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赫爾巴特

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黃華  頁數(shù):14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美國教育學者戴安娜·拉維奇(Diane Ravitch)打小是在德州休斯頓的公立學校上的學,年前她用在公立學校學的一手漂亮干凈的英文寫了一本刺痛美國教育的書:《美國偉大學校系統(tǒng)的死與生》。在書中,戴安娜對比自己孩童時期所受教育和當下的教育,最為懷念的是她的英文老師瑞特克立夫女士。她滿懷深情地提到這位老師在指導閱讀經(jīng)典名著中,不僅讓她學會了正確、優(yōu)雅地讀寫和表達,深入地思考,而且也讓她感受到了如何得體和尊嚴地生活。果然,多年后,她因為對自己原來支持的教育改革的反思和批評而被稱為是美國教育的良心?! 〔恢@位英文老師是否知曉她早年的教育作為一種深刻的情感記憶奠定了學生此后人生生活的根基,延續(xù)在社會文化的精神血脈中。這是教師在學校教育中對兒童成長發(fā)揮重要影響的又一個例子,讀起來既樸素又感人。

書籍目錄

導論第一章 赫爾巴特生平一、神童的誕生二、時髦的家庭教師三、最受歡迎的大學教師四、黯然離世第二章 赫爾巴特思想精要一、哲學是道德與實踐二、心理學第三章 赫爾巴特教育教學觀念與實踐一、教育目的二、教育內(nèi)容三、教學階段四、管理五、教育性教學六、訓育七、教學實踐與教育實驗第四章 赫爾巴特學派的傳播一、學派的形成二、歐洲與美國三、日本四、中國第五章 地位、影響及啟示一、一心一意的教育家二、現(xiàn)代教育大師三、今天我們怎么學推薦書目

章節(jié)摘錄

  五、教育性教學  從歷史來看,自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識”的命題開始,在教育領(lǐng)域始終存在著協(xié)調(diào)道德培養(yǎng)和知識傳授之間關(guān)系的問題。德育與智育究竟孰重孰輕,究竟怎樣才能把兩者結(jié)合統(tǒng)一起來,始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赫爾巴特對這一問題作了比較系統(tǒng)的闡述,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教育性教學”的概念,開啟了教學倫理研究。由此,教育目的在實踐中找到了教學工作這一有力抓手,而教學工作則必須擔負起完善學生精神世界的責任,必須合乎道德?! ?.含義及方法  道德培養(yǎng)和知識傳授是學校教育的兩個基本內(nèi)容,形成了實施學校教育的兩條基本途徑,那么,應(yīng)該怎樣處理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實施這兩方面的教育呢?在赫爾巴特看來,學校教育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無法分為兩個孤立的過程:一是通過情感和意志的訓練進行道德陶冶的過程;一是通過知識傳授進行智慧啟發(fā)的過程。因此,培養(yǎng)品德和傳授知識是在同一過程中進行的。1832年,赫爾巴特明確地說道,“我認為我的教學方法現(xiàn)在完全形成了”。  “我以為教學的主要優(yōu)點并不在于藝術(shù)地簡化和回避困難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無法形成真正的思想,培養(yǎng)不出有力量的人?!焙喲灾?,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教育性教學”的基本含義也就在于此?! 〗逃越虒W與傳統(tǒng)教學在目的和手段上都是不一樣的。傳統(tǒng)教學的目的在于盡可能多地向?qū)W生傳授有用的知識和技能,而教育性教學則側(cè)重于興趣。興趣是學生自身獨立的智力活動,它不僅是目的,也是教育性教學的主要手段。換言之,教學如果想有助于激發(fā)興趣,它本身就必須令人感興趣。學生的興趣就是教育性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一條主線。“教師必須力圖使其宣講的內(nèi)容引起學生的興趣。這雖然是眾所周知的教育學準則,不過,此準則通常在這種意義上提出并被理解,即似乎學習是目標,而興趣是手段。我現(xiàn)在讓這種關(guān)系顛倒過來。”赫爾巴特始終強調(diào),興趣不僅是學習某些技能和本領(lǐng)的基礎(chǔ),更是為了強化道德人格,因為這才是教育的最終目標。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赫爾巴特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