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陳麗杰,董春華 主編 頁數(shù):294
內(nèi)容概要
現(xiàn)在,實現(xiàn)由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的轉(zhuǎn)變,仍然是我國教育戰(zhàn)線、尤其是中學教育的艱巨任務。不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學,在中學不是個別現(xiàn)象。而陳麗杰和董春華主編的《新課程與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研究》以深化中學思想政治課程的改革,提高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增強中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從而促進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偉大工程為主旨,它猶如一根紅線貫穿全書的始終。因此,本書的出版是令人高興、值得稱道和慶賀的。本書遵循黨的教育方針,依據(jù)中共中央、國務院及教育部的有關(guān)文件精神,結(jié)合新課程實施的形勢,對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性質(zhì)、地位、任務、教學方式方法、教學藝術(shù)、學法指導、教學評價和教師等,都作了系統(tǒng)的、較為深刻的論述。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概論
第一節(jié) 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概述
第二節(jié) 學習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的意義和方法
第二章 新課程概論
第一節(jié) 基礎(chǔ)教育改革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jié) 新課程的目標與結(jié)構(gòu)
第三節(jié) 新課程的評價與管理
第四節(jié) 新課程與教和學方式的變革
第三章 思想政治課原理論
第一節(jié) 思想政治課的性質(zhì)
第二節(jié) 思想政治課的地位
第三節(jié) 思想政治課的任務
第四節(jié)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和教學原則
第四章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課教學論
第一節(jié)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組織形式
第二節(jié)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教學方式
第三節(jié)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教學手段
第四節(jié)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準備工作
第五節(jié) 新課程與說課
第五章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shù)論
第一節(jié) 教學是一門藝術(shù)
第二節(jié)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藝術(shù)
第六章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課學法指導論
第一節(jié)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課學習方式
第二節(jié)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第三節(jié)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學習方法指導
第七章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課教學評價論
第一節(jié) 新課程與教學評價的一般理論
第二節(jié)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的評課
第三節(jié)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的復習
第四節(jié)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課考試的方法
第八章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課教師論
第一節(jié)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基本素質(zhì)
第二節(jié) 新課程下提高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素質(zhì)的基本途徑
第九章 新課程與班主任工作
第一節(jié) 新課程與班主任工作概述
第二節(jié) 新課程下班主任的素質(zhì)修養(yǎng)
第三節(jié) 新課程與班級思想教育
第四節(jié) 新課程與班級管理
第五節(jié) 新課程下的綜合實踐活動與班級活動
附錄1 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附錄2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
附錄3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第三種看法雖然指出了是德育課程,但實際上還是在強調(diào)智育課程的性質(zhì)。這些不同意見的爭論,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都有其某些合理的成分,反映了人們在教育實踐的不同階段上,對其不同側(cè)面中某一特點的認識。但應該指出,上述看法都沒有科學地反映這門課程的特殊本質(zhì)。只要回顧一下新中國成立以來這門課程發(fā)展的歷史情況,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有一段時期,把中學政治課強調(diào)成單純的德育課,否認其智育的任務,放棄了必要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的道德品質(zhì)和思想政治的基礎(chǔ)知識教學,使政治課變成了缺少科學內(nèi)容的空洞說教,“文化大革命”期間的“緊跟課”、“運動課”便是這種典型。與此相反,有的時期也走向另一個極端,把中學政治課看成是單純的理論知識課,忽略了進行德育教育的任務,以致陷入了“純知識”的教學,成了“高考撈分課”、升學的“敲門磚”,背離了中學開設政治課的根本目的,影響了中學教育計劃的圓滿實現(xiàn)。上述情況表明,無論是哪種觀點,都對政治課的性質(zhì)缺乏正確的認識,在實踐中是不可取的。這場討論持續(xù)到1985年,在《中共中央關(guān)于改革學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發(fā)出以后,才逐步取得共識,看法趨于基本一致。1992年3月,國家教育委員會正式頒布了《全日制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大綱(試用稿)》明確指出:“思想政治課是中學的一門主要學科,是對學生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基本常識和社會主義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課程。它對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德起著奠基作用,是中學德育主要途徑之一。它的設置是我國學校社會主義性質(zhì)的一個重要的標志。”1996年6月和1997年4月,國家教委先后正式頒發(fā)了《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課和初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試行)》,進一步指出:“思想政治課是對中學生系統(tǒng)進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的必修課程,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它對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思想政治課的設置,是我國學校社會主義性質(zhì)的重要標志之一?!?/pre>編輯推薦
《新課程與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研究》是學術(shù)前沿研究之一。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