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趙勇,楊玲 頁數(shù):394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法蘭克福學派與批判理論、法蘭克福學派的美學思想、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的致思方式與研究模式、符號學的基本術語及原理、結構主義符號學與大眾文化分析、后結構主義符號學與大眾文化分析等。
書籍目錄
導論
一、大眾文化的概念之旅
二、大眾文化的演變軌跡
三、大眾文化理論的幾種學說
四、大眾文化研究的基本走向
五、本教材的基本理念與框架結構
第一章 批判理論與大眾文化
第一節(jié) 經(jīng)典文本閱讀
文化工業(yè)述要
第二節(jié) 相關問題概說
一、法蘭克福學派與批判理論
二、法蘭克福學派的美學思想
三、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的致思方式與研究模式
第三節(jié) 個案分析
大眾偶像的勝利
第二章 符號學與大眾文化
第一節(jié) 經(jīng)典文本閱讀
今日神話
第二節(jié) 相關問題概說
一、符號學的基本術語及原理
二、結構主義符號學與大眾文化分析
三、后結構主義符號學與大眾文化分析
第三節(jié) 個案分析
家樂福的空間語法與娛樂經(jīng)濟
第三章 文化研究與大眾文化
第一節(jié) 經(jīng)典文本閱讀
解構“大眾”筆記
第二節(jié) 相關問題概說
一、伯明翰學派與文化研究
二、伯明翰學派大眾文化研究的基本視角
三、伯明翰學派大眾文化研究的操作方法
第三節(jié) 個案分析
“第二屆金鷹電視節(jié)”現(xiàn)場直播的編碼與解碼
第四章 大眾文化的起源
第一節(jié) 經(jīng)典文本閱讀
報刊和大眾文化:歷史的透視
第二節(jié) 相關問題概說
一、民間文化、通俗文化與精英文化
二、文化形式與文化生產(chǎn)的歷史變遷
三、通俗文化的擴張與大眾文化的興起
第三節(jié) 個案分析
摩登女的神話
第五章 大眾文化與大眾媒介
第一節(jié) 經(jīng)典文本閱讀
技術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
第二節(jié) 相關問題概說
一、大眾媒介演變小史
二、大眾文化在不同媒介形式中的演化
第三節(jié) 個案分析
電影中的性與暴力
第六章 大眾文化與媚俗藝術
第一節(jié) 經(jīng)典文本閱讀
先鋒派與媚俗
第二節(jié) 相關問題概說
……
第七章 大眾文化與中產(chǎn)趣味
第八章 大眾文化與青年亞文化
第九章 大眾文化與粉絲文化
第十章 知識分子與大眾文化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4.數(shù)字媒介時期 與數(shù)字媒介相對應的文化形式可稱為“融合文化”或“媒介文化”。之所以有融合文化,是因為在新媒介時代有了“媒介融合”。所謂媒介融合“指的是一個情境,在這個情境中,多種媒介體系共存,媒介內(nèi)容在這些體系之間順暢地流動。融合在此處被理解為一個持續(xù)的進程,或不同媒介體系的一系列交匯,而不是一種固定的關系”①。因此,融合文化是經(jīng)過媒介融合形成的文化形式,通俗地說,這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而按照凱爾納(Douglas Kellner)的說法,媒介文化是后工業(yè)時代或后現(xiàn)代社會的一種文化形式,因為在這個時代,“媒介已經(jīng)拓殖了文化,并已成為配送和散播文化的基本工具,大眾傳播媒介已取代了先前那些書籍或口語文化模式,我們已生活在一個由媒介主宰著休閑和文化的世界里?!痹诖嘶A上,媒介文化是一種圖像文化、工業(yè)文化、商業(yè)文化和高科技文化。② 那么,在數(shù)字媒介的語境中,大眾文化發(fā)生了怎樣的變異呢?我們的看法是,大眾文化已融入種種媒介文化形式之中,成為生成媒介文化的內(nèi)容或元素。這樣,大眾文化仿佛隱而不見,卻又無處不在。它依附于種種媒介文化獲得了新生,也具有了合法存在的理由。于是在這一時期,我們更應該談論的內(nèi)容是媒介文化而不是大眾文化,之所以如此,理由如下?!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