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評傳

出版時間:2001-7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陳鼓應,白奚  頁數(shù):388  字數(shù):273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偉大的中華民族在長達五千年連綿不斷的曲折發(fā)展過程中,像滾滾東流的長江那樣,以磅礴之勢,沖破了重重險阻,奔騰向前,現(xiàn)在更以嶄新面貌,雄姿英發(f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跡。產(chǎn)生這一奇跡有諸多原因,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勤勞、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chǎn)活動、社會活動、思維活動和對外交往以及抗擊外來侵略過程中,逐漸創(chuàng)造、積累、發(fā)展了具有以生生不息的內(nèi)在思想活力為核心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思想文化。這是一種偉大、堅強的精神支柱,是我們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歷史留給我們所有海內(nèi)外炎黃子孫引以自豪的無價之寶。

內(nèi)容概要

老子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哲學家,也是惟一可與孔子并駕齊驅(qū)的思想家,古往今來,人們對老子的爭論最多,誤解也最深,本書以全球文化的眼光和現(xiàn)代學術的方法,對老子的思想進行了系統(tǒng)的梳理與討論,力圖展現(xiàn)一個原原本本的老子思想,作者著重闡發(fā)了老子在價值觀念、道論、辯證思維、政治智慧等方面對中國傳統(tǒng)哲學所做了的無與倫比的貢獻,強調(diào)了以老子為主要代表的道家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的主干地位和老子實現(xiàn)了中國“哲學的突破”的重要觀點。對郭店楚簡等新出土文獻的充分利用、努力澄清古往今來對老子思想的種種誤解、充分揭示老子思想對中國文化乃到世界文化的重要貢獻并對老子思想進行重新定位,是本書的三個主要特點。

作者簡介

陳鼓應(1935-)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美國加州大學研究員?,F(xiàn)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著譯有:《老子注譯及評價》(中華書局)、《莊子今譯今注》(中華書局)、《耶穌新畫像》(三聯(lián)書店)、《悲劇哲學家尼采》(三聯(lián)書店)、《老莊論集》(與張松如合著,山東齊魯

書籍目錄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 第一章 引論   一、老了其人其書論爭之檢討   二、老子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第二章 老子學說的思想文化淵源   一、老子思想與“古之道術”   二、老子的懷古情結(jié)   三、老子思想與原始宗教文化 第三章 老子思想的歷史文化背景   一、春秋時期的社會狀況   二、隱士群體的社會批判意識   三、孔老相會及其歷史意義 第四章 老子的自然主義   一、“自然”與“無為”   二、“道法自然”   三、“自然”、“圣人”與社會秩序 第五章 老子的“道”論   一、老子“道”論的思想來源   二、“道”的形而上之意義   三、“道”與天地萬物   四、規(guī)律性的“道”   五、“道”的無神論之意義 第六章 老子的認識論   一、“為學”與“為道”   二、“智”與“愚”   三、“滌除”與“玄鑒” 第七章 老子的辯證思維   一、思維方式   二、“反者道之動”   三、“弱者道之用”   四、誤解的澄清 第八章 老子的社會政治學說   一、“大道廢,有仁義”   二、“治大國若烹小鮮”   三、“小國寡民” 第九章 老子的人生哲學   一、養(yǎng)生之道   二、修身之道   三、外世之道 第十章 老子思想與道家學說的歷史演進 第十一章 老子思想與道教 第十二章 老子思想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附錄 索引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老子創(chuàng)立的學派之所以稱為道家,就在于他提出了一個以“道”為最高范疇的完整的思想體系,從“道”的高度考察自然、社會和人生問題。在老子的學說中,“道”不僅具有宇宙本原的意義,而且還具有規(guī)律、原則和方法的意義,不僅是支配物質(zhì)世界運動變化的普遍規(guī)律,而且也是人類社會所必須遵循的基本法則?!暗馈笔侨恐袊鴤鹘y(tǒng)哲學中最為抽象、思辨性最強、含義最豐富的范疇,它的存在,標志著中國哲學具有極高的理論思維水平。在古往今來所有的外國哲學中,都找不到一個能夠與中國的“道”相當和對應的、具有如此廣泛與深刻涵義的哲學范疇。“道”不僅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具有極高的地位,而且也深深地影響著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面貌?!暗馈狈懂牭奶岢?,首先應當歸功于老子,因為“道”成為最高的哲學范疇,乃是經(jīng)老子之手實現(xiàn)的。但是,“道”由一個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名詞上升為一個高度抽象的哲學范疇,卻經(jīng)歷過一個漫長的過程。也就是說,老子之所以能夠提出“道”這樣一個高度抽象的哲學范疇作為其思想體系的核心概念,是離不開前人提供的思想素材和思維經(jīng)驗的。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一番歷史的追溯,看看老子之前的人們是如何對“道”進行哲學思考,不斷豐富“道”的內(nèi)涵,并逐步使“道”上升為一個抽象的哲學范疇的?!暗馈弊肿钤绯霈F(xiàn)于西周早期的青銅器銘文中,本義是指人行走的道路。“道”的本義雖然很普通,但在這一原始意義中卻包含著許多可以被引申的潛在因素。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隨著社會生活的需要和語言文字的發(fā)展,人們不斷在“道”的原始意義上進行引申,使“道”的涵義越來越豐富。從“道路”這一原始意義上看,由于“道”具有確定的指向,是人們達到特定目標的必經(jīng)之路,于是引申為事物存在與發(fā)展的必然性與必然趨勢;由于人們要在“道”上重復往返,于是引申為事物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由于人們必須沿著“道”一直走下去才能達到目的地,于是引申為事物的發(fā)展和人的行為所必須遵守的原則;由于“道”為人們提供了達到既定目的的途徑和手段,于是又引申為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如此等等。

