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作品制作員國家職業(yè)資格考試(中級)

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多媒體作品制作員國家職業(yè)資格考試培訓教程》編委會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2009-09出版)  作者:《多媒體作品制作員國家職業(yè)資格考試培訓教程》編委會 編  頁數(shù):266  

內(nèi)容概要

  《國家職業(yè)資格鑒定考試指定輔導資源:多媒體作品制作員培訓教程(國家職業(yè)資格考試中級)》是依據(jù)《國家職業(yè)標準》的知識和技能要求,按照崗位培訓需要的原則編寫的,其內(nèi)容詳實,案例豐富,涵蓋了工作要求標準的各個模塊,并在保證內(nèi)容完整性的基礎(chǔ)上力求突出其針對性和實用性。為了提高培訓教材的質(zhì)量,我們組織了教學、科研和企業(yè)方面的相關(guān)專家,共同參與了該系列教材的編寫工作。為了方便讀者學習,本套教材在內(nèi)容上安排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案例實用;在版式上設(shè)計得美觀大方、圖文并茂;在每一章的開始部分,明確了該章內(nèi)容的培訓目標和學習要求,便于讀者更好地把握知識要點。本套教材在編寫申精選了許多典型案例,并在案例后請專家做了點評,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讀者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水平。

書籍目錄

1 多媒體技術(shù)概論 1.1 多媒體作品制作員的職業(yè)道德 1.1.1 職業(yè)道德概述 1.1.2 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1.1.3 知識產(chǎn)權(quán) 1.2 多媒體技術(shù)的概念和特點 1.2.1 多媒體技術(shù)的概念 1.2.2 多媒體技術(shù)的特點 1.2.3 多媒體中的媒體元素及特征 1.3 多媒體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成 1.3.1 多媒體計算機概述 1.3.2 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 1.3.3 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 1.4 多媒體技術(shù)的應用 1.4.1 多媒體技術(shù)的應用領(lǐng)域 1.4.2 多媒體項目開發(fā)的過程 2 音頻處理技術(shù)的應用 2.1 數(shù)字音頻技術(shù) 2.1.1 數(shù)字音頻的基本概念 2.1.2 數(shù)字音頻的技術(shù)指標 2.1.3 音頻文件的分類 2.2 音頻素材的采集 2.2.1 認識聲卡 2.2.2 任務(wù)1-用Windows錄音機錄制聲音 2.2.3 任務(wù)2-用Internet獲取音頻素材 2.2.4 任務(wù)3-用GoldWave錄制聲音 2.2.5 任務(wù)4-獲取CD光盤中的音頻素材 2.3 音頻素材的編輯和處理 2.3.1 任務(wù)5-GoldWave基本操作 2.3.2 任務(wù)6-轉(zhuǎn)錄音頻素材 2.3.3 任務(wù)7-音頻素材的降噪處理 2.3.4 任務(wù)8-文件格式批量轉(zhuǎn)換 3 圖像處理技術(shù)的應用 3.1 色彩的基本知識 3.1.1 色彩的三要素 3.1.2 三基色原理 3.1.3 色彩模式 3.2 圖形與圖像 3.2.1 矢量圖形與位圖圖像 3.2.2 常見的圖像文件格式 3.3 常見的圖像獲取方式 3.3.1 數(shù)碼相機、數(shù)碼攝像機和掃描儀 3.3.2 任務(wù)1-用掃描儀獲取圖像 3.3.3 任務(wù)2-用視頻播放器獲取圖像 3.3.4 任務(wù)3-用截圖軟件獲取圖像 3.3.5 任務(wù)4-用Internet獲取圖像素材 3.4 用Photoshop處理圖像 3.4.1 任務(wù)5-Photoshop基本操作 3.4.2 任務(wù)6-繪圖工具的使用 3.4.3 任務(wù)7-修圖工具的使用 3.4.4 任務(wù)8-圖像的變形操作 3.4.5 任務(wù)9-圖層樣式應用 3.4.6 任務(wù)10-利用選區(qū)摳圖 3.4.7 任務(wù)11-用濾鏡處理圖片 3.5 Windows畫圖工具的應用 3.5.1 認識"畫圖"窗口 3.5.2 任務(wù)12-靈活使用圖像編輯功能 3.5.3 任務(wù)13-對圖像進行縮放操作 4 動畫技術(shù)的應用 4.1 計算機動畫基礎(chǔ) 4.1.1 動畫的概念 4.1.2 