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流傳與輯佚研究

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張升  頁數(shù):270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永樂大典》編修于明永樂初年,是我國古代最大的類書。其保存了明以前大量的文獻(xiàn)資料,成為后代輯佚的淵藪。全書正文22 877卷,目錄60卷,按《洪武正韻》編排,分裝為11 095冊。明代嘉靖末年對《永樂大典》進(jìn)行重錄,至隆慶元年(1567)完成,《大典》遂分正副:原本為正本,重抄本為副本?!洞蟮洹氛驹诼c以后已下落不明,副本在近代亦命運多舛,屢遭劫難,目前只剩原書4%的篇幅。由于《大典》的重要性及其不幸的遭遇,清末以來學(xué)者們非常重視對《大典》的研究。遺憾的是,由于資料缺乏等原因,《大典》研究還存在著不少難解之謎。

書籍目錄

緒論 一、《永樂大典》概述 二、學(xué)術(shù)史回顧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三、《永樂大典》研究資料簡述第一章 《永樂大典》正本的流傳 一、《永樂大典》正本的流傳 二、《永樂大典》正本的下落第二章 《永樂大典》副本的流傳 一、《永樂大典》遭劫難的真相 二、嘉業(yè)堂藏《永樂大典》的下落 三、《永樂大典》副本流傳史第三章 四庫館開館前大典本輯佚 一、《名公書判清明集》 二、《折獄龜鑒》 三、全祖望輯《永樂大典》佚書之下落第四章 《四庫全書》大典本輯佚(一) 一、四庫館簽佚書單考 二、四庫館簽大典本的數(shù)量 三、從《春秋會義》看《四庫》大典本輯佚第五章 《四庫全書》大典本輯佚(二) 一、《四庫》大典本稿本 二、《四庫》大典本錄副本 三、陳昌圖纂《四庫》大典本提要稿 四、沈叔埏與《四庫》大典本提要稿 五、法式善與大典本輯佚書第六章 《永樂大典》與方志 一、《永樂大典》與大典本永樂志 二、徐一夔與《(洪武)杭州府志》 三、明代方志數(shù)余論 一、《永樂大典》余紙考 二、澄清有關(guān)《永樂大典》的兩個問題附錄一:《永樂大典》現(xiàn)存卷目表附錄二:現(xiàn)存《永樂大典》零葉附錄三:《永樂大典》待訪卷目表參考文獻(xiàn)后記

章節(jié)摘錄

 ?。ㄈ┖擦衷罕环俸蟆洞蟮洹返南侣洹 『擦衷罕环伲渲兴囟磥淼眉鞍嶙叩摹洞蟮洹放c其他文獻(xiàn)應(yīng)該都被焚毀了,因為據(jù)6月25日威爾描述翰林院的情形說:“英館之北,今已有人駐守,置有沙袋等防御之物,阻隔敵人。此處毀壞荒涼之狀,儼如墳院?!辈贿^,在后來論述《大典》流散的論著中,往往會指出:到光緒三十年(1904),清點翰林院殘存《大典》,只有64冊,被清末翰林院掌院陸潤庠運回府中②。那么,這64冊《大典》是翰林院焚毀之余抑后來輾轉(zhuǎn)移人的呢?關(guān)于這一問題,有如下記載可供參考:  據(jù)金梁《光宣小記》“永樂大典”條載:“《永樂大典》藏翰林院內(nèi),自庚子后經(jīng)外務(wù)部向各國聯(lián)軍索回者,不足二百本,分裝二箱。光、宣之際,章一山同年曾見有乾隆年御題者,尤不多覯。后連圖書移購習(xí)所,遂多散失。陸文端公時為掌院,令清秘堂追查,始繳上六十余本,今存圖書館。聞翰林吳懷清所收獨多,漸亦售之海內(nèi)外藏書家矣?!雹凼Y芷儕《都門識小錄》載:“……又言洋兵人城時,曾取該書之厚二寸許長尺許者以代磚支墊軍用等物,武進(jìn)劉葆真太史拾得數(shù)冊,閱之,皆《永樂大典》也。今外交部舊櫝尚存劉太史言諸總署向英館索歸《大典》三百三十冊之檔案,則此三百本者,皆得諸索拾之余耳?!雹軐O壯《永樂大典考》載:“清翰林院清秘堂所藏《永樂大典》,庚子前尚存八百余冊。庚子之劫,全數(shù)遺失。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永樂大典》流傳與輯佚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買不起永樂大典,了解一下常識而已.
  •   很是喜歡,印刷很好
  •   <《永樂大典》流傳與輯佚研究>的作者對《永樂大典》流傳輯佚方面研究顯然很有功力,可以插架。
  •   等踏實了再讀吧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