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衛(wèi)建國,楊曉 編 頁數(shù):222
內容概要
《教師教育通識系列教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是國家中小學培訓山西省教師的系列教材之一。本教材的編寫宗旨是:管用和好用。管用是針對教育教學理論來講的,即把繁雜深刻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概括或提煉為教師需要掌握的內容,彌合教育理論的理想要求與教育實踐的實際需要之間的縫隙,使教師在學習本教材之后能理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論,更新學習者的教育教學理念,提高學習者的專業(yè)水平。好用是針對教育教學實踐來講的,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大量的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倡的理論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到實際教育教學之中。通過大量的實踐案例,使學習者在案例啟發(fā)中獲得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習者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并從感性認識再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使學習者感受到理論的威力和魅力,也使學習者在實踐中體驗到教學的快樂和自我效能感。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目標與理念第一節(jié)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一、各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現(xiàn)狀二、各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共同特點三、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第二節(jié)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與理念一、課程改革的總體目標二、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第二章 課程結構與課程標準第一節(jié) 課程結構一、課程結構的含義二、新課程中課程結構的性質三、新課程中的特色課程第二節(jié) 課程標準一、課程標準的概述二、課程標準目標的陳述方式三、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第三章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第一節(jié) 課程資源概述課程資源的內涵二、課程資源的類型三、課程資源的特點四、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方法、途徑第二節(jié) 各種課程資源的使用一、教材的使用二、教學參考書的使用三、多媒體的使用四、圖書館的使用五、其他課程資源的使用第三節(jié) 課程資源數(shù)據(jù)庫的建立一、建立課程資源數(shù)據(jù)庫的必要性二、建立課程資源庫的內容三、建立課程資源庫的途徑和方法第四章 學習方式與教學方式的轉變第一節(jié) 自主學習一、自主學習的含義二、自主學習的特征三、自主學習的特點四、自主學習與自學的關系五、案例展示第二節(jié) 合作學習一、合作學習的含義二、合作學習的方法與特征三、案例展示四、應用須知第三節(jié) 探究學習一、探究學習的含義二、探究學習的特征三、探究學習的不同類型四、探究的一般環(huán)節(jié)五、案例展示六、應用須知第五章 基于新課程的評價第六章 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從各學科課程目標的總體結構來看,分為總目標和分目標。 從目標制定的維度來看,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個維度。其中,過程與方法是本次課程改革中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它反映了課程改革從過去單純“追求學習結果”變?yōu)椤皬娬{學習的過程”,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積極體驗和學習方法的掌握和內化。各學科對于課程標準維度的分類不盡相同,其存在形態(tài)也各有千秋,有的以明確、獨立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如義務教育地理、化學、物理、歷史等學科;而有的則隱含在內容標準或總目標中,如語文課程標準、數(shù)學課程標準等?! ∫恍W科根據(jù)自身的學科特點,劃分了具有自身特點的維度,如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將目標維度劃分為知識與技能、數(shù)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四個維度?! 膶W段來看,按照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水平和接受能力,提出不同學段的目標,其中有些課程只限在一個學段,有些課程兼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學段,如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首先分為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兩個階段,而在義務教育階段,又分為1~3年級、4~6年級、7~9年級三個學段;而科學課程僅安排在3~6年級一個學段?! 。?)內容標準。這一部分按照學習領域(如數(shù)學課程:數(shù)與代數(shù)、圖形與空間、統(tǒng)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運用)、主題(如生物課程:生物與環(huán)境、生物圈中的人、生物的多樣性、健康地生活等10個一級主題)或目標要素(如英語課程: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闡述學生在不同階段應實現(xiàn)的具體學習目標。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