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郭英德 編 頁數(shù):357
內(nèi)容概要
文學的萌生及其早期形態(tài)\經(jīng)典的創(chuàng)造和繁盛\大一統(tǒng)和文學的發(fā)展\文學自覺的歷程\士族文學的勃興和沒落\詩歌高潮的形成及成就\多元化的文學格局\宋型文學的發(fā)生與變遷\南北文學的對峙與融合\正統(tǒng)文學的凝固與裂變/師古崇雅與師心尚俗\集大成文學的鼎盛和衰微。
作者簡介
郭英德 1954年1O月生,文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2000年入選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戲曲、中國文學學術史等領域的研究。著有《中西戲劇文化比較研究》《中國古代文人集團與文學風貌》《明清傳奇戲曲文體研究》《明清文學史講演錄》《中國古代文體學論稿》等。
書籍目錄
緒論 第一節(jié) 文學與文學史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分期 第三節(jié) 本書的篇章結構上編 中國古代文學的歷史演進 第一章 文學的萌生及其早期形態(tài) 第一節(jié) 詩歌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態(tài) 第二節(jié) 詩歌的采集和整理 第三節(jié) 散文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態(tài) 第二章 經(jīng)典的創(chuàng)造和繁盛 第一節(jié) 春秋時期的文化與文獻 第二節(jié) 戰(zhàn)國時期的文化與文獻 第三節(jié) 楚文化和楚辭 第三章 “大一統(tǒng)”和文學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戰(zhàn)國文學的余風 第二節(jié) 大漢文學鼎盛期 第三節(jié) 大漢文學衰落期 第四章 文學自覺的歷程 第一節(jié) 文學自覺初始期 第二節(jié) 文學自覺興盛期 第三節(jié) 文學自覺完成期 第五章 士族文學的勃興和沒落 第一節(jié) 士族文學形成期 第二節(jié) 士族文學演進期 第三節(jié) 士族文學鼎盛期 第四節(jié) 士族文學衰落期 ……中編 中國古代文學的文體下編 中國古代文學與社會文化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第四節(jié)論說體論說體散文,是以分析事理、明辨是非為主的說理文章,這類文章重在說理,又有很強的文學性,歷來受到文人的青睞,由此也產(chǎn)生了眾多精彩的散文作品。論說體散文雖成熟于漢代,但在此之前卻有一個漫長的發(fā)展過程。尚書中的《盤庚》《無逸》兩篇有明顯的議論說理傾向,這可以看作是論說文的濫觴。降至戰(zhàn)國時代,諸侯紛爭,處士橫議,諸子百家為開宗立派,闡明自己學說,紛紛著書立說,從而形成了論說體散文。就戰(zhàn)國時期的主題論文而言,《荀子》《韓非子》是其中的代表作?!盾髯印饭?2篇,大部分是荀子(公元前3137-前2387)所作。全書篇章體制完備、說理嚴整、表述方法成熟,是戰(zhàn)國專題論文的典范之作。《茍子》說理文主題明確,層次清晰。以《勸學》為例,此文討論三方面內(nèi)容:學習的理由,學習的方法和內(nèi)容,學習的目的。文章分層論說,語氣連貫,不枝不蔓,邏輯的嚴密性遠在《墨子》十論之上。荀子善用類比推理,他強調(diào)“類推接譽,以待無方,曲成制像”,形成一種獨特的論證方法——博喻。如《勸學》開篇,茍子采取了廣泛舉例的方法,即“譬稱以喻之”,其中有自然物理、生活經(jīng)驗、前賢榜樣、經(jīng)典話語,不但說理清楚,而且親切富有感染力。譚家健認為:這種論證方法“以證代議,寓議于證,議證交融,合為一體,使文章更有光彩,理論更加深化。”《韓非子》現(xiàn)存55篇,主體部分屬于韓非(公元前2807前233)所寫。其中《難言》《愛臣》《八奸》《十過》《孤憤》《說難》等篇,文章結構清晰、論證嚴謹、文風犀利峻峭。韓非主張“循名實而定是非,因參驗而審言辭”的“參驗法”。所謂參驗法,就是“用考察比較的方法驗證,一般認為,這屬于觀察、調(diào)查、比較、試驗等用經(jīng)驗事實作驗證的歸納方法”。韓非傾向于經(jīng)驗性的說明,文章論據(jù)多是日常見聞、常識和寓言。特別是《韓非子》中的寓言,是民間性和經(jīng)驗性的濃縮,飽含著深刻的政治體驗和人生感悟。
編輯推薦
《多維視角: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立體建構》:《論語·八佾第三》載: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孔子以木鐸自況,以金聲傳播廣遠喻教化天下之志。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