后記

1986年,我參加了在山東曲阜召開的國際儒學研討會,那是一次盛大的會議,匯集了中外許多優(yōu)秀的學者,會議由德高望重的匡亞明先生主持,我與匡老就是在這次會上相識的。此后我與匡老有多次見面,匡老對我這個持不同學術意見的晚輩學者關愛有加,他的豁達大度令我欽敬不已。1996年,我受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的邀請前去進行學術訪問,受到了《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常務副主編蔣廣學教授的盛情接待。其間,蔣先生受匡老的委托,約請我加入?yún)矔膶懽?,撰寫《老子評傳》。我雖對老學研究多年,但當時因為即將回臺大任教,同時又正致力于易、道關系的研究課題,心有余而力不足,故未敢承擔。后來,蔣廣學先生赴京,再次轉(zhuǎn)達匡老的意愿,盛情難卻之下,我接受了匡老的建議,同意通過與其他學者合作的方式完成此書的寫作。自我的《老子注譯及評介》出版十多年來,我對老子思想的認識已有了很大的修正,對老學的價值也有了新的考慮,而且《老子注譯及評介》是以注釋《老子》原文的方式寫成的,在形式上有它的局限性。這兩方面的因素使我久已產(chǎn)生了再寫一部關于老子的書的想法,一來要從正面對老子的思想作一次系統(tǒng)的闡發(fā),二來也對我的老子觀進行豐富、深化和必要的修正。而《老子評傳》的寫作,恰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實現(xiàn)自己想法的機會。這是我接受《老子評傳》寫作任務的另一個原因。就在這時,我讀到了白奚先生的博士論文《稷下學研究》(該書已于1998年由北京三聯(lián)書店納入“三聯(lián),哈佛燕京學術叢書”第五輯出版),這是一部學術含量很高的博士論文,對先秦學術特別是道家思想有深入的鉆研和很多創(chuàng)見。我與白奚已有數(shù)年的學術交往,學術觀點較為一致,對他的為人、學術功底和治學態(tài)度均十分贊賞,我覺得他是很合適的合作人選,便約請他來一同完成這項很有意義的工作,并商定主要由他來執(zhí)筆。為了寫好這部書,我們進行了多次的切磋討論,在主要觀點上達成了一致,并確定了全書的綱領。此后,我主要在海外任教,白奚博士設法通過各種途徑同我保持聯(lián)系,使我得以了解寫作的進展情況,并及時交換意見。本書的寫作歷時兩年有余,并兩易其稿,由我最后審定。在本書即將付梓之際,我也借此機會向我的合作者白奚教授表示感謝,感謝他能夠接受我關于老學的主要觀點,共同為推動老學和道家研究盡心盡力,同時也對他為執(zhí)筆此書而付出的努力道一聲辛苦。最后,謹以此書表達我們對匡老的由衷敬意和深切懷念。

編輯推薦

《老子評傳》: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老子評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道不可道只道與知道者。道亦可道只怕無人入道。何謂有道?何謂得道?何謂無道?何謂大道?終南捷徑,終是魔道。
  •   老先生寫的很嚴謹,不錯!準備再認真看一遍
  •   書很好,但是封面破損了!?。。。?/li>
  •     兩位作者以深厚的學養(yǎng)做的老子思想評傳,讀起來非常透徹。其中對道,儒對比分析尤見功力。通過歷史背景分析和同期其他諸子百家的論述分析,作者們也厘清了不同版本的誤解。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