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尹田 編 頁數(shù):35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近代民法更是財產(chǎn)獲得充分保護的世界??孛穹▽⑵渲饕木o了財產(chǎn)制度,尊重財產(chǎn),保護財產(chǎn)成了控民法無可振動的價值基礎,并被賦予其人格及其實現(xiàn)基礎的倫理正當性。通過民法,人們獲得政治社會中幾乎全部“人類由于社會契約……所獲得的,乃是社會的自由以及對于他享有一切東西的所有權”。
書籍目錄
導言:開啟自由平等的民法之門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一節(jié) 民法的概念與本質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第二節(jié) 民法的調整對象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第三節(jié) 民法的基本原則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案例評析 第四節(jié) 民法的適用范圍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第五節(jié) 民法的解釋 基本原理 理論拓展 本章思考問題參考答案第二章 民事法律關系 第一節(jié) 民事法律關系概述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第二節(jié) 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 基本原理 理論拓展 第三節(jié) 民事權利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第四節(jié) 民事法律事實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本章思考問題參考答案第三章 自然人 第一節(jié)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第二節(jié)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第三節(jié) 監(jiān)護 基本原理 理論拓展 第四節(jié) 宣告失蹤與宣告死亡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第五節(jié) 自然人人格權的民法保護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第六節(jié) 住所 基本原理 理論拓展 本章思考問題參考答案第四章 法人 第一節(jié) 法人的概念和意義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第二節(jié) 法人的分類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第三節(jié)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第四節(jié) 法人的設立 基本原理 理論拓展 第五節(jié) 法人的機關 基本原理 理論拓展 第六節(jié) 法人的消滅 基本原理 理論拓展 第七節(jié) 非法人團體 基本原理 理論拓展 本章思考問題參考答案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為 第一節(jié) 民事法律行為概述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第二節(jié) 意思表示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案例評析 第三節(jié) 民事法律行為的要件 基本原理 理論拓展 第四節(jié) 附條件與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第五節(jié) 法律行為的無效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本章思考問題參考答案第六章 代理 第一節(jié) 代理概述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第二節(jié) 代理權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第三節(jié) 無權代理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案例評析 本章思考問題參考答案第七章 時效與期限 第一節(jié) 時效概述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案例評析 第二節(jié) 訴訟時效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理論拓展 案例評析 第三節(jié) 期限 基本原理 思考問題 本章思考問題參考答案
章節(jié)摘錄
市民法吸收萬民法后,發(fā)展為以《國法大全》為代表的龐大法律體系,并被分為公法和私法兩部分。但由于羅馬私法的完備和發(fā)達,至中世紀注釋法學派研究羅馬法時,往往以市民法指稱羅馬私法。后世各國沿襲此種習慣,用“市民法”一詞表述私法。因此,市民法,或者我們今天習慣所稱的“民法”,就是指私法。二、實質民法與形式民法 所謂“實質民法”,是指一切調整民事主體之間的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也就是說,凡屬調整此類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不論其表現(xiàn)的形式如何,均為實質意義上的民法規(guī)范。西方民法有關“一般私法”與“特別私法”的區(qū)分,正是從實質意義上考察,將一切本質上為調整民事主體之間利益關系的法律統(tǒng)統(tǒng)納入私法(民法)的范疇。在此意義上,英美法系各國(包括英國、美國等國家),雖然很少有民事制定法的存在,但無疑存在大量的實質意義上的民法,其原因在于,任何現(xiàn)代國家必須以民法為調整社會生活關系的一般規(guī)則。所謂“形式民法”,是指民法典。由于大陸法系法典編纂的傳統(tǒng),大陸法系國家多選擇將主要的調整私主體(民事主體)之間關系的法律、法規(guī)編纂在一個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化的民法典之中,此種民法典即為形式意義上的民法。民法典的編纂起源于近代的歐洲,是近代理性主義的產(chǎn)物。1804年《法國民法典》產(chǎn)生后,曾經(jīng)被奉為民法的唯一淵源(即民法的表現(xiàn)形式),并禁止對其進行解釋,將民法典與民法等同。但隨著理性主義的失敗,人們終于承認不可能制定十全十美的民法典,也不可能通過一部法典去規(guī)范所有的社會問題,于是轉而開始承認民法典之外的其他民法淵源,也導致民法典走下“神壇”,成為形式民法中的一部分。我國目前還沒有頒布民法典,只存在以《民法通則》作為民事基本法,以《合同法》、《物權法》等作為民事單行法并輔之以其他民事法律、法規(guī)等形式而存在的各種實質意義上的民法所構成的實質民法體系。 三、民法與私法 民法是私法,而將法律劃分為公法與私法,是大陸法系法學理論的歷史傳統(tǒng)。
編輯推薦
《民法學總論》是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