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4-5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高晨陽 頁數(shù):379 字數(shù):284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偉大的中華民族在長達五千年連綿不斷的曲折發(fā)展過程中,像滾滾東流的長江那樣,以磅礴之勢,沖破了重重險阻,奔騰向前,現(xiàn)在更以嶄新面貌,雄姿英發(f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跡。產(chǎn)生這一奇跡有諸多原因,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勤勞、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chǎn)活動、社會活動、思維活動和對外交往以及抗擊外來侵略過程中,逐漸創(chuàng)造、積累、發(fā)展了具有以生生不息的內(nèi)在思想活力為核心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思想文化。這是一種偉大、堅強的精神支柱,是我們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歷史留給我們所有海內(nèi)外炎黃子孫引以自豪的無價之寶。
內(nèi)容概要
阮籍是魏晉之際著名的玄學家,早年有濟世之志,后遭典午之變而隱身不與世事。本書通過對阮籍主要哲學著作的不同思想傾向的詳密考察,揭示了阮籍思想由儒而玄的演變軌跡,指明了阮籍早期以儒學思想為主,崇尚禮樂刑政一體之治,后來有感于名教的墮落,遂轉(zhuǎn)入莊學思想軌道,崇尚自然和追求個體的精神自由。但由于儒家思想仍然發(fā)生作用,再加上他對現(xiàn)實的失望,因而在他那里形成了一個焦慮苦悶的精神世界,構(gòu)成了一個雙重結(jié)構(gòu)的人格。本書從多角度,采用動態(tài)方法,并與有關(guān)士人相比較,對阮籍的思想、人格及生活情趣加以深入探討,從一個側(cè)面展現(xiàn)了當時士人的思想風貌以及時代精神的基本特征。
作者簡介
高晨陽,男,河北臨漳人,生于1944年12月。1969年畢業(yè)于吉林大學哲學系。后于1979年考入山東大學哲學系,攻讀中國哲學史專業(yè)。1982年畢業(yè),獲哲學碩士學位?,F(xiàn)為山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中國哲學史教研主任。參與《春秋哲學》的撰稿工作。為《中外哲學家辭典》編委和主要撰稿
書籍目錄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序言第一章 阮籍的家世與生平 一 世儒的士族家庭 二 青少年時期的阮籍 三 正始時期的阮籍 四 竹林時期的阮籍 (一)關(guān)于竹林幾個問題 (二)政治上的搒徨與矛盾第二章 阮籍思想的矛盾與分期 一 玄學思想的基本特征 二 阮籍著作的不同思想傾向 (一)《樂論》和《通易論》 (二)《通老論》 (三)《達莊論》和《大人先生傳》 三 阮籍思想之分期 (一)從魏晉之際的政治形勢看阮籍思想之分期 (二)從阮籍自述看其思想之分期 (三)從阮籍著作的撰作時間看其思想之分期第三章 早期哲學:一個理想的客觀世界 一 曹魏名法之治與阮籍的儒學思想 二 《樂論》——大樂與天地同和的整體觀 (一)樂與 地同象的和諧本質(zhì) (二)樂之社會功能與自然功能 (三)至樂無欲的玄學傾向 三 《通易論》——易與天地同道的整體觀 (一)整體性:萬物莫不一的整體結(jié)構(gòu) (二)自發(fā)性:變易不息的整體過程 (三)協(xié)調(diào)與協(xié)和:天人同和的整體本質(zhì)及目標 四 《樂論》、《通易論》的理論意義及其矛盾第四章 后期哲學:一個理想的精神世界 一 阮籍由儒而莊的思想演變 二 阮籍天人之學新義 三 《達莊論》——以齊物為旨的萬物一體觀念 ……第五章 《詠懷詩》:一個矛盾的情感世界第六章 阮籍的雙重人格第七章 阮籍與竹林七賢:思想和人格的比較第八章 阮籍的歷史影響與評價附錄索引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阮籍的家世與生平一、世儒的士族家庭魏晉六朝時期的地主階級內(nèi)部有士族與庶族之分。阮籍的出身大概屬于前者而不是后者,但這在當前是個有爭議的問題。因此,似乎有必要澄清什么是士族,與庶族相比它有什么樣的特點。當今不少學者早已指出,士族不僅是地主階級內(nèi)部在經(jīng)濟方面享有特權(quán)的階層,而且也是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享有特權(quán)的階層。秦滅六國,同時也消滅了西周以來的世卿世祿的貴族特權(quán)制度,選拔一部分自由平民和低級貴族參加政權(quán)機構(gòu)以統(tǒng)治整個國家。漢承秦制,在選拔人才方面的主要渠道是征辟。中央政府的高級官員和地方政府的各級長官都有權(quán)選擇自己認為有德才的做本部門的官吏,中央政府也可以讓地方推薦人才以備選用。皇帝有時也特別下詔征辟人才。當時征辟的標準主要是依據(jù)于“鄉(xiāng)評”或“清議”,即根據(jù)鄉(xiāng)黨對某人的評論或社會輿論,也就是某個人在社會上的聲名。一個人的聲名越大越響亮,他被選拔的概率就越大,他所擔當?shù)穆殑?wù)就可能越高。這種征辟的辦法似乎很平等和公開,但實際上對于每個人來說,機會并不是完全均等的。在封建社會的“士農(nóng)工商”四民之中,士居首位,他們在政治和文化方面都占有明顯的優(yōu)勢,因此,他們被征辟的機會也最大。征辟制度剛開始的時候,對人才的選拔可能是比較客觀的,所謂“每尋前世舉人貢士,或起畎畝,不系閥閱”。(《后漢書·章帝紀》建初元年詔)到后來就逐漸滲入主觀的成分。被征辟之人被征辟選用之后反過來成為有征辟權(quán)之人,他們援引自己的同類和同族,世代相傳下去,就可能形成一批把持仕途、世代做官的士族貴族。與士族相對,在政治上沒有這種特權(quán)的,歷史上稱之為庶族。這種情況到東漢末年日趨嚴重,以至于選拔人才只看門庭閥閱,不管是否真有才德。這正如王符的《潛夫論》所批評的,“貢薦則必閥閱為前”(《交際》),“以族舉德,以位為賢”(《論榮》)。仲長統(tǒng)作《昌言》,亦尖銳地指出:“天下有三俗:選士而論族姓閥閱,一俗?!?/pre>編輯推薦
《阮籍評傳》: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