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孫正聿
內容概要
本書的主要內容分為三大部分:序和導論;正文,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共十章;附錄,關于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狀況及其學科建設的調研報告。
本書的主體部分為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本書的十章內容,以闡述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辯證法和科學觀為基礎,分別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社會觀、歷史觀和發(fā)展觀,并集中地探討和論述了馬克思關于人類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和資本主義運動規(guī)律的“兩大發(fā)現(xiàn)”,闡明了由哲學批判、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和空想社會主義批判的統(tǒng)一所構成的馬克思主義。
作者簡介
孫正聿,1946年11月生,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教育部哲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教育部學風建設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吉林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已出版《理論思維的前提批判》、《崇高的位置》、《哲學通論》、《馬克思辯證法理論的當代反思》、《思想中的時代》等學術專著和九卷本《孫正聿哲學文集》。1995年、1998年、2006年三次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2001年、2005年兩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999年、2009年先后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和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提名獎。2000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03年獲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2010年獲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提名獎。
書籍目錄
序:作為“一整塊鋼鐵”的馬克思主義
導論:關于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前提性問題
一、稱謂與定位
二、學說與學科
三、整體與部分
四、經(jīng)典與闡釋
五、文本與解讀
六、理論與實踐
七、學術與學養(yǎng)
八、堅持與發(fā)展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一、反思三個重大問題
二、怎樣理解世界觀理論
三、怎樣理解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四、怎樣概括和表述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五、解放思想與變革世界觀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辯證法
一、辯證法理論的當代反思
二、關于辯證法的經(jīng)典命題
三、關于辯證法的理論遺產(chǎn)
四、關于辯證法的發(fā)展學說
五、關于辯證法的精神家園
六、關于辯證法的現(xiàn)實基礎
七、辯證法與后形而上學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科學觀
一、馬克思主義科學觀的歷史形成與解釋原則
二、馬克思主義科學觀的基?內容
三、馬克思主義科學觀的歷史意義與當代價值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自然觀
一、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基本內涵
二、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理論地位
三、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當代價值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社會觀
一、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本質論
二、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存在論
三、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意識論
四、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批判論
五、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想論
六、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時空論
七、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形態(tài)論
第六章 馬克思主義歷史觀
一、歷史與歷史唯物主義
二、歷史的起源與本質
三、歷史時間
四、歷史意識
五、歷史的動力
六、歷史進程
第七章 馬克思主義發(fā)展觀
一、歷史唯物主義與發(fā)展觀
二、人的發(fā)展與解放的旨趣
三、馬克思主義發(fā)展觀與中國問題
第八章 馬克思主義的資本主義批判
一、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的基本立場
二、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的生產(chǎn)體制
三、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的文化體驗
四、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的政治規(guī)劃
五、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的倫理理想
第九章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
一、從空想社會主義到科學社會主義
二、歷史唯物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
三、剩余價值學說與科學社會主義
四、科學社會主義的當代發(fā)展
第十章 馬克思主義與《資本論》
一、作為“三大批判”的《資本論》
二、作為“大寫的邏輯”的《資本論》
三、作為“瓦解的邏?”的《資本論》
四、作為“工人階級的圣經(jīng)”的《資本論》
附錄 關于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及其學科建設的研究調研報告
一、我國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概況
二、國外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概況
三、我國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學科建設概況
四、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列寧提出辯證法也就是認識論的論斷,是把唯心辯證法大師黑格爾和唯物辯證法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相提并論的,這就需要我們從哲學史的視野去理解這一論斷的根據(jù)。列寧指出:“黑格爾探討客觀世界的運動在概念的運動中的反映,所以他比康德及其他人深刻得多”,黑格爾邏輯學的“真實意義”就在于它探討“萬物之間的世界性的、全面的、活生生的聯(lián)系,以及這種聯(lián)系在人的概念中的反映”,并深入研究如何運用“經(jīng)過琢磨的、整理過的、靈活的、能動的、相對的、相互聯(lián)系的、在對立中統(tǒng)一的”②概念去把握世界。列寧不僅摘錄了黑格爾關于“理解運動”,就是用概念的形式來表達運動的本質的論述,并旁批“對!”,而且進一步指出,“問題不在于有沒有運動,而在于如何用概念的邏輯來表達它”。應該看到,列寧并不是簡單地肯定了黑格爾的合理思想,而主要是向馬克思主義者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必須從思維和存在在規(guī)律層次上的統(tǒng)一來理解哲學基本問題,并運用辯證法、認識論和邏輯學相統(tǒng)一的概念發(fā)展體系來論述哲學基本問題。正是因為辯證法在黑格爾那里和在馬克思那里都是解決思維和存在在規(guī)律層次上的統(tǒng)一,都表現(xiàn)為辯證法、認識論和邏輯學相統(tǒng)一的概念發(fā)展體系,所以,列寧才把唯心辯證法大師黑格爾和唯物辯證法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相提并論,提出“辯證法也就是(黑格爾和)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這個具有巨大理論意義的著名論斷。列寧關于辯證法就是認識論的思想的重大意義,還在于它充分地揭示了辯證法理論的巨大價值。如果僅從存在論的角度去理解辯證法理論,認為唯物辯證法已經(jīng)提供了一幅完整的世界圖景,已經(jīng)為說明世界提供了一個全面的結論,就會用辯證法的規(guī)律和范疇去代替具體科學的研究,用哲學原理去裁判科學成果。反之,理解了辯證法的認識論性質,就會自覺地概括總結和批判地反思科學成果的認識論意義,豐富和深化思維反映存在運動的規(guī)律,使之成為“偉大的認識工具”,在實踐中運用唯物辯證法去認識和改造世界。作為辯證法的理論遺產(chǎn),我們認為《哲學筆記》的最為重要的價值,在于這部哲學著作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辯證法理論,為在當代反思和發(fā)展馬克思的辯證法理論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研究課題。《哲學筆記》不只是全面地研究了辯證法理論的實質和核心、要素和特征、理論性質和理論功能,從而解決和回答了一系列前人提出的或遺留的重大問題;而且深刻地提示了辯證法理論研究中尚未得到解釋和論證的新問題,從而為后人進一步“說明和發(fā)揮”唯物辯證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列寧為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顯示了《哲學筆記》的特別突出的重大價值。粗略地加以整理,我們就可以在《哲學筆記》中歸納出如下的重大問題:怎樣“說明和發(fā)揮”對立統(tǒng)一學說是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如何在概念的邏輯中去表達存在的運動;怎樣從邏輯的一般概念和范疇的發(fā)展與運用的觀點去總結思想史;思維向客體接近的過程和階段如何描述和劃分;怎樣正確而全面地評價唯心主義哲學;為什么聰明的唯心主義比愚蠢的唯物主義更接近于聰明的唯物主義;怎樣理解黑格爾邏輯學的唯心主義最少而唯物主義最多;黑格爾哲學中究竟包含哪些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萌芽”;如何研究構成辯證法和認識論的知識領域;怎樣結合科學史和現(xiàn)代科學去概括科學抽象的辯證運動;人類認識的辯證本性與辯證法的思維方式是何關系;怎樣理解和描述人類實踐活動的合規(guī)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統(tǒng)一;怎樣理解和實現(xiàn)辯證法、唯物主義認識論和邏輯學的統(tǒng)一;怎樣理解馬克思的《資本論》是“大寫的邏輯”;怎樣運用辯證法理論去指導科學研究活動;如何把辯證法變成人們的普遍的思維方式;怎樣依據(jù)《哲學筆記》的構想去建沒唯物辯證法的當代理論形態(tài);等等。
編輯推薦
《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套裝上下冊)》是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之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