動畫的特點 4.1.3 動畫的分類 4.1.4 動畫的文件格式 4.2 用Flash制作動畫 4.2.1 任務(wù)1-Flash的啟動與退出 4.2.2 任務(wù)2-制作動畫元件 4.2.3 任務(wù)3-制作逐幀動畫 4.2.4 任務(wù)4-制作文字動畫 4.2.5 任務(wù)5-制作引導層動畫 4.2.6 任務(wù)6-制作遮罩動畫 4.2.7 任務(wù)7-添加聲音 4.2.8 任務(wù)8-添加動作按鈕 4.2.9 任務(wù)9-發(fā)布Flash動畫 5 視頻處理技術(shù)的應用 5.1 數(shù)字視頻基礎(chǔ) 5.1.1 視頻的基本概念 5.1.2 視頻文件的格式 5.2 用Premiere編輯視頻 5.2.1 任務(wù)1-新建視頻項目 5.2.2 任務(wù)2-獲取視頻素材 5.2.3 任務(wù)3-導入素材 5.2.4 任務(wù)4-編輯與整合素材 5.2.5 任務(wù)5-添加字幕 5.2.6 任務(wù)6-添加轉(zhuǎn)場和特效 5.2.7 任務(wù)7-輸出視頻 6 Word文字處理 6.1 文檔格式化處理 6.1.1 任務(wù)1--設(shè)置文字格式 6.1.2 任務(wù)2-設(shè)置段落格式 6.1.3 任務(wù)3-設(shè)置邊框和底紋 6.1.4 任務(wù)4-設(shè)置頁面、頁眉和頁腳 6.2 表格的應用 6.2.1 任務(wù)5-表格的屬性調(diào)整和轉(zhuǎn)換 6.2.2 任務(wù)6-套用表格格式 6.2.3 任務(wù)7-文本轉(zhuǎn)換成表格 6.2.4 任務(wù)8-表格轉(zhuǎn)換成文本 6.2.5 任務(wù)9-插入公式 6.3 插入圖片和藝術(shù)字 6.3.1 任務(wù)10-插入圖片和剪貼畫 6.3.2 任務(wù)11-插入藝術(shù)字 7 PowerPoint幻燈片制作 7.1 幻燈片的制作與動畫設(shè)置 7.1.1 任務(wù)1-創(chuàng)建幻燈片 7.1.2 任務(wù)2-插入與設(shè)置圖形和圖像 7.1.3 任務(wù)3-添加影片和聲音 7.1.4 任務(wù)4-設(shè)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 7.1.5 任務(wù)5-制作自定義路徑動畫 7.1.6 任務(wù)6-制作電子相冊 7.1.7 任務(wù)7-制作交互式幻燈片 7.1.8 任務(wù)8-設(shè)置超鏈接 7.2 幻燈片放映設(shè)置 7.2.1 任務(wù)9-幻燈片放映的類型 7.2.2 任務(wù)10-放映幻燈片 7.2.3 任務(wù)11-自定義幻燈片放映 7.3 幻燈片打印與打包 7.3.1 任務(wù)12-設(shè)置打印形式 7.3.2 任務(wù)13-打包演示文稿 8 Authorware多媒體基礎(chǔ)應用 8.1 Authorware基礎(chǔ)知識 8.1.1 任務(wù)1-Authorware的啟動和界面介紹 8.1.2 任務(wù)2-Authorware應用程序的基本操作 8.2 添加多媒體素材 8.2.1 任務(wù)3-導人外部圖像 8.2.2 任務(wù)4-添加與處理文字 8.2.3 任務(wù)5-導入聲音文件 8.2.4 任務(wù)6-導人數(shù)字電影文件 8.2.5 任務(wù)7-導入Flash動畫 8.2.6 任務(wù)8-導人GIF動畫 8.3 實現(xiàn)動畫效果 8.3.1 動畫移動類型 8.3.2 任務(wù)9-移動圖標 8.3.3 任務(wù)10-等待圖標 8.3.4 任務(wù)11-擦除圖標 9 Authorware多媒體高級應用 9.1 變量和函數(shù) 9.1.1 任務(wù)1-變量的使用 9.1.2 任務(wù)2-函數(shù)的使用 9.1.3 任務(wù)3-計算圖標的使用 9.2 實現(xiàn)交互控制 9.2.1 任務(wù)4-按鈕響應 9.2.2 任務(wù)5-熱區(qū)域響應 9.2.3 任務(wù)6-熱對象響應 9.2.4 任務(wù)7-目標區(qū)域響應 9.2.5 任務(wù)8-菜單響應 9.2.6 任務(wù)9-條件響應 9.2.7 任務(wù)10-文本輸入響應 9.2.8 任務(wù)11-按鍵響應 9.3 判斷、框架和導航 9.3.1 任務(wù)12-判斷圖標 9.3.2 任務(wù)13-框架圖標 9.3.3 任務(wù)14-導航圖標 9.4 調(diào)試、打包和發(fā)布 9.4.1 任務(wù)15-調(diào)試程序 9.4.2 任務(wù)16-打包文件 9.4.3 任務(wù)17-發(fā)布文件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2.互補色 互補色( Complementary Color)也稱為"補色",是指以適當比例混合而能產(chǎn)生白光的2種色光。例如,紅色和青色光、紫色和綠色光、藍色和黃色光等都互為補色。