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梁東黎 頁數(shù):39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研究的主要問題是我國從計劃經濟到轉軌經濟時期總產出是怎樣決定的、經濟波動和通貨膨脹是怎樣形成的、經濟利益是怎樣實現(xiàn)的等。其重點是揭示在不同時期、不同經濟形態(tài)下宏觀經濟運行的規(guī)律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的效應。
書籍目錄
第一篇 導論第一章 中國宏觀經濟問題第二章 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分析框架第二篇 供給約束的宏觀經濟:財政主導情況第三章 企業(yè)的生產第四章 總產出的決定:積累與消費第五章 總產出的決定:經濟結構第六章 經濟波動第三篇 供給約束的宏觀經濟:貨幣主導情況第七章 放權讓利的改革第八章 “雙軌制”情況下的總產出第九章 通貨膨脹第四篇 需求約束的宏觀經濟:過渡經濟情況第十章 過渡經濟的微觀基礎第十一章 總需求決定的一般理論第十二章 過渡經濟的消費需求第十三章 過渡經濟的投資需求第十四章 投資率和消費率第十五章 通貨緊縮與宏觀經濟政策效應第十六章 過渡經濟的總需求第十七章 宏觀經濟的結構因素第十八章 產業(yè)政策的總量效應第十九章 相對價格視角的經濟增長第二十章 需求約束的經濟增長第二十一章 要素歧視條件下的經濟增長第二十二章 經濟增長方式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中國宏觀經濟問題 本章是一個開場白,主要談本書寫作的一些基本想法。談到宏觀經濟學,就不可能避開凱恩斯。本章首先簡要地介紹了凱恩斯經濟學。除此之外,主要談了三方面的問題。第一是中國宏觀經濟學的特殊性。西方宏觀經濟學的一般背景是需求約束,而中國宏觀經濟問題的一般背景則是供給約束。因此,中國宏觀經濟學研究的重點不是需求分析,而是供給分析。第二是宏觀經濟的微觀基礎問題。學術界對我國傳統(tǒng)經濟的微觀效率進行了反思,本書將其概括為分配效應。這是一個相當穩(wěn)定的現(xiàn)象,它不僅存在于傳統(tǒng)經濟,而且存在于改革之后,甚至今后較長一段時期。第三是邏輯和歷史的統(tǒng)一。筆者希望用這種方法安排全書的材料,使全書的理論分析和現(xiàn)實的歷史進程大體一致?! 〉谝还?jié) 凱恩斯宏觀經濟學 一、凱恩斯經濟學的主要理論觀點 1936年凱恩斯的《就業(yè)利息與貨幣通論》的出版,標志著現(xiàn)代宏觀經濟學的誕生。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誕生,使人們在觀察諸如經濟蕭條、失業(yè)增加這一類經濟問題的時候有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并進而對解決這一類經濟問題能夠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政策措施。無論如何,對于解決這些棘手的經濟問題來說,總是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P恩斯宏觀經濟學經過新古典綜合派以及其他許多經濟學家的努力,獲得了很大的發(fā)展,同時也遭到新自由主義思潮等方面的許多批評。在宏觀經濟學這塊園地里,學派林立,除了原創(chuàng)的凱恩斯經濟學、新古典綜合派,著名的還有供給學派、貨幣主義、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新凱恩斯經濟學等等。在學術爭論中,一方面是各吹各的號、各說各的理,一方面是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共同前進。雖然“十個經濟學家有十一種觀點”的說法廣為流傳,但是,凱恩斯經濟學作為我們理解宏觀經濟現(xiàn)象的基本視角,則是毋庸置疑的。
編輯推薦
本書由四篇組成:第一篇導論,對本書的一些基本情況作了說明;第二篇供給約束的宏觀經濟學:財政主導情況,主要研究計劃經濟背景下的宏觀經濟問題;第三篇供給約束的宏觀經濟學:貨幣主導情況,主要研究改革開放前期背景下的宏觀經濟問題;第四篇需求約束的宏觀經濟學:過渡經濟情況,主要研究1997年以后的宏觀經濟問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