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北京師大 作者:王振剛 頁數(shù):201
前言
理論上可能沒人說師生對話不重要,但是實際上大學里的師生對話開展得并不理想。很多大學老師雖然天天在學校里給學生上課,但他們很少去看教育理論著作,對新的教育理念更是知之甚少,還常常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笔獠恢@樣的千年信條現(xiàn)在應該動一動了。很多老師大都以為教書有何難,不就是按照備課的內容去講嘛?,F(xiàn)在有了PPT(電子幻燈片工具)則更加容易,甚至有的人講過幾輪以后就根本不再備課,僅僅是打開電腦照念幻燈片而已。這樣下去真的要誤人子弟了?! ∥彝诵菀院笥袝r間學習一些教育方面的理論和研究方法,思考一些問題。我感覺學校教育教學存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缺乏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念,多數(shù)老師還是以知識的傳授者自居,很少跟學生交流?,F(xiàn)在到了改變理念的時候了。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引導他們主動探索,而不是被動接受,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的輔導員,要跟學生一起探索未知。有的老師會反問,學生是主體,老師難道是客體嗎?不,老師和學生都是主體,是共同探索的伙伴,老師應該起到指導和啟發(fā)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的學生,老師也會從中受益。有的學生說上課時從來都沒有感覺會快樂,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參與,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創(chuàng)造。人的快樂感最主要的源泉是創(chuàng)造。老師應該靜下心來跟學生對話、交流、互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從而享受學習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內容概要
《師生對話之道》用質的研究方法,通過對北京大學六位大學生和三位教師的訪談,歸納出“扎根理論”,指出大學師生加強對話理念對建構認知、建構社會、建構自我的重要煮義。
作者簡介
王振剛,1939年生于北京。畢業(yè)于北京四中和北京醫(yī)科大學。北京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教授,2002年退休后致力于教學研究,任北京大學醫(yī)學部資深教學專家委員會成員和教學督導專家組成員。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蘇敏的故事1.給老師打分2.老師的提問激活思維3.對老師的期望4.老師要給學生說話的機會5.交流使我跟同學保持熱絡6.看閑書的樂趣7.對能力培養(yǎng)的反思第二章 宋陽的故事1.與老師交流——我們也在觀察老師2.課堂對話的記錄3.跟老師協(xié)商的經(jīng)歷4.與書本對話5.從切磋球藝到學花體字母6.英語協(xié)會的故事——交流能力提高了第三章 周言的故事1.考大學一波三折2.不要跟人家比,走自己的路3.感受大師4.我們是成年人了5.同在快車道6.要有人樣兒7.見面禮第四章 葉均的故事1.課堂的對話空間2.學習的快樂3.植物與詩的靈感4.跟經(jīng)濟學對話5.與不同專業(yè)的同學交往6.社團,我的綠洲7.大學的氣氛8.認識自己第五章 牖明的故事1.想得透的人2.讀原著,追根究底3.對考試的反思4.講得太透反而不好5.傷心的話,不容忽略的事情6.老師要在乎和關注學生7.我們是北大的還是北醫(yī)的第六章 迎暉的故事1.社團改選帶來的壓力2.師生關系的轉變3.下鄉(xiāng)實習找到了工作的感覺4.我們宿舍里的故事5.黑中有白,白中有黑6.課堂交流的障礙7.沒期望上課會特有趣8.不愛發(fā)言的同學也變主動了9.也談PBL教學10.舞蹈帶來的樂趣第七章 張偉老師的故事1.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2.喜歡整天在教室里泡的人3.隱喻激發(fā)對話4.書越編越厚——跟課本對話5.我們有我們的PBL6.新的想法第八章 金燕大夫的故事1.關注那些不愛講話的人2.我們也受益匪淺3.精神科的思維方法4.快樂的兩周5.是否應該告知病人壞消息6.我們的“法庭辯論”7.重要的是師資問題第九章 知青老師的故事1.從心里想幫助他們2.關于性教育的對話3.共同經(jīng)驗域——認識教學的難點4.我要引導他們動腦、動嘴、動手5.要有“出彩兒”的地方6.感悟生命快樂是金第十章 訪談啟示錄1.教師獨白的終結2.提問的藝術3.設計快樂的學習4.消除對話屏障5.社團6.人文科學的魅力7.大環(huán)境8.課程改革結論和建議1.讓思維更深刻2.怎樣對話3.創(chuàng)造我們自己的教學法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我:“你們還挺照顧老師面子的?!薄 √K敏:“對,有時候是覺得,因為我們有時候,拿到那種評價表的時候,會想啊,評啊,怎么樣,怎么樣。再說弄不好就要取消講課資格的。想到這些,所以差不多也就7、8分的樣子?!薄 ∥液荏@訝,我們的談話怎么會一開始就談了那么多講課的問題。細想起來也不奇怪,本來學生對老師抱著很大希望,但是老師的講課讓學生失望,那么,煩惱、抱怨、批評就是很自然的了。蘇敏的談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佛看到了那種無精打采的課堂:老師講課沒有激情,用平緩、低沉的語調念滿篇文字的PPT,像催眠曲。學生不感興趣,睡覺、看書。課堂上沒有提問、沒有交流?! W生上課睡覺、看書,不好好聽講,這是課堂紀律渙散的表現(xiàn),但是你不能只看到現(xiàn)象就去解決問題,這樣不會見效。就像有的老師問學生,你們?yōu)槭裁纯从⑽哪兀繉W生在下面無聲的回答是:對你的講課不感興趣,若不看點別的書,那就更浪費我的時間了。可見,學生上課睡覺、看書其實是對老師的不滿和抗議。懂得反思的老師應該很容易明白,問題在自己方面,要改變這種局面,應該從改變自我開始。改進教學方法可能是解決問題的一個途徑,但是還沒抓住問題的根本。什么是問題的根本?學生看得很清楚:老師沒有激情。是什么原因導致老師沒有激情呢?可能那個老師根本就不喜歡教學,一上課就頭痛。也可能老師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壓力,很多矛盾解決不了,上課時就打不起精神,因此就照本宣科,用男低音唱催眠曲。這樣也就不可能跟學生有交流、對話、或提問。在一些青年教師中,最常見的是科研的壓力、論文的壓力、提級的壓力、子女教育的壓力、住房的壓力等。老師應該學會笑對人生,敢于正視矛盾、解決矛盾?! ≡趧偛诺挠懻撝?,什么是主要矛盾?我以為,老師沒有激情是最要命的。應該從這里入手,研究和解決問題。怎么改變這種狀況?每個人的情況各有不同,應該自己靜下心來認真反思。但是總要考慮基本的一條是,老師既然選擇了教育,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對它就要傾注心血,要愛學生,愛教學,愿意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這樣做了,自然就會有激情。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