溶液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是由物質(zhì)對光具有選擇性吸收所造成的。在日光照射下,如對可見光全部吸收,則溶液呈黑色;如對可見光無選擇吸收且吸收很小,則溶液呈無色;如對各種不同波長的光有選擇地吸收,則溶液呈現(xiàn)與被吸收的色光相當?shù)难a色。溶液因?qū)θ展獾奈粘潭炔煌?,其顏色有深淺之分。 互補色是彼此之間最不一樣的顏色,這就是人眼能看到除了基色之外其他顏色的原因。 3.1.3 色彩模式 在進行圖形、圖像處理時,色彩模式以建立好的描述和重現(xiàn)色彩的模型為基礎(chǔ),每一種模式都有它自己的特點和適用范圍,用戶可以按照制作要求確定色彩模式,并且可以根據(jù)需要在不同的色彩模式之間轉(zhuǎn)換。下面介紹一些常用的色彩模式的概念。 1.RGB色彩模式 自然界中絕大部分的可見光譜都可以用紅、綠和藍三色光按不同比例和強度的混合來表示。RGB分別代表著3種顏色:R代表紅色,G代表綠色,B代表藍色。 RGB色彩模式使用RGB模型為圖像中每一個像素的RGB分量分配一個0~255范圍內(nèi)的強度值。例如,純紅色R值為255,G值為0,B值為0;灰色的R,G,B三個值相等(除了0和255);白色的R,G,B都為255;黑色的R,G,B都為0。RGB圖像只需將R,G,B三種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就可在屏幕上呈現(xiàn)16581375種顏色。 2.CMYK色彩模式 CMYK色彩模式以打印油墨在紙張上的光線吸收特性為基礎(chǔ),圖像中的每個像素都是由靛青(C)、品紅(M)、黃(Y)和黑(K)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的。 在制作用于印刷色打印的圖像時,要使用CMYK色彩模式。RGB色彩模式的圖像轉(zhuǎn)換成CMYK色彩模式的圖像會產(chǎn)生分色。如果用戶使用的圖像素材為RGB色彩模式,則最好在編輯完成后再轉(zhuǎn)換為CMYK色彩模式。 3.灰度模式 灰度模式最多使用256級灰度來表現(xiàn)圖像,圖像中的每個像素都有一個0(黑色)到255(白色)之間的亮度值?;叶戎狄部梢杂煤谏湍采w的百分比來表示(0%表示白色,100%表示黑色)。 在將彩色圖像轉(zhuǎn)換灰度模式的圖像時,會扔掉原圖像中所有的色彩信息。與位圖模式相比,灰度模式能夠更好地表現(xiàn)高品質(zhì)的圖像效果。 3.2 圖形與圖像 計算機繪制的圖片有兩種形式,即圖形與圖像,它們是構(gòu)成動畫或視頻的基礎(chǔ)。 3.2.1 矢量圖形與位圖圖像 1.矢量圖形 圖形又稱矢量圖形、幾何圖形或矢量圖。矢量圖形是用一個集合指令來描述的。這些指令用來描述構(gòu)成一幅圖所包含的直線、矩形、圓、圓弧、曲線等的形狀、位置、顏色等各種屬性和參數(shù)。通常,圖形的繪制和顯示軟件稱為繪圖軟件,如CorelDRAW,F(xiàn)reehand,CAD和Illustrator等。 矢量圖形的優(yōu)點在于不需要對圖上每一點都進行量化保存,而只需要讓計算機知道所描繪對象的幾何特性即可。比如,我們只需知道一個圓的半徑和圓心坐標,計算機就可以調(diào)用相應的函數(shù)畫出這個圓,因此,矢量圖形所占用的存儲空間相對較少。矢量圖主要用于計算機輔助設(shè)計、工程制圖、廣告設(shè)計、美術(shù)字和地圖等領(lǐng)域。 矢量圖形與分辨率無關(guān),可以將它縮放到任意大小和以任意分辨率在輸出設(shè)備上打印出來,都不會影響清晰度。因此,矢量圖形是文字(尤其是小字)和線條圖形(比如徽標)的最佳選擇。 2.位圖圖像 圖像又稱點陣圖像或位圖圖像,是指在空間和亮度上已經(jīng)離散化的圖像,它是由許多像素點組成的。我們可以把一幅位圖圖像理解為一個矩形,矩形中的任一元素與圖像中的一個點對應,該點的灰度或顏色等級用相應的值表示。矩形的元素稱為像素,每個像素可以具有不同的顏色和亮度,它是組成位圖圖像的基本單位。像素的顏色等級越多,則圖像越逼真。位圖圖像適用于逼真照片或要求精細細節(jié)的圖像。 計算機上生成圖像和對圖像進行編輯處理的軟件通常稱為繪圖軟件,如Photoshop,Photolmpact和PhotoDraw等。

編輯推薦

《多媒體作品制作員國家職業(yè)資格考試培訓教程:中級》是依據(jù)《國家職業(yè)標準》的知識和技能要求,按照崗位培訓需要的原則編寫的,在編寫中精選了許多典型案例,并在案例后請專家做了點評,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讀者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水平。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多媒體作品制作員國家職業(yè)資格考試(中級)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