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7-10 出版社: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作者:胡文龍 等著 頁數:345 字數:265000
內容概要
本書共十二講。各講執(zhí)筆人如下: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胡文龍寫作一、二、四、七、九講;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張繼緬寫作五、六、八、十講;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涂光晉寫作三、十一、十二講。由胡文龍統(tǒng)編全稿。
書籍目錄
第一講 新聞評論的特性和功能
第一節(jié) 新聞評論的特性
第二節(jié) 新聞評論的任務和功能
第三節(jié) 新聞評論工作者的基本素質
第二講 新聞評論的選題和立論
第一節(jié) 選題
第二節(jié) 立論
第三節(jié) 新聞評論的調查研究
第三講 新聞評論標題
第一節(jié) 新聞評論標題的特點與功能
第二節(jié) 不同媒介的評論標題
第三節(jié) 新聞評論標題的基本要求
第四講 新聞評論的說理
第一節(jié) 說理原則
第二節(jié) 說理方法
第五講 新聞評論的語言
第一節(jié) 明確目的
第二節(jié) 表意準確、明晰
第三節(jié) 用語規(guī)范
第四節(jié) 講究表達藝術
第六講 新聞評論的文風
第一節(jié) 真誠感人
第二節(jié) 整體協(xié)調
第三節(jié) 要言不煩
第四節(jié) 平實入理
第七講 社論、評論員文章
第一節(jié) 社論
第二節(jié) 評論員文章
第三節(jié) 社論、評論員文章的寫作要求
第八講 短評、編者按語
第一節(jié) 短評
第二節(jié) 編者按語
第九講 專欄評論
第一節(jié) 專欄評論的特點和分類
第二節(jié) 新聞小言論
第三節(jié) 論壇式評論
第四節(jié) 專題式評論
第五節(jié) 雜感式評論
第十講 新聞述評
第一節(jié) 新聞述評的特點
第二節(jié) 新聞述評的類型
第三節(jié) 新聞述評的寫作
第十一講 廣播新聞評論
第一節(jié) 廣播評論的特殊要求
第二節(jié) 廣播評論的特殊形式
第三節(jié) 廣播評論的寫作與制作
第十二講 電視新聞評論
第一節(jié) 電視評論的特點
第二節(jié) 電視評論的獨特形式
第三節(jié) 電視評論的寫作與制作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還有一首歌詞是: ⑤東江的水,流進我的家門口。 人們在茶余飯后,在元旦前夕,滿心歡喜地欣賞一臺文藝節(jié)目。這些語言上的污染,實在令人倒胃口。①句中的“也許”是個表示不很肯定意思的副詞。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只有金獎才是最高的獎項,這里又何須酸溜溜地加個“也許”呢?如果非要加一個什么詞語,不妨用連詞“雖然”倒還可以。②句中的“可能”也確屬多余。③句中的“反主為客”就更弄不懂了。一般來說,在頒獎儀式上,受獎者是被動者,頒獎者是主動者,是頒獎人給獲獎者頒獎。因此這里的“反主為客”,應改為“反客為主”才對。④中的“手段”顯然是不合適的,不如改成“環(huán)節(jié)”。⑤中的“流進”,簡直是荒唐。江水流進家門口,豈不是鬧水災了。若改為“流經”則會給人以美感。 上述這些語句,除⑤外,大都帶有點評的意味。由于這些語句不合語言符號的組合規(guī)則,或亂用副詞,或多余重復,或語意顛倒,或搭配不當,因詞害意,所以不僅污染了祖國的語言,也污染了人們的視聽。措詞造句必須嚴格而謹慎,實在馬虎不得。 再如“凱旋歸來”、“勝利凱旋”、“親眼目睹”、“不盡人意”、“訴諸于武力”、“家俱”、“渡假”等,也都是錯誤的用法。 二、要符合人們對語句的接受習慣 語句是文章中表意的基本單位。語句可以擴展為句群、段落、篇章。以表達更為全面、完整的思想內容。文章按照語意層次的依次排列,也是一種組合,是篇章的組合。這種按照文章表意需要的展開、銜接與組合,形成了語句的表達序列。而在新聞評論中則應體現(xiàn)出嚴密的邏輯順序,并符合讀者的閱讀心理與閱讀習慣。如《殺猴儆猴何如?》(作者吳新標《法制日報》1996年8月8日): 據說,猴子天生怕見血,見血之后會嚇得渾身發(fā)抖。因此,在猴子犯了事時,人們往往利用猴子的這個特點,在猴子面前殺只雞,以警告猴子,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殺雞儆猴。但是,人們不禁要問,殺雞果真能儆猴嗎? 殺雞儆猴,其認識根源在于人們將雞看成低等動物,將猴看成高等動物,高低貴賤,處罰不同,低等的可殺,高等的只可儆。于是,在我國西周就有了“刑不上大夫”的法律規(guī)定,大夫是“猴”,庶民是“雞”。當大夫——“猴”犯了法時,就找庶民——“雞”來殺。用殺雞來儆猴,雞不成了冤死鬼嗎?這樣,“雞”能服嗎?“猴”能儆嗎?因此,如果真要儆猴的話,殺雞是沒有用的,只有找?guī)字淮_實該殺的猴,在猴的面前殺掉,才能做猴。
編輯推薦
《新聞評論》的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實際,正確處理講授、閱讀和寫作的關系,擬采取課程講授與課外閱讀和寫作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反復實踐,不斷進取。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