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不是理由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吳錫民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比較不是理由:比較文學論稿》的基本宗旨,是進一步立足學科,面向全國,放眼世界,陸續(xù)出版一批學科建設、教育教學方面的創(chuàng)新性著作,包括專著、譯著、工具書等,為新世紀中國比較文學的進一步繁榮做出貢獻。

作者簡介

吳錫民,湖南漣源人,文學博士。現(xiàn)為廣西師范學院文學院教授。曾在國內正式學術刊物發(fā)表專業(yè)論文100多篇,主要學術著作有《溝通的探索——西方文學與文化論稿》《西方文學與文化溝通實踐論》《接受與闡釋:意識流小說詩學在中國(1979-1989)》《歐美文學論稿》等。

書籍目錄

導言比較不是理由上編 名家論著第一章 洛里哀的“傲慢與偏見第二章 “關系”探究圖式的現(xiàn)實價值第三章 堅守比較文學的合法性第四章 比較文學之道第五章 來自羅馬尼亞“較新”的學術聲音第六章 立足于理論要略的示范性闡釋第七章 影響研究:從可視到不可視第八章 “法國學派”究竟是怎樣的學派中編 學科理論第九章 關于比較文學學科歸屬的定位第十章 自覺比較意識的共同擁有第十一章 學際溝通原理谫論第十二章 “世界性因素”的“誤讀第十三章 中外文學關系研究關鍵詞第十四章 讀渡邊洋《比較文學研究導論》所想到的幾個問題第十五章 突破單一文學體系的比較第十六章 關于標準的文學研究話題第十七章 世界文學的概念下編 比較案例第十八章 “意識流”流入中國現(xiàn)代文壇論第十九章 “傳入”文本與“接受”文本之對讀第二十章 兩朵絢麗的藝術之葩第二十一章西方文學與電影第二十二章西方文學與史學第二十三章西方文學與科學結語比較在于匯通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文學與電影的關系究竟是“盟友”還是“冤家”,對文化人來說似乎是不難回答的問題。然而,我們看到西方學界有這么一種“依附論”。美國中西部詩人瓦契爾·林賽把膠片特性稱之為電影的“獨特之點”,將藝術影片視作“運動中的圖形”并以它對其他傳統(tǒng)藝術的依附來確立它的藝術地位,把電影分門別類地稱之為“活動的雕刻”“活動的繪畫”以及“活動的建筑”。英國人艾倫·卡斯蒂在其專著《電影的戲劇藝術》中力圖把電影納入戲劇藝術的麾下,認為“電影就其主要趨向和成就而言是一種戲劇藝術”。在我們看來,“依附論”者意識到電影與毗鄰藝術不同程度地緊密聯(lián)系,這無可挑剔。但隨著電影的枝繁葉茂,再堅持把電影說成是某種藝術的附庸,就顯得有些不切實際了。與“依附論”恰恰相反的則是振振有詞的“對立論”和“排他論”。這是本章著力要論辯的問題。瑞典電影制作者英格瑪·伯格曼聲稱“電影和文學毫不相干;這兩種藝術形式的特性和本體通常是互相沖突的”。美國猶太血統(tǒng)作家諾曼·梅勒也說:“電影與文學相去甚遠,比方說,就像窯洞繪畫與一首歌?!蹦敲础芭潘摗蹦??“第七藝術宣言”的作者意大利詩人里喬托-卡努陀對文學和電影的古老傳統(tǒng)沉重地壓在電影的頭上極不為滿。他認為:“首先應該消除的錯誤就是讓電影從屬于戲劇的錯誤。這是一種曠日持久的錯誤……”“純電影”的倡導人之一法國女導演、劇作家、電影理論家謝爾曼·杜拉克聲言:“把不是電影所固有的一切因素全部剝掉;從人們對運動的視覺節(jié)奏的認識中去尋求電影的真正精華;這就是目前正在黎明曙光中顯現(xiàn)出來的新的美學。”她主張“剝掉的”一切因素中,首當其沖的是文學和戲劇。這些言論所反映出來的實質問題是什么呢?我們認為,姑且不管他們當初的動機如何,它們不外乎:要么力圖劃清文學與電影的界限;要么竭力夸大電影藝術的表現(xiàn)力。如此禁錮在“畫地為牢”的認識上,無論如何也認識不清和把握不住文學與電影之間的關系。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具體事物的發(fā)展變化,總是先從量變開始的。量的積累一旦達到并破壞規(guī)定這一事物質的數(shù)量界限時,量變就引起質變。事物在完成質變以后,又會在新質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不斷循環(huán)往復,構成了事物由低級到高級的無限多樣的發(fā)展過程。據(jù)此,文學的產(chǎn)生、演變、發(fā)展,無論人們對其前形式有何種解釋,諸如康德、席勒、斯賓塞的“游戲說”,法國考古學家雷納克的“魔法說”,19世紀后期西方一些資產(chǎn)階級心理學派的“心靈表現(xiàn)說”,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與亞里士多德的“模仿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它勢必有一個量的積淀、孕育過程。設若摒棄其前文學形式,文學其軀干是如何豐腴的,則無法說得清楚。同樣,電影作為年輕的藝術,雖然沒有文學發(fā)展的歷史那樣久遠,但從它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充分地利用了文學的寶藏。它之所以被稱之為“第七藝術”,就是因為除科學技術進步的推動之外,它從先于自己的建筑、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等藝術形式中汲取養(yǎng)料,滋潤自己的胚胎,使之豐潤厚實,最終在量的積累中產(chǎn)生質的飛躍,成為世界藝術大家族中一名生機勃勃的新成員。這就說明文學和電影來到這世界上就有著對外敞開大門,吸納各方精髓的本性。即便兩者各自成為獨立的藝術門類之后,亦還會持著這種秉性,不斷地吐故納新。別林斯基說得好:“把藝術設想成活在自己特殊的小天地里,和生活別的方面毫無共通之點的純粹的、排他的東西,這種想法是抽象而空幻的,這樣的藝術,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存在的。”①

編輯推薦

《比較不是理由:比較文學論稿》:比較文學文庫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比較不是理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