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解玉峰 編 頁數:353
Tag標簽:無
前言
學術的傳承與發(fā)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積累過程。在對中國現(xiàn)代學術的“世紀回眸”中,我們在重估和評價百年學術成果的同時,更應該從前輩學人勤勉的學術實踐和科學的研究方法中汲取豐富的學術營養(yǎng)。就中國現(xiàn)代人文科學而言,無論是“舊學”還是“新知”,都留下前輩學人篳路藍縷的足跡,他們的獨辟蹊徑匯成了我們的康莊大道。眾所周知,南京大學是當代中國為數不多的百年高校之一。她有兩個歷史源頭:一個是肇始于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創(chuàng)立的三江師范學堂,1914年以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江蘇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時期,1949年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次年定名為南京大學;另一個是1888年(光緒十四年)成立的基督教會匯文書院,后來發(fā)展為金陵大學。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全國院系調整中與南京大學合并,構成了現(xiàn)在的南京大學。這樣一個經歷不僅顯示出她的悠久,還顯示出她的坎坷——不斷地更名,不斷地重組、合并、調整。其實這正是中華民族近現(xiàn)代顛沛歷史的縮影。而南京大學歷經滄桑,卓然屹立,形成了鮮明的學術傳統(tǒng),涌現(xiàn)出眾多的名師大家,給我們留下豐碩的學術遺產,其中必有一種不可磨滅的精神力量,這大概就是南京大學的校訓:“誠樸雄偉,勵學敦行”。其中“誠”字最為根本,也是南京大學歷史上最早的校訓l。“誠”是真實而不虛妄的真理,也是追求真理、誠信不欺的美德。
內容概要
“南雍學術經典”叢書是南京大學歷史上學術大師們的人文社會科學名著精選。它吸收中國傳統(tǒng)學術史中“學案”的編纂形式,邀請大師們的學術傳人或研究專家,精選薈粹大師們的學術代表作,對其生平、學術加以述評并制作學術年表,再按不同的學科陸續(xù)分輯出版。 吳梅(1884—1939),近代著名學者、詞曲學家,字瞿安,號霜壓。 祖籍江蘇長洲(今屬蘇州)。曾先后在北京大學、東南大學、上海光華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等著名學府任教,任半塘、盧前、錢南揚、唐圭璋、王季思等詞曲學專家皆出其門下。吳梅一生著述甚豐,創(chuàng)作方面有《霜壓詩錄》、《霜壓詞錄》、《霜壓曲錄》行世。代表性學術著作有《顧曲麈談》、《中國戲曲概論》、《詞學通論》、《曲學通論》、《南北詞簡譜》等。
作者簡介
吳梅(1884-1939)近代著名學者、詞曲學家,字瞿安,號霜厓。祖籍江蘇長洲(今屬蘇州)。曾先后在北京大學、東南大學、上海光華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等著名學府任教,任半塘、盧前、錢南揚、唐圭璋、王季思等詞曲學專家皆出其門下。吳梅一生著述甚豐,創(chuàng)作方面有《霜壓詩錄》、《霜壓詞錄》、《霜壓曲錄》行世。代表性學術著作有《顧曲麈談》、 《中國戲曲概論》、《詞學通論》、《曲學通論》、《南北詞簡譜》等。
書籍目錄
導言詞學通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論平仄四聲 第三章 論韻 第四章 論音律 第五章 作法 第六章 概論一唐五代 第一 唐人詞略 第二 五代十國人詞略 第七章 概論二兩宋 第一 北宋人詞略 第二 南宋人詞略 第八章 概論三金元 第一 金人詞略 第二 元人詞略 第九章 概論四明清 第一 明人詞略 第二 清入詞略顧曲麈談 第一章 原曲 第一節(jié) 論宮調 第二節(jié) 論音韻 第三節(jié) 論南曲作法 第四節(jié) 論北曲作法 第二章 制曲 第一節(jié) 論作劇法 第二節(jié) 論作清曲法 第三章 度曲 第四章 談曲 中國戲曲概論 卷上 一 金元總論 二 諸雜院本 三 諸宮調 四 元人雜劇 五 元人散曲 卷中 一 明總論 二 明人雜劇 三 明人傳奇 四 明人散曲 卷下 一 清總論 二 清人雜劇 三 清人傳奇 四 清人散曲曲學通論 自敘 第一章 曲原 第二章 宮調 第三章 調名 第四章 平仄 第五章 陰陽 第六章 作法(上) 第七章 作法(下) 第八章 論韻 第九章 正訛 第十章 務頭 第十一章 十知 第十二章 家數散論 張怡庵《六也曲譜》敘 史浩《鄖峰真隱大曲》跋 莊親王總纂《九宮大成南北詞譜》敘 任二北輯《散曲叢刊》敘 王古魯譯《中國近世戲曲史》序 跋王實甫《西廂記》 詞與曲之區(qū)別 與龍榆生論引、近、令、慢之別 與夏承燾論白石旁譜書 吳梅學術年表
章節(jié)摘錄
第七章概論二兩宋論詞至趙宋,可云家懷隋珠,人抱和璧,盛極難繼者矣。然合兩宋計之,其源流遞嬗,可得而言焉。大抵開國之初,沿五季之舊,才力所詣,組織未工。晏、歐為一大宗,二主一馮,實資取法,顧未能脫其范圍也。汴京繁庶,競賭新聲。柳永失意無聊,專事綺語;張先流連歌酒,不乏艷辭。惟托體之高,柳不如張,蓋子野為古今一大轉移也。前此為晏、歐,為溫、韋,體段雖具,聲色未開;后此為蘇、辛,為姜、張,發(fā)揚蹈厲,壁壘一變。而界乎其間者,獨有子野,非如耆卿專工鋪敘,以一二語見長也。迨蘇軾則得其大,賀鑄則取其精,秦觀則極其秀,邦彥則集其成,此北宋詞之大概也。南渡以還,作者愈盛,而撫時感事,動有微言。稼軒之煙柳斜陽,幸免種豆之禍;玉田之貞芳清影(【清平樂】賦所南畫蘭),獨馀故國之思。至若碧山詠物,梅溪題情,夢窗之豐樂樓頭,草窗之禁煙湖上,詞翰所寄,并有微意,又豈常人所易及哉。余故謂紹興以來,聲律之文,自以稼軒、白石、碧山為優(yōu),梅溪、夢窗則次之,玉田、草窗又次之,至竹屋、竹山輩,純疵互見矣。此南宋詞之大概也。夫倚聲之道,獨盛天水。文藻留傳,矜式萬世。余之論議,不事廣征者,亦聊見淵源而已。茲更分述之。
編輯推薦
《吳梅詞曲論著集》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