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陳先達 頁數:314 字數:349000
Tag標簽:無
前言
“閑愁最苦”,這是詩人的情感;“閑思最樂”,這是哲人的品格。哲學需要有“閑”。古人如此,至今依然。人們成天忙于掙銀子,忙于買股票、買基金,哲學之神卻很難眷顧。我無非分之想,算“有閑階級”,身閑、心閑;再者,我有思的偏愛。我的專業(yè)是哲學,哲學就是“思之學”。思,可以是思辨,也可以是思考。我沒有思辨的才能,但我喜歡思考。當然,《閑思錄》亦可稱為《學思錄》??资ト苏f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此言極有道理?! ∪耸呛苋菀走z忘的,特別是突然冒出來的所謂靈感。我們一旦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思想,應該盡快地把它們記錄下來。我們經歷過的事情真正能記住的不多,何況那轉瞬即逝的火花似的思想。我平常喜歡亂翻書,也愿“麻煩”大腦,如有所得,隨手記下幾句。我盡量不放過任何不期而至的思想?! ∨了箍ò讶朔Q為“會思想的蘆葦”,可算是千古名言。人雖然體能不如動物,但人能思。人比上帝偉大,上帝不會思也不會說,一切由神學家和神職人員代思代說。泥塑木雕的菩薩也不會思不會說,它的所思所說是在由人制定任人解說的“簽”上。其實一切神說都是人說,包括各種經典在內,都是人之思?! ∪藭伎?。各種專業(yè)的人都在思考,各個行業(yè)的人都在思考。人人都會思考,都在思考。但哲學的思考與其他專業(yè)不同,它既是一種專業(yè)性思考,又是一種非專業(yè)性思考。物理學的思考、化學的思考、生物學的思考,總之各種專業(yè)性思考都屬于專業(yè)學者們的思考,而哲學思考具有雙重性。它是一門專業(yè),哲學作為專業(yè)需要專門研究,自古至今,各個國家的哲學家都是某種哲學思想體系的創(chuàng)立者,各個大學的哲學系都在講授哲學,研究哲學。但哲學思考又與所有人的實踐和生活不可分??梢哉f,每個人都在某一時刻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哲學思考。政治家治理國家,軍事家指揮戰(zhàn)爭,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他們的哲學思考就體現在他們以什么樣的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之中,即使是普通人在實際生活中也離不開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問題。因為實際生活中人的生活態(tài)度,人的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就包含著對生活意義和生活目的的看法,包含著對人對事的價值評價,只是這種哲學思考處于不穩(wěn)定的、片斷的、自發(fā)的狀態(tài),它與世俗生活是融為一體的,并沒有被意識到。所以哲學既在天上(具有思辨性和專業(yè)性),又在地下(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康德有句名言:我永遠不會說出我沒有思索的東西??档率谴笳軐W家,我輩豈能望其項背。但他的這句話對于我們所有哲學工作者都是適用的。既然是搞哲學,就應該采取一種思索探求的態(tài)度?! 堕e思錄》雖名為閑思,但不是閑極無聊時的胡思亂想。我之所思都是一些哲學問題,與生活有關、與社會有關,甚至與我自己有關。哲學應該腳踏實地,因為哲學就在生活之中,可它又不能只停留在生活層面,它要提升,即變?yōu)檎嬲恼軐W問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毛澤東對文學藝術的要求,我看對哲學同樣適用,只是視角不同,提升和再現的方式不同。 我這一生最大的嗜好是“思”。它剝奪了我旅游的時間,外出參加會議的積極性,與朋友歡聚宴飲的興趣。除了散步,我對時間是很“吝嗇”的,我把它留給了對哲學的思考。可惜,什么名堂也沒有弄出來,這也難怪。哲學并不是隨便就能“思”出來的。它需要人生閱歷,需要智慧,需要學識?! ≌聦W誠說,歷史學家需要史學、史才、史識。哲學何嘗不是如此。哲學需要終身努力,需要廢寢忘食,需要了斷“凡心”,絕緣“紅塵”,沉醉于名利者不應該投身哲學。一句話,追求智慧的確是一種痛苦。古代有位哲學家說過,找到一個哲學真理比找到一頂皇冠更有價值。心靈的滿足就存在于這種自找的追求智慧的痛苦之中?! ?ldquo;平生不慮桑榆晚,最喜為霞尚滿天。”我很喜歡這副聯(lián)語,它催老人奮進。我當然沒有忘記自己的年齡,但不以為然。老要活出個老勁。老有老的好處,可以少點物欲之苦、情欲之慮,也可以松開功名利祿的枷鎖。寫自己想過的東西,想自己要寫的東西。力求不做“瓶裝水”,把別處躉來的水裝在自己的瓶子里。當然,這需要有長期的哲學磨煉。我相差太遠,但盡力而為吧。
