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藍調里

出版時間:2008年10月第一版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麥拉?弗萊曼(Myra Friedman)  頁數(shù):423  譯者:高曉瑩  
Tag標簽:無  

前言

已經(jīng)裝箱打包的回憶,紀念那美好的舊日時光1992年秋天,我揣著從學校社團借的Janis Joplin錄音帶,坐上指南客運從淡江大學到臺北車站的黃牌車。星期六上體育課真是沉悶不已,一下課我就迫不及待地坐上客運,回到秋老虎散步的臺北城。翰江三星的錄音帶不知是哪位學長捐的。那時正是卡式錄音帶轉換成CD的時代,許多學生一領到打工的錢,就逐步把錄音帶的收藏換成CD。是故,社團里有好幾大箱的錄音帶可以出借給社員。這些錄音帶大部分都是一般唱片行沒有賣的,也許拜版權意識模糊之賜,只要知道管道,價錢倒是不貴。把卡帶塞進愛華隨身聽,一路晃回城里去。車程四五十分鐘,自動翻面了兩次。初聽這音樂我不免皺了一下眉頭。拿出卡帶盒看看是何方神圣。封面是好幾格延續(xù)的漫畫,但是因為從唱片的大小縮成卡帶的大小,情節(jié)實在看不清楚。專輯名稱是Cheap Thrills。這是什么意思?

內容概要

這本受到高度期待、矚目與喝彩的經(jīng)典傳記,是珍妮絲·喬普林的閏中好友與工作助手麥拉·弗萊曼(Myra Friedman)用充滿情感、卻又不失觀察與理智批判的筆觸寫就的。作者運用戲劇化的觀察力,深入剖析才華洋溢的珍妮絲·喬普林,和那個塑造她成為搖滾女王、擁有顯赫名聲的混亂時代。作者從珍妮絲反叛性格的青少年時期談起,深入剖析她的憂郁重重的內心掙扎,并翔實記述了她如煙火爆發(fā)、曇花一現(xiàn)般的演藝事業(yè)與殞落生命,掩卷之際,不難理解為何“看她的演唱會就像往脊椎里打進一劑春藥”。即使沒有聽過珍妮絲·喬普林的音樂,也可從字里行間感受到那種仿佛用盡生命力量的歌唱與嘶吼。

作者簡介

麥拉·弗萊曼(Myra Friedman)撰寫過的文章廣及音樂、藝術、當代藝術和社會運動等等。曾是音樂人的她,也曾投身音樂工業(yè),并在六十年代末期,直到珍妮絲·喬普林1970年10月死亡為止,擔任這位明星的公關人員。她所著的珍妮絲·喬普林傳記,被視為搖滾樂界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最優(yōu)秀的著作之一。這本劃時代的作品在1973年首次出版時,榮獲美國有聲版權協(xié)會(ASCAP,American Society of Composers,Authors and Publishers)的迪姆斯·泰勒(Deems Taylor)獎,并獲得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提名。

書籍目錄

譯者序致謝導言第一部 德州之花第二部 新生的圣地    第三部 余日幾何,計日以俟第四部 蕩婦?巨星?——珍妮絲的最后夏天跋后記:他們在哪里?我記憶中的珍妮絲唱片目錄附錄:使用權遭拒

