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2 出版社:南京大學 作者:李雅麗 頁數(shù):283 字數(shù):452000
內(nèi)容概要
本教材按照江蘇“省級基礎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要求,結合學校的教學實際情況,汲取了原三校實驗教材以及國內(nèi)同類教科書的精華編寫而成?! 【帉懘私滩牡睦砟钍且詫W生為中心,突出對學生基本能力的訓練和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內(nèi)容的安排上,分為基礎實驗理論、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研究性實驗4個部分。在撰寫格式上,盡量減少實驗原理中的物理理論和公式的推導,注重實驗方法、實驗操作技能和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的介紹,并通過預習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查閱資料,而且在數(shù)據(jù)處理中全部引用不確定度的概念,使學生掌握國際標準評價方法。該教材層次感強,既能使學生的實驗基本技能得到訓練,又能使學生在校期間科研能力得到一定的培養(yǎng)。
書籍目錄
緒論第1章 基礎實驗理論 1.1 測量及其分類 1.2 誤差及其分類 1.3 不確定度 1.4 有效數(shù)字 1.5 數(shù)據(jù)處理 習題第2章 基礎性實驗 實驗2.1 長度的測量 實驗2.2 密度的測量 實驗2.3 氣墊導軌上的碰撞研究 實驗2.4 牛頓第二定律的驗證 實驗2.5 復擺振動研究 實驗2.6 用伸長法測量楊氏彈性模量 實驗2.7 熱功當量的測定 實驗2.8 示波器的使用 實驗2.9 線性和非線性電阻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 實驗2.10 用穩(wěn)恒電流場模擬靜電場 實驗2.11 心電圖機的使用 實驗2.12 用惠斯通電橋測量電阻 實驗2.13 薄透鏡焦距的測定 實驗2.14 分光計的調(diào)節(jié)與棱鏡折射率的測定 實驗2.15 邁克爾遜干涉儀的調(diào)節(jié)和使用 實驗2.16 等厚干涉 實驗2.17 單縫衍射 實驗2.18 光的偏振 實驗2.19 生物、醫(yī)學顯微鏡的使用第3章 綜合性實驗 實驗3.1 用超聲波法測量聲音速度 實驗3.2 工程材料楊氏彈性模量的測量 實驗3.3 用扭擺法測定物體的轉(zhuǎn)動慣量 實驗3.4 液體表面張力系數(shù)的測定 實驗3.5 用落球法測定液體粘滯系數(shù) 實驗3.6 金屬線脹系數(shù)的測定 實驗3.7 用傳感器法測定空氣的比熱容比 實驗3.8 良導體導熱系數(shù)的測定 實驗3.9 磁場的描繪 實驗3.10 電表的改裝與校正 實驗3.11 交流電橋 實驗3.12 用直流雙臂電橋測量低值電阻 實驗3.13 靈敏電流計特性研究 實驗3.14 用霍爾元件測磁場 實驗3.15 鐵磁材料磁滯回線及基本磁化曲線的測定 實驗3.16 電子束偏轉(zhuǎn)的研究 實驗3.17 用板式電勢差計測電源電動勢及內(nèi)阻 實驗3.18 用箱式電勢差計校正電表 實驗3.19 電路控制研究與滑線變阻器的使用 實驗3.20 霍爾效應研究 實驗3.21 電介質(zhì)介電常數(shù)的測定 實驗3.22 可控硅調(diào)光燈的設計與制作 實驗3.23 用示波器觀察波形和測位相差 實驗3.24 直流穩(wěn)壓電源的設計和制作 實驗3.25 照相技術 實驗3.26 透射光柵特性研究 實驗3.27 單色儀的定標 實驗3.28 用雙棱鏡干涉測鈉光波長 實驗3.29 普朗克常數(shù)的測定——光電效應實驗 實驗3.30 富蘭克一赫茲實驗 實驗3.31 密立根油滴實驗第4章 研究性實驗 4.1 研究性實驗概述 4.2實驗方案選擇的原則 4.3 測量儀器的配套 實驗4.1 單擺的研究 實驗4.2 簡諧振動研究 實驗4.3 熱溫變化的研究 實驗4.4 熱敏電阻特性研究——設計和組裝熱敏電阻溫度計 實驗4.5 光電技術研究實驗——硅光電池的特性 實驗4.6 數(shù)字萬用表設計與組裝 實驗4.7 測微安表內(nèi)阻 實驗4.8 微安表改裝為多量程電流表并進行校正 實驗4.9 望遠鏡和顯微鏡的組裝 實驗4.10 全息光柵的制作附錄?、?正態(tài)分布與標準偏差?、?計算器在數(shù)據(jù)處理中的應用?、?實驗報告范例——基本測量實驗?、?儀器誤差限?、?基本物理常數(shù)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21世紀應用型高等院校示范性實驗教材:大學物理實驗教程(第3版)》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