內容概要
《哲學閑思錄》是哲學隨筆類文章,篇幅不長,但《哲學閑思錄》處處體現了作者睿智而深刻的思想。《哲學閑思錄》就哲學本身以及與哲學相關的一些敏感而時髦的話題提出作者自己的見解,同時關注人生旅程中的一些重要的議題,作者寓深厚的哲學功底于筆端,以哲學這門智慧之學為指導,就與哲學相關的議題以及人生問題展開討論,具有高度的思想意義和實用的指導價值?!墩軐W閑思錄》分幾十篇,每一篇篇幅都不長,而每一篇又都是圍繞著哲學主題單獨展開,獨立成篇,短小通俗,吸引讀者《哲學閑思錄》通俗易懂,內容深刻,具有哲理。適合廣大社會讀者以及對哲學感興趣或致力于哲學研究的人閱讀。
作者簡介
陳先達 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30年12月30日生于江西鄱陽,1953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歷史系,1956年從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研究班畢業(yè)后留校任教至今。
書籍目錄
第一篇 一、哲學不應該是哲學家的“盛宴” 二、走出神圣的哲學殿堂 三、生活之樹常青 四、關于回9-s生活世界 五、哲學問題來自現實 六、生活的智慧 七、要懂理論哲學,更要懂生活哲學 八、哲學斷想第二篇 九、眾妙之門 十、哲學的智慧 十二、哲學的遠見卓識 十三、哲學的真理性 十四、哲學的妙用 十五、再談哲學的妙用 十六、科學的哲學與哲學的科學化 十七、哲學的使命 十八、再談哲學的使命 十九、哲學的軟肋 二十、哲學的嚇人和嚇人的哲學 二十一、哲學的慰藉和慰藉的哲學 二十二、道存于屎溺之中 二十三、哲學興趣可以培養(yǎng) 二十四、哲學家是死后才出生的第三篇 二十五、誰有資格稱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家 二十六、有預見的馬克思 二十七、不能忽視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原則 二十八、辯證思維的靈活性與確定性 二十九、合理辯證法與神秘辯證法 三十、辯證法的現實性 三十一、辯證法與相對主義 三十二、辯證思維的本質是矛盾思維 三十三、破與立 三十四、個體經驗與集體經驗 三十五、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是萬能公式 三十六、馬克思主義哲學視野中的科學 三十七、世界觀真的那么重要嗎 三十八、有名萬物之母 三十九、每個人都有一個世界 ……第四篇
章節(jié)摘錄
一、哲學不應該是哲學家的“盛宴” 照我看,自古以來沒有一門學問像哲學那樣,離大眾既遠且近?! ≌f遠,因為哲學與政治、法律相比,是離經濟基礎最遠的社會意識形式;而哲學家們又往往是用純邏輯的范疇和概念,討論那些形而上的問題。而且在一些哲學家的逸事中,哲學家都被描繪為衣衫襤褸、行為怪異、語言晦澀的人。他們或者是高人、是圣人,或者是瘋人、是狂人。在普通百姓的心中,哲學確實離他們太遠?! ≌f近,因為哲學元素其實就存在于人民的實踐和生活之中。離開人民的生活和實踐,就不可能有哲學,也不需要哲學。馬克思關于哲學說過一段很有名的話。他說,哲學是自己時代、自己的人民的產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貴和看不見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學思想里。他還形象地說,那種曾用工人的雙手建筑起鐵路的精神,現在在哲學家頭腦中樹立起哲學體系。哲學并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 但是,舊哲學確實難懂,普通大眾沒有時間去摳原著、讀經典,特別是對于那些玄而又玄云山霧罩的闡述方式,更是敬而遠之。因此,任何偉大的哲學家和偉大的哲學思想,如果只是停留在哲學家的著作中,或者只是在少數同行中流傳,那如同珍寶和黃金埋在土里一樣。哲學的作用,歸根結底取決于它深入大眾思想的深度。哲學不應該是哲學家的“盛宴”,而應該是大眾都有可能享用的思想營養(yǎng)?! 】墒?,在歷史和現實中,像蘇格拉底那樣把哲學引向街頭的哲人極為罕見,相反高居于大眾之上,自以為只有哲學家才配講哲學的人不少。在德國哲學史上,宣傳超人的尼采就明確宣稱,哲學不是為人民準備的;沒有一個偉大的希臘哲學家是人民的領袖;哲學是把高高在上的受教育集團作為他們的公眾,因此在哲學基礎上建立一種大眾文化是不可能的?! ‘敶匀挥胁簧僬軐W家與尼采的看法類似,總認為哲學的本性與大眾是格格不入的,它是知識集團的獨占物。