章節(jié)摘錄

第一部 德州之花1位于美國德州東南端的亞瑟港(PortArthur),是一個煉油業(yè)發(fā)達的城鎮(zhèn)。它與路易斯安那州之間隔著色賓湖(SabineLake);東北緣則有從西北方約12哩的波蒙特而來的內區(qū)河(NechesRiver)。沿10號州際公路向東走,入夜后路上漆黑一片,只有偶遇的汽車旅館燈火,劃破這片黑暗。73號公路就更糟了:暗夜中,除了些許射向亞瑟港郊外巨大煉油設施的車輛微光之外,別無他物。近一點觀察,未來太空城市的假象,很快就因鋼鐵構筑成的現(xiàn)實而破滅。說穿了,煉油廠不過是一堆整人玩具、嚇死人的設備、高塔、起重機和一堆白胖圓桶的結合罷了。空氣中處處是汽油的味道。放眼望去,化工廠占據(jù)了有內陸運河及船運的內區(qū)河兩岸。從墨西哥灣往上,水道直切到市區(qū),和一度曾是亞瑟港主要街道的波克特街(ProcterStreet)平行。商業(yè)早已往東區(qū)鼎沸去了,荒廢的波克特街,一到晚上,閑晃鬼混的水手便充斥街頭,白天時更連些許生氣都談不上。自從1901年,12哩遠處的魯卡斯油井噴油之后,幾十年來,造就亞瑟港的是石油,到今天改變它的也是石油;然而傳說中的石油大亨并不住在這里。倒是有幾個百萬富翁和有錢的專業(yè)人士在鎮(zhèn)上,至少還表現(xiàn)出一些南方鄉(xiāng)紳特有的風雅。向東擴散的住宅區(qū)里,一排一排整齊的石板屋,表現(xiàn)出莊重樸實的精神。這個地區(qū)原本是沼澤地,建筑設計也因而受限。街道優(yōu)雅地蜿蜒而行,整個鎮(zhèn)上蓋滿了濃密的綠意。枝葉遮擋住惡毒的日頭,樹下則是能躲開烈日暴曬的庇蔭。郊區(qū)的風光十分宜人,還帶有幾分雅致。但這片平如臺地的土地上.空氣又濕又黏,仿佛為這里的酷熱、平淡及無趣而哀嚎。雖然高中的課業(yè)成績一直很好,珍妮絲哀愁的16歲,完全配不上她顯現(xiàn)出的潛能。學校里的老師不太關心她的成績,反而在意她的特殊行為;學校的課她已經(jīng)不再每節(jié)都去。既然學校的氣氛令人難受,再加上不上全部的課也能夠順利畢業(yè),她的出席次數(shù)自然就少了。她去當服務生打工,也在當?shù)氐囊患覒蛟寒斄艘欢螘r間的售票員。晚上她偶爾會去“帕汐”(Pasea’s)咖啡屋,那里是亞瑟港當?shù)氐逆移ぜ⒌?,室內的墻上還掛著幾張珍妮絲的畫作。此時她已經(jīng)賣掉了幾張畫,也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項慰藉。她開始唱歌了。在民謠風潮興起前,趕得上流行的人都聽爵士樂。那是上流人士才聽爵士樂,沒品味的市井小民只聽搖滾樂的舊日時光。珍妮絲和朋友是聽爵士樂的這撥人——聽的是吉姆·蘭頓精挑細選的“前衛(wèi)爵士”選輯。民謠歌曲漸成氣候時,他們也開始改聽民謠。從格蘭特·林昂斯那里,珍妮絲聽到“鉛肚皮”①的唱片,不過大家最喜歡的還是金斯頓三重唱②,而珍妮絲喜歡的是歐黛塔。

后記

克里斯·克里斯托弗森聽到《我和鮑比·麥基》這首歌時,在錄音室崩潰了?!叭俨蓟睒逢牭幕锇槊H坏卣局x斯、菲爾、庫克和保羅·羅斯喬德受到這樣超現(xiàn)實的驚愕打擊,身體不住地搖晃著,無法接受真相;即使是庫克也是如此。事件過去不久時,約翰·庫克不斷對文斯說:他覺得哪里怪怪的,為什么她會在那里,我玄到她房間接她,然后就……!二十一年過去了,樂隊的吉他手約翰·提爾回憶起那天下午的情景依然無法自已,好像是上禮拜才剛發(fā)生的一樣。他還記得那天的事,可是就像是被人重重一擊;你知道那個意思你還活著,但那不表示你沒有被人重擊過??蓱z的“陽光”,當時一接到噩耗,沮喪地在口袋里塞著紅膠囊,瘋狂地開車到洛杉饑,我們在電話中交談時,她還是語無倫次地啜泣著。琳達·G、艾米特、阿爾伯特、庫克、紐沃斯、“陽光”、瓊娜、林黛爾和其他一些人聚在一起,想要團結起來。接著喬普林的家人飛到洛杉磯,舉行了非公開的葬禮。約翰·西蒙住在紐約州。他除r表演、寫歌之外,并參與音樂劇的創(chuàng)作。他娶了歌手兼女演員西西·蘿芙哈特(C,C,Love—heart)。“陽光”(派特·尼可斯)的故事是重新做人的最佳范例。我認識的一位作家曾形容她是年輕版的珍妮絲。她已經(jīng)戒毒成功二十一年了。住在加州圣塔克勞斯地區(qū),擔任“藝術家連鎖”(UnitedArtistCable)人力資源部的主管已經(jīng)十二年了。她徹底擺脫迷幻藥的束縛后,在加州大學念書拿到學士學位。琳達·渥爾重住在東岸。簡·溫納是《滾石》雜志的總編輯和發(fā)行人,他的事業(yè)非常成功,并且對當代雜志發(fā)行有重要影響。

媒體關注與評論

從德州小鎮(zhèn)亞瑟港到舊金山的海特一艾什伯利,從溫馨的小咖啡館到熱力十足的演唱會,從熠熠星光的環(huán)球巨星到隕落好萊塢旅館的悲慘結局…這是一個才華洋溢,卻又深受其才華之苦的不朽女星如何以她的生命擁抱搖滾樂,試圖從所處年代和公眾形象中尋找自我的熾熱故事。在作者流暢而簡約的筆觸下,我們看到珍妮絲是如何由丑小鴨蛻變?yōu)橐粋€引領時代的女性、無法無天的叛逆分子、蔑視傳統(tǒng)的異議者和一個不折不扣的歌唱者;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她已成為戰(zhàn)勝逆境的勝利的象征。 這是目前最好的搖滾書之一……《活埋藍調里》無疑是部杰作,也是最能傳神地忠實于珍妮絲真實面貌的作品——甚至,對于明星心態(tài)的研究,作者的成就實無人能及……我認為本書超越了諾曼·梅勒所寫的過于形而上的《瑪麗蓮》。   ——《滾石》 字里行間充滿同情與智慧,有時穿插了最嚴厲的批評,《活埋藍調里》是一本誠實描寫偶像喬普林的書……也是最好的搖滾書。   ——《時代》 文字精彩、壯觀、直接沖擊情緒……關于珍妮絲的事,本書幾乎無一遺漏……見書如聞其人,更確切地說,仿佛耳邊就聽見她的笑聲。   ——《紐約日報》

