(jīng)權(quán)之辨
一、理論前導
二、孟子論經(jīng)權(quán)
三、義與命
第五章 義利之辨
一、“義”“利”稽求
二、治國方略意義的義利之辨
三、人禽之分意義的義利之辨
四、道德目的意義的義利之辨
五、“只準言義,不準言利”辨正
第六章 舜跖之辨
一、舜跖之辨與理想人格
二、理想人格的層次
三、理想人格的典范
四、理想人格的實踐
五、理想人格的動力
六、舜跖之辨的意義
第七章 人性之辨
一、基本概念釋義
二、性善論的基本思路
三、性善論的主要原則
四、性善論的現(xiàn)代詮釋
……
影響篇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客體把刺激納入主體原有的圖式之中,此即同化;另一方面,主體原有圖式又不斷調(diào)整,以適合新的情況,此即順應。同化使原有圖式發(fā)生量的變化,順應使原有圖式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同化和順應在相互作用中,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使認識逐步發(fā)展,最終完成發(fā)生認識論所揭示的認識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過程。發(fā)生認識論的創(chuàng)立是本世紀西方哲學思想中的一件大事,其意義是多方面的,其中我們最感興趣的是皮亞杰雄辯地證明了認識的發(fā)生必須通過中介才能進行。這個中介就是圖式。傳統(tǒng)經(jīng)驗論認為,認識來源于客體對主體的刺激,有什么樣的刺激就有什么樣的認識。皮亞杰的理論徹底打破了這種陳舊的觀念。他認為,認識過程并不是單純的由刺激到反應,在刺激和反應之間還有一種圖式,客體刺激只有經(jīng)過圖式的整理才能成為主體的反映,形成認識。同時,這個中介也是在不斷建構(gòu)中形成的。傳統(tǒng)唯理論認為,理性原則是先天的,是個神秘的王國。皮亞杰卻認為,認識圖式的發(fā)生發(fā)展是一個連續(xù)不斷的過程,在感知運動階段主要是“活動”,在前運演階段主要是“前概念”,在具體運演階段和形式運演階段主要是“概念”。通過這些發(fā)展變化,科學的認識圖式才能最終形成。人類學的發(fā)展與發(fā)生認識論有異曲同工之妙。隨著人類學的逐步發(fā)展,人們注意到一些十分有趣的現(xiàn)象:現(xiàn)代人與原始人有著基本相同的身體構(gòu)造和耳目鼻舌身等感性器官,但對同樣一個問題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比如一個土著人會認為,在脖子上掛上鐵項圈就能刀槍不入,如果被刀槍傷害,不是這種信念不對,而是另有巫師作怪。

編輯推薦

《孟子評傳(套裝上下冊)》是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孟子評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作者繼承前人成果,而不襲故套,自開蹊徑,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   作為孟子的粉絲,很喜歡讀有關著作,楊先生的書寫的很嚴謹,有關孟子的生平、思想、影響。引用資料是大家的,說法是肯定的。是學者學習的榜樣。他還是一個自學成才的哲學博士。了不起?。。?/li>
  •   這本書的初版(一本)讓人有些傷心,不知修訂了怎么樣。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