確實,從人類歷史來看,哲學家真正走出少數知識分子的圈子從而進入人民生活的極為少見??蛇@不能成為哲學與人民生活無關的根據。哲學家是一回事,哲學道理是另一回事?! ∥蚁肫鹆笋R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明確,他們的哲學就是面對群眾、面對現實的,掌握的人越多越有力量。馬克思把哲學看成無產階級解放的頭腦,說無產階級把哲學當成自己的精神武器,當思想的閃光一旦真正射入這塊沒有觸動過的人民園地,德國人就會解放成為人。毛澤東也一向重視哲學大眾化的教育。他曾發(fā)出過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和書本里解放出來,變?yōu)槿罕娛种械恼J識武器的號召。這表明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同于以往哲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它不只是哲學家們的盛宴,而應該是全民特別是學生們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至今,人們對“大躍進”時全民學哲學仍多有非議。這種形式主義搞運動學哲學的方式確有缺點,不能重復。但哲學普及教育的功效仍然是不能忽視的。全世界只有在中國,普通老百姓開口矛盾,閉口實事求是、辦事要從實際出發(fā)之類,在街頭巷尾時有耳聞??上?,我們糾正運動式的群眾學哲學的缺點,連哲學大眾化也當作缺點拋棄了,這并不比洗澡倒掉嬰兒好多少?! ≌f實在話,西方哲學史無法普及,中國的老莊哲學或宋明理學也無法普及,也不一定需要普及。除專家專門研究之外,它們之中的精華,可以通過二傳手,即研究者通過通俗化的著作,為人們增加哲學知識,提高文化素質。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同。馬克思主義哲學提供的理論觀點和思維方法,對我們每個人,無論是從事實際工作還是科學研究都是有用的。最近我讀了李瑞環(huán)同志的《學哲學,用哲學》一書,更堅定了我這種想法。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是為了學者談玄論道展現自己的思辨才能服務的,而是為了用。“用”并不是實用主義,而是為了展示和檢驗理論的真理性。沒有用的東西人們是不需要的。當然專業(y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工作者要有所成就,有所貢獻,必須走正路、走對路。 所謂走正路,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工作者,一定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李瑞環(huán)同志強調,學哲學就是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用哲學就是要用基本原理。人們可以看到《學哲學,用哲學》一書從基本原理來說并沒有一個專業(yè)哲學工作者不知道的東西??墒窃诶钊瓠h(huán)同志手中,運用得那樣卓有成效,能解決實際問題。它充分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并沒有過時,關鍵在于結合實際,在于應用。有些人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創(chuàng)新,理解為擺脫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把重心全部放在提出新的原理、構建新的體系上。這不一定是正路。老實說,至今我沒有發(fā)現哪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發(fā)現了新的事實和材料可以否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 ……
編輯推薦
“閑愁最苦”,這是詩人的情感;“閑思最樂”,這是哲人的品格。哲學需要有“閑”。哲學就是“思之學”。思,可以是思辨,也可以是思考。因此本書取名為《哲學閑思錄》。書中所收錄的哲學思想并不是閑極無聊時的胡思亂想,而是一些與生活有關、與社會有關的哲學問題。但它又不僅僅停留在生活層面,而是來自生活且高于生活的哲學問題。例如生活的常青樹、關于回歸生活世界、人為什么要回報社會、理想的人生和人生的理想等文章,都是作者對人生哲學的思考,亦是感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