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學史資料匯編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越 編  頁數(shù):39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作為《歷史學基礎(chǔ)課系列教材配套用書》之一,這本“《中國史學史資料匯編》”主要是與白壽彝先生主編的《中國史學史》相配合而編纂成書的。白先生主編的這本《中國史學史》原名《中國史學史教本》,自2000年10月出版以后,被許多高等院校歷史學專業(yè)用作教材。至2004年11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將這本教材收入“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并在當年11月重版。為統(tǒng)一教材的書名體例,把原書的“教本”二字略去,成為現(xiàn)在的《中國史學史》。    《中國史學史資料匯編》的章節(jié)內(nèi)容,大致按照《中國史學史》而設(shè)。每章有簡短的“編者導語”,對該章內(nèi)容及所選資料作了簡要介紹;每節(jié)除了選編的資料外,還列出若干與本節(jié)內(nèi)容相關(guān)的研究性“論著目錄”,提示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閱讀;對所選資料的撰著者或資料本身都作了簡單的說明;每章的最后,附有若干“材料解析題”。畢竟“資料”與教材本身有差異,故原教材中的個別章節(jié)未能按例列出資料,特此說明。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先秦時期的中國史學  【編者導語】  第一節(jié) 遠古的傳說  【論著目錄】  第二節(jié) 從卜辭到國史  【論著目錄】  第三節(jié) 孔子和《春秋》  【論著目錄】  第四節(jié) 戰(zhàn)國時期私人撰述的發(fā)展  【論著目錄】  【材料解析題】第二章 秦漢時期的中國史學  【編者導語】  第一節(jié) 秦漢史學和秦漢政治  【論著目錄】  第二節(jié) 司馬遷和《史記》  【論著目錄】  第三節(jié) 劉向、劉歆和典籍校讎  【論著目錄】  第四節(jié) 班固和《漢書》  【論著目錄】  【材料解析題】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中國史學  【編者導語】  第一節(jié) 時代的特點及其對史學發(fā)展的影響  【論著目錄】  第二節(jié) 皇朝史撰述的興盛(上)  【論著目錄】  第三節(jié) 皇朝史撰述的興盛(下)  【論著目錄】  第四節(jié) 史學理論的發(fā)揮——劉知和《史通》  【論著目錄】  第五節(jié) 典制史的崛起——杜佑和《通典》  【論著目錄】  第六節(jié) 歷史思想領(lǐng)域的成就  【論著目錄】  第七節(jié) 歷史文獻學的成長  【論著目錄】  【材料解析題】第四章 宋元時期的中國史學  【編者導語】  第一節(jié) 宋元時期史學的進一步發(fā)展(略)  【論著目錄】  第二節(jié) 宋元時期史學思想和歷史文獻學的發(fā)展  【論著目錄】  第三節(jié) 歐陽修多方面的史學成就  【論著目錄】  第四節(jié) 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論著目錄】  第五節(jié) 鄭樵和《通志》  【論著目錄】  第六節(jié) 朱熹的歷史哲學和史學  【論著目錄】  第七節(jié) 馬端臨和《文獻通考》  【論著目錄】  【材料解析題】第五章 明清時期的中國史學  【編者導語】  第一節(jié) 明清時期史學領(lǐng)域的變化(略)  【論著目錄】 第二節(jié) 明代史學的成就  【論著目錄】  第三節(jié) 黃宗羲、王夫之的史學  【論著目錄】    第四節(jié) 顧炎武、顧祖禹和馬骕的史學  【論著目錄】  第五節(jié) 歷史文獻學的發(fā)展和乾嘉考據(jù)史學  【論著目錄】  第六節(jié) 章學誠著《文史通義》  【論著目錄】  第七節(jié) 龔自珍的史學  【論著目錄】  【材料解析題】第六章 中國近代史學(上)  【編者導語】  第一節(jié) 民族危機的緊迫感  【論著目錄】  第二節(jié) 近代維新派的史學成就  【論著目錄】  第三節(jié) 20世紀初“新史學”思潮和宣傳革命的  歷史思想  【論著目錄】  【材料解析題】第七章 中國近代史學(下)  【編者導語】  第一節(jié) 中國史學的近代化  【論著目錄】  第二節(jié) 五四后的梁啟超史學    【論著目錄】  第三節(jié) 胡適的學術(shù)研究方法論和顧頡剛的“古史辨”  【論著目錄】  第四節(jié) 王國維、陳寅恪、陳垣的史學  【論著目錄】  第五節(jié) 中國近代考古學對史學的影響  【論著目錄】  【材料解析題】第八章 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  【編者導語】  第一節(jié) 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  【論著目錄】  第二節(jié) 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廣泛傳播  【論著目錄】  第三節(jié) 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的杰出貢獻  【論著目錄】  【材料解析題】

章節(jié)摘錄

《新語·輔政》夫居高者自處不可以不安,履危者任杖不可以不固。自處不安則墜,任杖不固則仆。是以圣人居高處上,則以仁義為巢,乘危履傾,則以圣賢為杖,故高而不墜,危而不仆。昔者,堯以仁義為巢,舜以稷、契為杖,故高而益安,動而益固。處宴安之臺,承克讓之涂,德配天地,光被八極,功垂于無窮,名傳于不朽,蓋自處得其巢,任杖得其人也。秦以刑罰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以李斯、趙高為杖,故有頓仆跌傷之禍,何者?所任者非也。故杖圣者帝,杖賢者王,杖仁者霸,杖義者強,杖讒者滅,杖賊者亡。故懷剛者久而缺,持柔者久而長,躁疾者為厥速,遲重者為常存,尚勇者為悔近,溫厚者行寬舒,懷急促者必有所虧,柔懦者制剛強,小慧者不可以御大,小辨者不可以說眾,商賈巧為販賣之利,而屈為貞良,邪臣好為詐偽,自媚飾非,而不能為公方,藏其端巧,逃其事功。故智者之所短,不如愚者之所長。文公種米,曾子駕羊。相士不熟,信邪失方。察察者有所不見,恢恢者何所不容。樸質(zhì)者近忠,便巧者近亡。君子遠熒熒之色,放錚錚之聲,絕恬美之味,疏嗌嘔之情。天道以大制小,以重顛輕。以小治大,亂度干貞。讒夫似賢,美言似信,聽之者惑,觀之者冥。故蘇秦尊于諸侯,商鞅顯于西秦。世無賢智之君,孰能別其形。故堯放歡兜,仲尼誅少正卯;甘言之所嘉,靡不為之傾,惟堯知其實,仲尼見其情。故干圣王者誅,遏賢君者刑,遭凡王者貴,觸亂世者榮。鄭儋亡齊而歸魯,齊有九合之名,而魯有干時之恥。夫據(jù)千乘之國,而信讒佞之計,未有不亡者也。故詩云:“讒人罔極,交亂四國?!北娦昂闲?,以傾一君,國危民失,不亦宜乎?。ㄖ腥A書局本《新語校注》)

編輯推薦

《中國史學史資料匯編》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范大學出版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史學史資料匯編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作為中國史學史的補充,很有價值!
  •   內(nèi)容很全面,就是老書,裝訂不好
  •   很基礎(chǔ)的一本書,適合大家讀
  •   挺難懂
  •   印刷和送貨態(tài)度都不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