編輯推薦

這是目前最好的搖滾書之一……《活埋藍調里》無疑是部杰作,也是最能傳神地忠實于珍妮絲真實面貌的作品——甚至,對于明星心態(tài)的研究,作者的成就實無人能及……我認為《活埋藍調里》超越了諾曼·梅勒所寫的過于形而上的《瑪麗蓮》。 從德州小鎮(zhèn)亞瑟港到舊金山的海特一艾什伯利,從溫馨的小咖啡館到熱力十足的演唱會,從熠熠星光的環(huán)球巨星到隕落好萊塢旅館的悲慘結局…這是一個才華洋溢,卻又深受其才華之苦的不朽女星如何以她的生命擁抱搖滾樂,試圖從所處年代和公眾形象中尋找自我的熾熱故事。在作者流暢而簡約的筆觸下,我們看到珍妮絲是如何由丑小鴨蛻變?yōu)橐粋€引領時代的女性、無法無天的叛逆分子、蔑視傳統(tǒng)的異議者和一個不折不扣的歌唱者;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她已成為戰(zhàn)勝逆境的勝利的象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活埋藍調里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4條)

 
 

  •   還沒有看,應該非常不錯
  •   i ***e blue color and blues...
  •   這本書把27歲就因吸毒死去的美國搖滾明星珍妮絲寫“活”了。與一般的明星傳記不同,此書寫得很客觀,目的不是為珍妮絲歌功頌德,也不是刻意拔高她的形象,而是還原一個“本真”的人。作者是搖滾女王的朋友,占有無比翔實的材料,因此寫出來的文字比較真實。珍妮絲的童年、少年以及讀大學期間,都是不被身邊的同學、朋友和老師認可的。她為此變得行為出格,是出了名的“問題少女”。這樣的生活經(jīng)歷讓她無時無刻不在懷疑和否定自己。她認為自己很丑,不被別人喜歡,因此總是千方百計把能夠接觸到的男人弄上床,如果得到拒絕,她就耿耿入懷;即使在她如日中天的時候,她仍然是懷疑自己的。從普通人到搖滾女王的過程,也是她的性格扭曲、變形的過程。獲得“成功”后,她不再是以前的她,處處以名人標榜自己,用今天的話說是“耍大牌”。這樣導致她的朋友越來越少,她也越來越離不開毒品和性。她裝作不在乎,而實際上她很在乎,也很清楚自己的狀況。她的一個朋友問她:“你現(xiàn)在這么紅了,那你30歲做什么?”她說:“我永遠看不到30歲!”一個天才就這樣看著自己漸漸滑向深淵,可悲的是,她拿自己一點辦法都沒有。
  •   國外的傳記真是不一樣,很清晰徹底的,看了書,基本上就可以了解歌手本人八九不離十了。而且作者花了很多心思去收集素材,太詳盡了。如此詳盡和透徹,以至于對自己的人生,多少也有參考意義!哈哈,喜歡。
  •   書的質量挺好,寫的也挺好
  •   不知道情況如何,不過郵局運得有點慢
  •   《活埋藍調里》可謂期待過高,失望越深。抱著了解藍調的心理買著這本書,讀起來感覺很一般。沒有帶給我內心的共鳴,感動。
  •   1970年2月,珍尼絲剛在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上大放異彩,照亮了美國搖滾一片天,3個月后她和她的同性情人琳達來到里約熱內盧參加嘉年華會,她們住在伊馬尼潘海灘上,白天在陽臺上做愛,晚上來到海灘與游客聊天暴粗口,日子過的風月無邊。幾天后,珍尼絲偶遇一個大帥哥,2人又開始一段異性戀,膩膩歪歪的好不靦腆。有那么一天晚上,珍尼絲喝醉酒,躺在海灘上吹風,過來一個剃頭匠,扒下她的衣服,把她的腋毛和陰毛全部剃光,包括腋窩里的息肉球球,呵呵,珍尼絲很難堪,醒來后哭得天昏地暗,很可惜啊,那年她就死了,磕藥磕死了自己。
  •   書市斷斷續(xù)續(xù)看完的。不管怎么樣喜歡她的音樂。盡管有些遺憾她走的那么早。
  •   如果你還不認識她,讀讀這本書,你會認識這位傳奇人物,如果你喜歡她,讀讀這本書,你會更了解她。
  •   如果你真的被她吸引 想要了解更多 這是不錯的 推薦!
  •   拿到手包裝破了不過還好反正我拿書都先把封腰和皮兒拆了的。
  •   有點深,不是普通的人物傳記
  •   每次都巨慢 這就算了 買的書都是又臟又破 邊上全磨破了!!再也不在這里買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